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的媽祖魚(中華白海豚)因棲地隔離、獨立演化,導致身體特徵與其他地方的白海豚族群有相當大之差異,國際鯨豚保育專家一致同意,台灣的白海豚為台灣特有
的獨立種群。因其生存威脅比其他國家的白海豚更加危險,國際與國內保育專家於2008年1月9日成立「東台灣海峽中華白海豚技術顧問工作小組」,同日國內
保育團體並向行政院陳情,代表顧問小組轉達願提供台灣政府諮詢白海豚保育技術之訊息;遺憾的是,陳情過後,光陰似箭、公文往返,超過半年,至今仍不見政府
提出保育策略,甚至傳出政府欲讓沿岸三海浬內的底拖網馬上合法,徹底破壞近海生態環境。



府不願付保育責任的同時,台灣的白海豚生存危機卻受到國際重視。2008年8月13日,由七十多個國家、一千多個社團、一萬多名學者組成的國際自然保育聯
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經過多年的討論之後,正式將台灣的中華白海豚種群列入保育紅皮書中的「CR(Critically
Endangered,極危)」等級。即除了滅絕之外的最高等級,比起眾所皆知因全球暖化生存遭受威脅的北極熊還要更加嚴重。

在IUCN公布台灣的中華白海豚種群為CR等級的同時,台灣環保團體召開記者會,欲讓政府與各界了解,台灣的中華白海豚保育已成為國際保育關注重點,是台灣政府不得不面對的真相與責任。陳情團體更將拜會野生動物主管機關行政院農委會,要求政府展開更積極的保育行動。





我們的訴求有三:

一、成立跨部會白海豚保育委員會,與國際顧問團合作,著手擬定保育策略

二、落實海洋保護相關法令,公告重要棲地,反對開放三海浬內底拖網政策

三、停止白海豚棲息地內重大汙染性開發案,直到確認開發案對海豚無影響



陳情團體:

台灣永續聯盟、台灣生態學會、台灣綠黨、台灣環保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立委田秋堇國會辦公室、全球綠人台灣之友會、雲林縣野鳥學會、彰化環保聯盟、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持續邀請中)

時間:2008年8月13日(星期三)上午9點30分

地點: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37號)



**************************************************************

媽祖魚(中華白海豚)簡介(2008)

中華白海豚,民間暱稱媽祖魚,學名Sousa chinensis,又稱印太洋駝海豚 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出生時身體灰色,青少年體色變淡佈滿藍灰色斑點,但成年後全身雪白,甚至呈現粉紅色澤,因此又稱為粉紅海豚。可能因為漁民容易在春天三月
海浪平靜時發現,此時恰逢媽祖誕辰,所以暱稱這種有著吉祥白與粉紅顏色的海豚為「媽祖魚」,分佈於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溫、熱帶地區,喜歡聚集在靠岸且河口附
近。經過福爾摩莎鯨保育研究小組研究,認為其體色與出現在中國沿海及世界各地的中華白海豚有相當差異,應該是台灣西部沿海獨立的種群,重要性遠比國家花大
錢保育的櫻花鉤吻鮭重要,整個族群面臨立刻滅絕危機。



null



媽祖魚目前已知的生態資料為:

1、其重要的棲地為苗栗到嘉義沿海五公里、水深二十公尺範圍內;

2、自然狀態下可存活三十至四十年;

3、生育率低、育兒期約三年,族群繁衍速度慢;

4、目前的族群中約有三分之一有受傷疤痕、常可見營養不良的個體;

5、根據研究人員被個體辨識分析,全台灣樂觀不會超過一百隻。



因其全年生活於近岸淺海,故非常容易受人類活動所影響,媽祖魚以往面臨的危機有:台灣西海岸填海造地讓棲地消失、水質嚴重污染造成媽祖魚食物來源的其他生
物量不足、過度的漁業行為誤捕如刺網(流刺網、三層網、底刺網)、底拖網…等、身體被船舶所傷害、聲波系統被海上及岸邊工程的噪音傷害。在中國,生態習性
類似媽祖魚、有長江女神之稱的「長江白鱀豚」因水質污染而滅絕,過去的傷害亦讓台灣的媽祖魚陷入最多不會超過一百隻的危機,白海豚的存亡幾乎等於台灣永續
發展指標,但保育工作面臨非常嚴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