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下一個要走的人是.........
2009/10/09 11:32:44瀏覽2131|回應2|推薦60
引用文章《晴時多雲偶陣雨,氣象局錯在哪裡?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被形容是「用生命來報氣象」,卻選擇提前退休,離開自己的最愛。〈照片來源:2009/10/08 聯合報

台灣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提前退休,國民黨立委帥化民指出,社會批評不分青紅皂白,尤其是媒體一炒作,監委就說要彈劾,真正愛惜羽毛的人,是無法容許自己的專業遭到如此侮辱。

吳德榮的委屈憤懣,主要應該是跟莫拉克颱風來襲,氣象局成了眾矢之的有關,當時痛斥氣象局預報不準、遠不如CNN,並要氣象局負責的輿論,簡直可以說是眾口爍金。

但是,就算氣象局預測對了,災情就不會發生嗎?

今天回頭去看,同樣都在淹大水、土石流掩埋的區域,何以有人活下來了,有人卻命喪黃泉?馬總統當時接受外國媒體訪問,實說「有些災民不撤」遭到輿論一片撻伐。

看看被CNN預測成「超級強颱」的芭瑪颱風,撲向台灣之前,氣象局天天拉警報,前鑑不遠,林邊鄉10個村卻只有19人自願撤離,其他如六龜等災區在強制執行撤離之下,仍有村民堅持留在家園,還故意躲起來讓員警找不到人。

儘管中央和地方府上緊發條備戰,芭瑪強颱逼近,林邊溪被沖毀的堤防還沒修復,屏東縣府籲請危險村落的居民撤離,結果來義鄉的來義村及義林村百位居民不理不睬,堅持留在家中烤肉過中秋,因為「還沒下大雨」。

由此可見,莫拉克災情本可減少傷亡,而且將來不會再度發生才怪!

講到這裡,莫拉克重創南台灣,台灣媒體、名嘴和評論者痛貶台灣氣象局的同時,狂捧CNN預測「神準」,竟捧得CNN得意忘形到藐視台灣主權。

幸好芭瑪颱風讓CNN槓龜凸槌,砸了台灣人奉其「神準」的招牌,奇怪的是沒人去譏諷CNN預報不準,反而還是責怪台灣氣象局掃了民眾過中秋的興致。

這種不正確的國人心態、不公平的輿論批判,當然嚴重打擊挫傷台灣氣象人員的士氣,也反映出台灣氣象預報第一把交椅吳德榮憤而求去,將同樣會是很多人才不願再為民服務、為國貢獻的原因。

尤其母喪期間,吳德榮依然堅守崗位,坐鎮預報中心應付莫拉克颱風,直到警報解除才請假幫母親辦告別式。外界對預報中心多所責難,值得他再做下去嗎?

極力慰留吳德榮的閣揆吳敦義認為,這種情況逼走真正的人才,會影響社會成長與國家進步。不過,酷媽懷疑在媒體和名嘴的"治國"之下,逼得劉兆玄都下台了,再逼走一個氣象局主任,台灣人民在乎嗎?


P.S.最近南太平洋天災頻傳,風災、地震、海嘯造成重大災難,受創各國不但沒有預警「狼來了」,連美國的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在亞太沿海地區裝置的預警系統都沒有發揮功效。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oolMa&aid=3390760

 回應文章

123酷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CNN氣象準? 其實錯得離譜!(作者:張智北/美國海軍研究院氣象系講座教授、台大大氣科學系客座研究講座教授)
2009/10/13 08:26
氣象預報是尖端科技,設備固然重要,傑出的人才最是關鍵。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因為各界的誤解而灰心辭職,引出了有關媒體角色和氣象法的爭論。

莫拉克颱風造成的八八水災,氣象局不但是國際上唯一三天前預報會登陸台灣的單位,八月七日上午七點預報山區雨量一一○○毫米,下午四點修正至一四○○毫米,也比其他任何預報為快為高。可是許多媒體,包括天下雜誌災後的封面故事,都批評說氣象局的預報比不上CNN。回溯一下,原因大致有三:

一、八月六日CNN女主播報導莫拉克是「超級颱風」。太平洋「超級颱風」是有嚴謹的定義的,風速約為每小時二三○公里以上,大致等於四級颶風中風速最強的。莫拉克最強的時候只達二級颶風的中上。這個烏龍,CNN七日就根據氣象局的預報而改正。

二、女主播說莫拉克會帶來「毀滅性的災害」。原來她引用了美國颶風中心應用在美國東南海岸的手冊,「四級颶風會引發五公尺以上的海浪暴潮,摧毀住家和建築,導致毀滅性的災害」。例如美國紐奧良市被卡翠納颶風導致海水淹沒。這位女主播延伸:「暴潮引發海水倒灌所帶來的毀滅性災害,在台灣會尤其厲害,因為台灣是個環海的島國。」如果這個說法是正確的話,那麼環島海岸都會被海水淹沒,全島平地的居民應該往高處逃。

三、八月七日男主播強調一千毫米雨量造成的水災,「在台灣更會特別嚴重」。他說:「台灣因為連續乾旱,土地非常乾硬,雨水沒法滲透土壤,因此會全部累積在地上。」原來美國中西部久旱時乾裂的土地,和許多沙漠邊緣的陶土,都會因為水份無法下滲,一場大雨就造成水災。假如他說得對,高屏山區土地應該硬如陶瓦滴水不滲,再大的雨都會像水澆到瓦罐的外壁,不但不會有土石流、山崩,平地的居民還都應該撤離到山上去,小林村等地就應該是最安全的地方了。

有建議說氣象局應該講民眾聽得懂的話。但是CNN也是媒體根據各氣象中心的預報來報告,只是因為是美國的媒體搞不清楚台灣的狀況,才搞了兩次張冠李戴的笑話。

我贊成氣象法鬆綁,畢竟最懂民眾語言的是媒體,應儘量發揮對民眾傳播的功能,讓氣象局的科技人才可以專注在專業預報的挑戰。但是如果報告氣象的媒體不知道颱風分級的定義,不知道一千毫米是多嚴重的降雨,對氣象局山區防土石流的警告視而不見,卻錯把馮京作馬涼,把CNN說的海浪暴潮當成土石流,又把離譜的旱災加重水災當成準確的預報,氣象法鬆綁的同時,這些不可思議的現象是不是也改該解決才好呢?

【2009/10/13 聯合報】

123酷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多少理盲,多少濫情 (黃俊儒 / 作者為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通識教學中心副教授)
2009/10/12 22:53
日前氣象預報中心吳德榮主任說對了,台灣確實「理盲」又「濫情」。問題是,難道我們就情願讓這種「理盲」與「濫情」無限上綱地作賤我們的社會嗎?

 「理盲」的是,兩個月前,氣象局的颱風預報被指責為「數據不親民?」更有報導驚嘆美國CNN在莫拉克颱風還沒有登陸前,就已先將重點放在「降雨量」和「潛在水患危機」,而台灣的氣象單位卻將重點錯放在颱風風力的大小。因此氣象局變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就連總統都公開點名氣象局的雨量預測失準。

 「濫情」的是,兩個月後,風水輪流轉,當CNN預報鬧了個「超級颱風」的笑話後,氣象局卻精確地預測了芭瑪颱風受藤原效應的遲滯效果,完美地預報了芭瑪颱風的動向。這回,不僅行政院長盛讚氣象局的預測準確,連立法委員都跳出來為打定提前退休的氣象人員抱不平。

 如果前後兩個月,氣象局的「能力」可以這麼大的提升的話,那我們未來的氣象預報還會有什麼問題?而對於氣象預報這一件具專業科學背景的工作而言,社會討伐的究竟是什麼,而聲援的又是什麼?

 如果以科學角度來說,所謂的「氣象預報」它主要其實是建立在「歸納法」的基礎上。如果簡要地說,就是氣象專家們從過去所掌握的各種氣象數據,經過數值歸納之後,建構出幾種可能的氣象模式,之後遇到類似情形時,就從這些氣象模式來預測下一步可能發生的狀況或是路徑。

 在人類還沒有找到其他更好的方法之前,這樣的氣象預報模式卻得冒一些必然的風險,也就是需面對「歸納法」的一些必然漏洞。例如,不管歸納了多少資料,透過歸納法得到的預測永遠是可錯的。例如哲學中有個著名的「聖誕節火雞」例子,一隻火雞從小到大都受到主人悉心照顧,所以牠從這些日積月累的經驗中歸納出自己應該是一隻很幸福的火雞。直到有一天牠變成聖誕節桌上的大餐時,牠才恍然大悟過去的歸納是完全錯誤的。任何建築在「歸納法」上的科學理論都可能在下一次失手,因此本質上均有錯的可能。

 如果加上台灣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海上氣象資料取得的不易,其實我們所能夠掌握的氣象數據原本就很有限。對於「完全正確」氣象預報的無理要求,不僅是高估了現代科學的能力,也透顯了我們社會中整體科學素養的缺乏。無怪乎,每次風災之後,這些氣象專家就淪為政治責任推諉與廉價輿論指責的祭品。像八八水災過後,當社會需要找情緒出口時,監察院也順應民意地開始對氣象局進行調查,甚至直言可能針對「失職」人員進行彈劾。

 科學傳播有句名言:「科學是個很長的故事,媒體要的卻只是快門的一瞬間」,這句話說明「科學」與「媒體」本質上是十分背離的兩件事。當氣象預報背後所牽涉的科學方法侷限,及許多說也說不清的複雜故事與門道時,我們真的相信會存在一種「溝通模式」足以滿足多數媒體這種速食、素樸、煽情、貪婪的胃口嗎?

 還是相關單位得反過來勇敢地教育我們的社會及民眾,應該瞭解氣象預報中必然的「侷限性」與「不確定性」,並透過這個方式讓我們的公民對於現代科學有正確的認識與適度的依賴。其實這種對於現代科學方法的後設思考,對於整體科技社會的成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也是台灣過去的教育過程中極為欠缺的一環。

 在一個好的氣象預報中,需要好的儀器、好的人才、好的經驗、好的數據,更需要有好的社會輿論及公民素養配合。社會的其他問題也一樣。(中國時報 200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