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20 14:00:39瀏覽442|回應2|推薦3 | |
報載: 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昨天在全國科技會議中表示: 1. 台灣的人才需求結構呈現「倒三角形」,但供給結構卻是「鑽石型」(菱形),高、低階人才不足,中階卻過剩,「高不成,低不就」。 這是我在年金與勞退基金問題的癥結一文中的看法。 我覺得這個看法很有見地。不過這裡指的「供給」是有意願及學歷從事「高階」工作的人,而至於台灣的高階人才供給是不是真的很高,我不是很清楚。 我覺得「工作態度」是高階人才的重要品質,如果只有學歷以及部份才能,卻沒有好的工作態度,我覺得這是不穩定的「供給」。 2. 管中閔認為,大學院校同質性過高,他建議教育部一年內完成「高教分類辦法」:研究型、一般型與技職型大學,透過競爭型經費,引導大學做「適合自己的事」. 其實這個主張不是問題。 管中閔不是第一個有類似看法的人。李遠哲在提教改方案時,就有提出「加州模式」值得參考。 這裡提到的研究型、一般型,和技職型的大學分類,正是加州模式。 管中閔的政策重點,是「透過競爭型經費」。陳水扁的時期,用經費來疏導研究型的大學,不過最後卻變成人人有獎。 但是靠政策方向和制度設計是不夠的,台灣的政務官還要能有「政治能力」,以及透過溝通形成共識的能力。 這是教改失敗的最重要原因。 3. 管中閔認為,應該在四年內完成三至五件國立大學合併案 我認為合併學校,是在抹殺記憶。 有一些有傳統的學校,像清大、交大,不應該被強迫合併。 相反的,應該從系所著手。有一些重複的科系,應該要強迫差異化。 在一定縣市區域內的國立大學,應該停止提供一樣的科系。如果系所沒有特色,應該用經費來停止沒有競爭力的系所。 4. 管中閔認為,應該在一年內完成修法,提供私校轉型發展誘因 要轉型的,並不是只有私校吧? 主動砍公立學校的名額,比較合理。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