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13 15:13:14瀏覽2083|回應13|推薦121 | |
◎《孫子兵法》軍形第四: 雁南飛 劄記~2014.04.13 ◎參閱《孫子兵法》白話翻譯:〈朔雪寒 著〉 http://www.cos.url.tw/sunzi/w_sunzi.htm 一、古今戰爭第一準則:「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用諸今日國際經濟戰,就是步步為營,以智慧謀略正面迎戰,創造可勝之機。 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孫子曰:「勝可知,而不可為。」雖無法逆料能否成事,但一面勇於面對變局、一面謹慎行事,才有預期之願景。 三、守則不足,攻則有餘:若以現代經濟戰為例,則守則不足猶堅壁清野,待機而動,爭取局部優勢。攻則有餘猶主動出擊,迅雷飆風,發揮決戰優勢。 四、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國力不足時,當韜光養晦隱藏無形實力,再俟機奇襲取勝。唯韜光養晦並非被動而無為,懂得借力使力,厚植國力方為上策。 五、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敗兵,泛指居於弱勢的一方,非指殘兵弱將而不堪一擊。弱勢的一方勇於應戰「以戰養戰」,再求險中取勝也。 六、附錄《三略.上略》:「《軍識》曰:『賢者所適,其前無敵。』故士可下而不可驕,將可樂而不可憂,謀可深而不可疑。」 語譯:兵書《軍識》言:『能廣招賢士歸附效力之國家,則必所向無敵。』故以為政者對士人可以禮相待,而不可驕橫地頤指氣使。對將帥可讓其行事順暢〈充分授權〉,而不可掣肘致使其懷憂喪志;對謀略可力求其縝密周全,而不可猶豫不決錯失契機。 《孫子兵法》乾隆御書版〈維基分享〉
= = = = = = = = = = = = 一、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 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二、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 守則不足,攻則有餘。 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三、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 四、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 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 不忒者,其所措勝,勝已敗者也。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五、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六、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 七、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 勝者之戰,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一、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依其文意,引申解為:先排除自己不可戰勝敵軍之潛在因素,再等待可以戰勝敵軍之契機。 二、勝可知,而不可為:知,預估,預見也。為,掌握、操控也。合義謂使自己不被敵軍取勝,但不能使敵軍能被我軍戰勝。 三、守則不足,攻則有餘:一本作「守則有餘,攻則不足」,兩者之義有別。今從眾本作「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前者指軍力或戰場佈局居劣勢時,宜採堅守戰術,後者指軍力居優勢或戰場佈局時,宜採圍攻戰術。 四、藏於九地之下:引喻能隱藏自己兵力如同在深不可測的地底。現代戰爭之地道戰、奇襲戰及匿蹤武器等,為其有形戰力之淺度隱藏;低調整軍經武又能韜光養晦,使強鄰敵國錯估我方之真實國力,則為其無形戰力之深度隱藏。 五、戰勝不忒:一本作「戰勝不殆」。戰勝,克敵制勝也。不忒,謂不出差錯閃失〈危險〉也。 六、其所措勝:措,措置、謀略、設計也。其所措勝,引申為其〈指將帥〉所擅長策劃完全取勝之道。 七、以鎰稱銖:按:二十四銖為一兩,二十四兩為一鎰;故一鎰為五百七十六銖。以鎰稱銖,謂以極重之法碼與極輕之法碼相稱,引喻實力相較懸殊。 我武維揚〈網路分享〉 = = = = = = = = = = = = 一、孫子曰:古時善於用兵作戰者,必先排除自己不可戰勝敵軍之潛在因素,再等待可以戰勝敵軍之時機。 欲使我軍不可被戰勝,其主動權掌握在我軍手中;而敵人能否被我軍擊敗,在於敵軍是否予我軍以可乘之機。 故以善於作戰者,只能使自己不被敵軍取勝,但不能使敵軍能被我軍戰勝。 所以說軍事勝利雖然可以預見,我軍卻不能完全操控它。 二、若敵軍滴水不漏無可乘之機,而不能被戰勝時,我軍姑且採防守策略以待之;等待敵人有可乘之機,能夠被我軍戰勝時,則採進攻策略出兵攻取。 採防守策略,是為保存我軍有限兵力以奇襲致勝;採進攻策略,是為我軍優勢兵力以強圍決勝。 善於防守者,能隱藏自己兵力如同在深不可測的地底;善於進攻者,能使我軍部隊如同天降神兵出乎意料,而使敵軍猝不及防。如此,方能保全我軍實力而獲取全勝。 三、預見勝利,不過是常人所能見知,還算不上最高明策略:經臨陣交戰取勝者,即使天下都讚其高明,也還不算上最高明。 正如能舉起毫毛稱不上氣力大,能看見日月稱不上視力好,能聽見雷鳴稱不上耳力聰。 四、古時所稱讚善於用兵之將帥,多半只是戰勝了那些能輕易取勝的敵人。 故以真正善於用兵之將帥,並沒有過人智慧之名聲,也沒有英勇蓋世的戰功;而他能克敵制勝又沒有閃失危險。 所以沒有閃失危險,係因其擅長策劃完全取勝之道,使他所戰勝的,是已經註定戰敗的敵軍。 故善於用兵作戰者,必然使我軍始終立於不敗之地,而決不逸失任何可取勝敵軍之契機。 五、所以,能征善戰的軍隊,必先具備取勝的優勢之後才交戰;而居於弱勢的軍隊,總是先行交戰以戰養戰,再求險中取勝。 因此善於用兵者,能遵循兵法而鑽研克敵制勝之道,所以能成為戰爭勝敗之主宰。 六、所謂兵法流程:一名「度」〈估測〉,二名「量」〈度量〉,三名「數」〈統計〉,四名「稱」〈比較〉,五名「勝」〈勝算〉。 經估測土地面積決定物力、人力與資源的運用,經度量資源的運用決定可投入部隊的軍力,經統計部隊軍力決定雙方兵力的強弱,經比較雙方兵力差距決定作戰策略,經推算雙方戰術戰略估計彼此勝負的概率。 七、所以優勝的軍隊對於劣勢的一方,如同用大「鎰」來與小「銖」較量輕重,必具絕對優勢;而劣勢的軍隊對於獲勝的一方,如同用小「銖」來與大「鎰」較量輕重。 優勝的一方行軍作戰,好比積滿的大水流從千仞高的山澗渠道決堤而出,其勢洶湧奔騰而不可當,此謂之軍事「形勢」實力位差之展現。 象棋殘局〈網路分享〉
一、《孫子今註今譯》/魏汝霖 註譯/商務印書館 二、《孫子兵法十一家註》/曹操、李筌、杜牧等注 三、《孫子兵法十家註》/孫星衍 校刊/鼎文書局 四、《孫子集註》/魏武帝 批註/東大書局 五、《孫子》/周亨祥 譯注/台灣書房出版社 ◎其他兵法古籍參考書目: 一、《六韜今註今譯》/徐培根 註譯/商務印書館 二、《三略今註今譯》/魏汝霖 註譯/商務印書館 三、《吳子今註今譯》/傅紹傑 註譯/商務印書館 ~〈Arthur Rimbaud〉 Je m'en allais, les poings dans mes poches crevées; Mon unique culotte avait un large trou. Et je les écoutais, assis au bord des routes, Où, rimant au milieu des ombres fantastiques, ◎轉貼~《我的波西米亞生活(幻想曲)》中譯: ~〈亞瑟.韓波〉 我僅有的馬褲臀部有一個大破洞 然後我聆聽,坐在街道旁 當 押韻於奇異的幻影 ~〈羅拔/譯/2009.08.20〉 三疊字輯錄〈網路分享〉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