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盛開紫羅蘭(Violette)
2014/07/07 15:14:34瀏覽525|回應0|推薦0

年份:2013

 

片長:132分鐘

 

導演:Martin Provost 2008年,花開花落(Seraphine)導演】

 

主演:Emmanuelle Devos(主角,Violette Leduc)、Sandrine Kiberlain(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國別:法國 / 比利時

 

出品:TS Productions, France 3 Cinema, Climax Films

 

 

 

推薦度:★★★★

 

 

 

感想:

 

如同西蒙波娃第一次與Violette Leduc見面所說的。

 

「妳知道我喜歡這本書的什麼嗎我訝異於妳文字裡的誠實。」

 

這部傳記式的電影作品,透過導演帶了點藝術性的拍攝手法、流暢的編劇、演員出色的詮釋、以及以Violette Leduc書裡文字的引述貫穿全片;

 

一如西蒙波娃對書本的評語一般,如此誠實呈現,卻是如此美好。

 

電影結束後,我訝異於,這樣不雕飾、不煽情的敘述長片,竟在心裡留下了雋永溫柔的餘韻,令人感動而多有共鳴。

 

 

回到西蒙波娃與Violette

 

如果不是Violette將自己的誠實,毛遂自薦地親自送到西蒙波娃手裡;她的名字,或許根本不可能出現在20世紀法國女性作家的清單裡。

 

為了鼓舞、並繼續淬鍊這誠實,讓這文字能產生更大的影響力,造福更多女性;西蒙波娃竭力地幫助Violette,包括出版、給予建議、甚至默默地在經濟上給予支援。

 

因為西蒙波娃,Violette的人生從此不同了。

 

從小到大,Violette一直過著低自尊、自我貶抑的生活。

 

母親身為女傭,在主人兒子的騙誘下,懷孕並產下Violette

 

母親因此對Violette因此有著矛盾的情感。一方面因Violette有著那個男人的血統而怨懟;一方面又為了保護她不被男人欺騙,灌輸她許多關於男人不可信任的思想,並因此將她送往天主教寄宿學校。

 

在這樣的成長背景裡,Violette覺得自己一無事處,醜陋,沒有人愛。

 

當西蒙波娃向她伸出友善的手;不諱言地,這或許是她人生第一次,看到一點火光。

 

在西蒙波娃的幫助下,Violette漸漸有了新的希望;似乎這回,人生真的可以不同於過往了。

 

然而,所有的希望,又都同時伴隨著同等強烈的失望。

 

西蒙波娃象徵著力量、崇拜、以及她作品裡宣稱自己的雙性傾向,帶給Violette前所未有的強烈暇想;但卻一次又一次的拒絕與Violette在私底下的親近。

 

第一次嘗到出版作品的快樂(1946, L'Asphyxie (禁錮的肌膚));但在還來不及感受任何的虛榮時,就又隨著體會到,出版、與暢銷之間,還有著難以想像的巨大鴻溝。

 

不同以往的孤獨,Violette交到了不少朋友。但是,好朋友可以用盡一切愛她,卻依舊無法給她真正渴望的「愛」(就是包含性的那種,情人的愛)。

 

最後,當她的第三部作品 -Ravages」(摧毀,1955),經西蒙波娃鼓勵而全盤託出的,那段關於寄宿學校的女女情慾內容,被出版社加以刪除之後;

 

在各種失望的重覆重擊之下,Violette被擊潰了,暫時住進了療養病房。

 

 

 

「面對過去、與自己體內的,所有的黑暗;唯有文字,才是真正的救贖。」

 

每一次,當她渴望依賴,渴望得到西蒙波娃的一點回應時;西蒙波娃總是冷淡回絕,告訴她,只有寫作,才是她需要的答案。

 

 

 

憑著西蒙波娃按月支付給她的密秘津貼,Violette開始了新的生活。

 

她開始繼續旅行,長時間在戶外進行寫作;生活裡也開始有些點綴,間歇出現的慾望出口。

 

或許,就是在這個階段,Violette成長蛻變了。

 

蛻變的,不只是她的堅強獨立,更是她的文字。

 

影片裡,一直迴避著她的西蒙波娃,似乎也發現了Violette的不同了。從那一刻起,她們能夠平起平坐,能如一般朋友一樣聊天,互相給彼此支持。

 

1964年,Violette出版了這本讓她大放異彩的作品 - La Bâtarde」(私生女/ 或譯雜種)。

 

這部作品由西蒙波娃為她作序;雖然差一點、未能獲得法國龔固爾獎,卻在當時,成為最暢銷的作品。

 

終於,Violette的苦難結束了。在那之後,她的作品幾乎都是暢銷之作。

 

成名換取的金錢,讓她得以買下在南法旅行時遇到的、鍾愛的老宅子,從此定居Faucon生活、持續寫作,最後也成為她的終老地點。

 

 

 

「寫作,是需要孤獨的。」

 

記得學生時期,某堂文學課上,老師這樣對我們說過。

 

我想是的;但不只是寫作,成長,也是需要孤獨的。

 

電影裡不只敘述著著名作家的生平記事,更給人一種正面的啟示。

 

在看見自我、駕馭自我、肯定自我之前,是不會有人看見自己的;而在那之前,縱使有什麼短暫的邂逅,也是令人失望的結局。

 

 

 

如果,某件事(如寫作)一如自己的生命一般,那就用生命去做吧。

 

時間,會蛻變生命,蛻變自我;

 

終究,生命會有屬於自己的盛開的。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ristJ&aid=1485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