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08 13:27:15瀏覽1842|回應0|推薦3 | |
老人家在部落歌舞的自然韻率與節奏,不是學院的學生能夠學得; 在觀光式的表演,亦體驗不到這種力量。 都蘭山劇團團長 希巨蘇飛 就在昨夜,在高雄真愛碼頭,都蘭山劇團2009年的新作《路有多長》最終場正式粉墨登場。 黑色的佈景,幾盞霓虹燈,幾張桌椅,一台投影機,不超過十人的演員,還有一名鼓手與一面鼓。 或許因為經費不足,這裡只有簡單的道具場景,但都蘭山劇團為大家獻上的,卻是一齣充滿張力與震撼力的舞台劇。 這齣舞台劇,不只是故事爾,而是真真正正的記憶-一段埋藏在都蘭部落的記憶。 當年都蘭Amis的Pagalungay,有53人被國民政「拐」入軍中,原以為可以改善家計、學好「國語」,豈料轉眼間竟隨著軍隊征戰到了對岸,幫著漢人打漢人,國共內戰、八二三...無役不與!在異鄉的大雪中,眼見同鄉Amis族人戰死沙場,多少次的逃兵失敗,多少個夜晚在砲聲隆隆的心驚膽顫下思鄉難眠,經歷文革,都蘭部落的田地與牛隻竟也成了被紅衛兵烙印「黑五類」的藉口。 以人類學的角度來看,Amis男性有著漢人社會所沒有的嚴密的年齡階層組織,每個年齡組織皆分攤著不同的公共事務與責任。 Pagalungay(或Pakalongay),在都蘭Amis的年齡組織命名結構中,屬於Amis階級中最初階的青少年組,約12~16歲左右。在Amis語中意指服務的人、被使喚的人。 當初這些被拐走的Pagalungay,在異鄉漂流60年。改革開放後,終於有6人順利返台,然而,濃濃的「京片子」或是湖南腔,卻讓他們成了部落最熟悉的陌生人。這60年,他們無法經過Amis的年齡晉級儀式「成長」,如今回來了,仍是永遠的Pagalungay,都蘭部落「失蹤的Pagalungay」,而究竟誰可以還給他們消失的六十年呢?恐怕只剩點點回憶的無聲控訴了。 若重溫原住民族被殖民的歷史,可以發現相同的場景不斷上演、悲情亦不斷複製。 日據時代,原住民族是「高砂義勇軍」,過去擔任我論文口試委員的原住民學者孫大川曾以「被迫讓渡的身體」形容當時被迫加入日軍的原住民族無奈心情;國民政府時期,原住民族又成了「國軍」,但背後卻是國家機器以謊言與利誘連哄帶騙的詭計。 不管改朝換代多少年,原住民族始終被工具化,始終成為他者利用的棋子,皇民化、同化政策一代又一代的剝削與污名,何時,原住民族才可以擺脫被殖民的陰影?站起來為自己發聲?將這段歷史重新詮釋、昭告世人? 都蘭山劇團正在做這樣的嘗試。 都蘭山劇團《路有多長》一劇在前置作業上,先是透過田野採集的方式,蒐集了這些都蘭部落「失蹤的Pagalungay」的口述歷史文本,爾後,再逐一增修這些文本,最終成為《路有多長》的腳本。 從《路有多長》一劇的完成-包含了田野採集、腳本編寫、演員的身分等各種元素觀之,這已不僅是一齣供娛樂、消費的藝術表演,其代表了原民主體的自覺、詮釋與創作主導權,不再只有歌舞的歡愉,劇場成了原民發聲、批判的工具與場域,背後也蘊含了原民對自我歷史的肯認與反省,以及積極發聲的政治意義。 法國戲劇學者Patrice Paris曾針對跨文化的表演形式提出幾項分類,其中「後殖民戲劇」(Post-colonial Theatre)以及「第四世界戲劇」(The "Theatre of the Fourth World")的表演形式指的正是透過被殖民民族或少數民族的母文化、母語,作為戲劇的基本元素藉以重新詮釋與創作,創作主題則可能包含政治、經濟各個層面。 從九族文化村的觀光式展演、原舞者的誕生到都蘭山劇團的創作,台灣原住民族已經重新思考歌舞、儀式與舞台創作的新可能性與表現方式。從被觀看的他者、傳統祭典的歌舞呈現逐步走向擁有詮釋、創作主權的舞台劇形式,透過傾聽部落歷史故事、透過口述歷史文本的田野採集,結合新時代的藝術表演,重新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說自己的故事。 回顧歷史,1970年代胡德夫等人發起了「唱自己的歌」運動,1990年代原音社社歌唱的「原住民永遠是原住民」,都讓原住民族從歌聲中找到自信與自我;直到原舞者把祭儀帶入舞台,原住民族開始站上舞台「跳自己的舞」,將早已被觀光化的祭儀重新「神聖化」;而今,都蘭山劇團透過口述文本的轉譯,也開始寫自己的故事、說自己的故事、演自己的故事,不再只有被動的表演與呈現,除了歌舞表現,原住民族開始主動創作,經由劇場舞台積極發聲。 據此,台灣原住民族的舞台藝術表現及主體意識已經更臻成熟。未來,不再是「為國家而戰」、為了不知道是誰的國家而戰,而是「為部落而戰」,站出來,用自己的方式與語言,說自己想說的話、演自己想演的戲、做自己想做的事!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