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Master and Commander ----梟雄
2010/04/14 14:10:46瀏覽63390|回應167|推薦1099

狀況:

如果你是一位裝甲兵少尉排長,率領了四台戰車,奉命掩護大軍轉進(敗戰撤退)。
兩方都沒有空中支援。


敵方的指揮官非常優秀,繞過戰車的火力,派出特種兵迂迴占領大軍撤退必經的橋樑、要塞、制高點。敵軍主力由四面漸次合圍。
在極度的疲勞、飢餓、驚恐、與不確定中,少尉排長的四台坦克中,一台完全失去動力、一台機件故障,時速僅約十公里。


上頭嚴命要少尉保全所有的戰力,並脫出包圍。
眼見自己與全排弟兄即將被殲滅…..,
如果你是這個少尉排長,你會怎麼做?

一、 投降
二、 拼了
三、 坦克丟了逃命去也
四、 其他

 




待續…..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temisX&aid=3942347
 引用者清單(3)  
2012/06/13 16:13 【Dearest you, rosylovesyou】 一些猜想:當我無法成為巴頓將軍(George Smith Patton Jr.)突破包圍且必須丟了坦克,第四種脫困策略
2010/04/25 19:08 【Dearest you, rosylovesyou】 一些猜想:如果我用戰車全力來中央突破?(第二個計策)
2010/04/22 06:50 【Dearest you, rosylovesyou】 一些猜想:如果我想當一個亂世中的梟雄?(第一個計策)

 回應文章 頁/共 17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烈日春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東西方軍事不一樣
2010/05/02 01:54

敵人迂迴,留置任務完成。

西方、 投降保全

東方、殺身成仁


單寧酸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Angriff oder Verteidigung
2010/04/30 10:07

Ich frage mich --- Wie man mit viel bedeuten?

 


Ricard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Master and Commander ----梟雄
2010/04/30 01:32
當然是選三,戰爭本來就是很stupid的事.全軍覆沒,也只不過棺材上蓋面國旗.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留得青山在
2010/04/28 23:21

德國還沒打過來

法國直接投降

因為他們協議過

不忍法國的古蹟及眾多藝術品的毀壞

很多戰爭都是意氣之爭沒啥意義

但死傷可以無數

答案是:其它

~

先投降然後再想法毒死他門


思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哎呀
2010/04/28 14:53

這狀況

怎會被我遇上呢

遇上

想辦法帶大家逃命吧


江湖外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所處環境和個性決定我的答案
2010/04/28 05:16

我的回應是基於我是台灣社會現況下的排長. 我也算是正派而負責任的人. 基於對我戰士的生命負責, 這最高的認識. 以及基於對現況的理解,敵方現在給我的感覺是由一名優秀的指揮官在領導. 我會想辦法帶領我的弟兄們用一切的方法突圍(逃命).我不會投降,不會拼了. 這是基於我生活的環境帶給我的直接反應.

如果我是德軍我不會投降.我會遵守命令, 相信我的長官. 如果我夠聰明, 我也會想辦法突圍. 那時候我應該能說出更實際的方法. 因為我的環境, 應該讓我學到許多, 能夠和敵方優秀指揮官互相搏擊的方法.


曾妘喬~Stardaily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4/26 08:47

無論如何作選擇        戰爭真的很可怕 .......


星星一眨眼 人間數十寒暑 轉眼像雲煙像雲煙

Ros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發表也得等啊!UDN這系統真是的!
2010/04/25 17:46

拚了,就必須創造有利的態勢,所以對於己方士兵來說,信心仍然很重要。

如果說敵軍的實力不足以一次大範圍的鉗形攻勢中,從戰略上對裝甲排形成合圍,又打算主力追擊我方的轉進(撤退)大軍,那以機動作戰同敵軍在運動中破壞合圍殲滅的可能性更大,前線作戰能力雖只有這個裝甲排,但頑抗的韌力不輸給對方(缺乏友軍仍得苦撐),這就需要少尉排長進行心理喊話了。。

如果讓這排的士兵都為心理衝擊和孤軍想法而崩潰,雖然僅僅是戰略撤退,但裝甲排仍然是一股極爲强大的力量。

如果沒有裝甲排的誘敵,我方大軍撤退是體現不出來勇敢拚了的精髓的。

最後,火力突破為重點,其實是比較穩重型的打法,顯得非常直接,其尖刀方式也無懈可擊,而兩翼為重點是必須冒險的,以最大程度來削弱敵軍主力來故意引誘敵人,也是有預謀的,使敵軍不得不增援來牽制裝甲排。

這樣就需要極大的膽量和勇氣,軍事上的最大成就往往都取決於冒險,或許也只有像漢尼拔精神和那樣有膽識的傑出統帥,纔有可能導演一場機械化的脫困會戰。

天氣如果沒問題,有利於裝甲排作戰,對於大軍撤退更是方便,所以如何讓士兵士氣高昂,一直是我強調的重點。

(二)如何激勵士氣騙吧!

上文說,可憐的裝甲排「疲勞、飢餓、驚恐、不確定」的情況嚴重,少尉排長就要在發動攻擊之前,先訓示成員,告訴他們「前方有支援」,我想這會有幫助的,因為只要想到有接應的部隊在前面,己方人員就會更賣力來脫困,並且不會覺得自己是「孤軍」,因此我認為少尉排長需要告訴手下這一點。

孤軍奮戰的時刻,信心很重要,就算是戰敗一方,只要所有的人都相信會有救援,那就應該會更努力求生,暫時排除「驚恐、不確定」的問題,而「支援」應該也能讓他們聯想到「食物」,望梅止渴的功能,「疲勞」因素就算勉強克服了,應該可以讓大家多支撐片刻,一切都等脫困之後再來想辦法。

由於第二種脫困方式,有速度上的考量,因此我個人還是覺得自己第一種想法比較可行,但是在戰場不確定的狀態下,第二種「拚了」反而最實際(而且少尉排長也暫時不用死了)。


Ros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當機重來!)第二種方法:二、拚了!
2010/04/25 17:32

我想,這個調查應該不會有人選二,畢竟,要想拚了,看似當下是自尋死路,其實我想也是一種機會。

記得以前玩《鋼鐵雄心II》的時候,一直想到了二戰的蘇聯,德軍的軍備可以說是世界超強,可惜在前往莫斯科時遭遇了嚴冬,而且被拉大了戰線,造成補給和支援的不足,因此這個策略,在不考慮地形和氣候的狀態下,我考慮的就是突破後拉長戰線

(一)如何拉長戰線?運用拖行再放火

我想只靠一個裝甲排,要拉長戰線,那就需要一個突破口,因此在這個時候,就需要讓四面合圍無法成功,或者讓敵軍指揮官無法判斷該如何殲滅少尉排長的這個排。

首先,全排準備正面突入,並且尋找敵軍最近的制高點,加以遠程砲轟攻擊,務必使敵軍無法從高處攻擊,只要取得,這時就比較可以放心展開作戰了。

四台戰車,前面兩輛坦克開道呈現雙頭之勢,同時以時速五至八公里的速度前進,後方只有十公里時速的戰車,想辦法先用鐵鍊捆住故障那台戰車,拆卸坦克之中所有能用的砲彈和設備,在對方的制高點被擊破之後,暫時先拖行。

四輛戰車的速度減慢,敵軍指揮官可能會誤判,是否油料不足,或者機件故障,因此我猜測他可能會進行包圍殲滅裝甲排的行動。

為了提高速度,只有不到十公里時速的坦克,由少尉排長來擔任駕駛,一名班長來進行主砲射擊,應該可以暫時保證己方後面追擊的敵軍不至於太接近。

正面突入行進時,缺乏動力的那台戰車,就先用那台機械故障只有十公里時速的戰車來拖行一至二公里(大約也就廿分鐘的時間,我想應該能控制在時速五公里以上,只要地形沒問題,若是30噸重的坦克,拖行時最危險,因此我要從對方的制高點先下手,這樣敵軍可能就無法從高空攻擊,也能獲取比較多的整隊時間,但我認為速度可能會減半)。

接下來就是重點了,用鐵鍊拖行的同時,將故障戰車的油閥打開,柴油洩在地上,然後在敵軍推進之時,視狀況拋棄沒有動力的戰車,並且引燃一路上拖行時流出的柴油,進而在後方引爆。

引爆後,裝甲排的後方會產生一道火牆,這時就沒有後顧之憂了,因為火牆如果燒得夠大,敵軍就會往兩側避開火牆來聚攏,前面的炮火攻擊只要集中,參差突入應該沒有問題,這時就可以運用強勢火力來脫離戰場。

由於火牆和進攻的關係,敵軍的戰線將會拉長,我想這會讓我方撤退的大軍獲得更多的時間,也暫時保存了四分之三的戰力。

雙頭的戰略考量,是讓敵軍兩側包圍無法接近,兩翼護衛第三台故障坦克前進,也更利於衝破敵軍陣型,只要能殺出一條血路,脫困應該不難,剩下的只有要給袍澤信心罷了。

比較麻煩的是千禧年開始,已經逐漸有替代用的長效電池(八O年代是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我記得解放軍現在使用的高能量電池,是前幾年開發的NIMH低溫電池和奈米電池,還有稀土提煉的離子動力電池,比較專業的就不曉得了,記得今年六月會有一項展覽,是特別針對綠能產業對軍用動力的改革,第五屆電源技術交流展就在北京舉行)來取代柴油為戰車動力,O七年的時候美國國防部還提供百萬美元獎金,舉辦比賽來開發新型電池,重量必須少於四公斤,要求能夠以二十瓦的功率連續供電九十六小時,後來似乎是難產了(或者美國國防部為求機密沒有公告,天曉得)。

所以如果燃料不是柴油,那就可能得想別種方式脫困,電池作為炸藥,也是可以的。


放逐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故佈疑陣對抗
2010/04/23 04:14

二戰時 國軍被日軍包圍 軍官全部陣亡 有位士兵就游走陣地 到處點放射擊  讓日軍摸不透實力 因而保住陣地

頁/共 17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