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18 09:55:06瀏覽1139|回應2|推薦1 | |
過去因國民黨高壓統治且長期執政下,許多不為人知的行政命令與制度(如甲等特考、退除役軍人直接轉任公務員、黨職年資併入公職),就這樣專門用來恩給少數人士。在民主進步黨2000年上台執政後,朝小野大,改革不易,然而至少可以將之從檯面下拿出攤開在陽光下檢討,亦因此得到法制化或合理化的契機。而在改革的過程中,主張改革者不免因為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擋而導致「清算」,更可能被認為享受好處還想改革。 軍公教人員優惠存款利率(18趴)是繼國務機要費、首長特別費之後的「制度問題」,非「人的問題」。然而,馬英九不對制度加以檢討,反而企圖將這種不公不義的現象予以合理化,主張恢復及提高若干公務人員的18%額度,卻反過來批判要求改革者,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馬英九故意把制度改革問題變成人的問題,反而讓大多數未領取的軍公教人員揹上不公不義黑鍋,也模糊了整個制度的討論。而後更因為關中院長「公務員不等於一般人」與「弱勢說」,把由國庫支應的這些不公平當成天經地義,讓全體軍公教成為不平怨氣的發洩對象。 當初給軍公教18趴是因人設事的特殊作法,比照當時與現今的時空背景,現在已不再是馬政府口中歷史因素的不得不然,而是亟需改革的沉疴陋習。馬英九對人不對事,不惜違法公布個人隱私,讓手下藍委公開公布在野黨曾任公務人員優惠存款的詳盡數據,如同白色恐怖再起。在野黨針對不公平制度要求改革,而非讓連戰、關中等達官顯貴把18趴吐出來,而是真正革除弊端,是對事不對人,把不公不義制度作個妥善解決,還人民一個公道。(歡迎轉寄轉貼)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