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蓮生活佛盧勝彥法王作家的一句「不取不捨」
2013/03/20 07:57:16瀏覽370|回應1|推薦0

蓮生活佛盧勝彥法王作家的一句「不取不捨」

 

──對治活著的無奈、對治對死亡的恐懼

/冰果

 

1010日星洲日報副刊焦點的【安寧伴行。活出意義】提到了人們對死亡的四大恐懼──未知的恐懼、失落與分離的恐懼、對死亡的形貌及死亡過程的恐懼、未了心願的遺憾及恐懼。其中一句說:-

 

「死亡是人類所能經驗的最大的失落與悲傷。若一個人平常就未能學習處理失落及捨下的經驗,對於死亡就會充滿畏懼。人們生命中許許多多的『小死』經驗,也就是放下不捨、度過悲傷,其實就是為『大死』──真正的死亡,在準備資糧了。」

 

心中凜然,如何學習處理失落及捨下?人生在世,去日苦多,真的應該好好享受人生,可是享受太過,最終又放不下。若說,應該鍛鍊自己對什麼都不需求、欲望淡淡甚至削減到無,又容易走到枯木死灰的另一個極端;這當中該如何拿捏,就是一門高深的人生哲學。「放下」不容易,可是諸事都「放下」,又落入了頑空,生命變得索然無味,無論周圍發生甚麼事,你都是一句「算了」,置之不理,當自己已經大去,那也不行。畢竟,因緣牽拌之下,我們在這世上都有應盡的責任。

 

不久前有人問我,男朋友離開了,她非常痛苦,該怎麼辦?(這就是人生其中一種『小死』經驗了。)

 

我心裡想:「時間會沖淡一切。」真的,這只是個過度時期。療傷的方法唯有轉移注意力:令自己忙碌起來、去旅行、學多一門手藝、多參與親朋戚友或社團的活動。

 

你如果告訴人家:「放下吧,一切都會過去的。」那怎麼能減輕她的痛?轉移注意力,也就是佛法說的「轉化」,是實修「放下」的一個方式。有個故事這麼說:

 

有個人的電話號碼跟火車站的電話號碼很接近,時時接到詢問火車班點的電話,煩不勝煩。起初她被弄得心神不寧,心浮氣躁。後來轉念一想,何不就順手幫人家的忙?於是她到火車站拿了張火車班點時間表,有人再打來詢問時,她就盡可能回復對方。這一來,她不再認為撥錯的電話是一種干擾,又常常幫得到人,自此心中就寧靜喜樂多了。如果一直不懂得轉化,不肯放下生氣的心,日子該怎麼過?

 

這就是一種轉化。譬如說:孩子功課不好,你盡力教了也不行,就只好想:「至少他還肯嘗試,有這樣的態度,就會有進步。而且將來待人處事,至少會懂得負責任。」又譬如說:丈夫一點都不體貼,可是你想到:「至少他很照顧家,是個盡責的丈夫。」在轉化中,我們漸漸在放下自己的執著。少一些執著,在死亡的那一刻才有機會選擇要去的地方。「轉化」卻又不代表消極的過活,而是盡其本份而游於自得之場。曾經看過法王作家蓮生活佛盧勝彥書中的一句「不取不捨」,令我念念不忘,玩味再三。「不取不捨」,稍微貼近些說,像是「若即若離」。它的涵義是:你可以擁有、你可以享受,可是就算失去,你也覺得無所謂──「不取」表示你不會刻意苦苦強求;「不捨」表示如果你得到了,你就順其自然的享用之,不會去抗拒。因此,不必立時三刻就甚麼都放下,而是一切順乎自然。

 

這就是一種「隨緣」哲學。佛理說:「夫富貴者,求之甚苦;即而得之,守護亦苦;得而失之,思念復苦,於三時中,皆無有樂。」「不取」──你不強求,就不會有「求不得」的苦,你不在意,就不會有守護和失去的苦。因此,心會一直保持寧靜平和。至於「不捨」呢?原是你應得的,你就自然的去接受,應該歡喜,就歡喜;應該漂亮,就漂亮;應該擁有,就擁有。當你和心愛的人在一起時,你懂得珍惜;當你富裕時,你懂得惜福行善,好好應用你所有的。可是你的心卻一直保持在一個平和點上,一直有一定的距離,因為心中明白,是非成敗轉成空,沒有甚麼會是永恒的。

 

由此可見,「不取不捨」,真是心靈提升至高處的一種處事方式。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日,人生在世,必須「不捨」生命,精彩過一生。到了那一日,即得靠著平時累積的「放下」的功夫,立時放下一切,「不取」這一段生命,才能走得安祥!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ingomoon&aid=7409488

 回應文章

靜宜
盧勝彥的「不取不舍」
2013/04/11 19:21
盧勝彥作家的這句「不取不舍」非常深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