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14 19:26:00瀏覽1581|回應2|推薦8 | |
孟德爾頌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64號),和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35號)、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77號)、及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61號),並稱為四大小提琴協奏曲。其中孟德爾頌的作品是最受歡迎、也是最多演奏的曲目之一,包括柴可夫斯基、西貝流士(Jean Sibelius),以及李斯特(Franz Liszt)都受到他的影響。現在幾乎所有學小提琴的人,都曾練過這部曲子。 孟德爾頌(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花了將近7年才完成這部協奏曲,想想他在38歲就英年早逝,這部作品真是佔據了他生命中的極大一段時間(他的神劇《以利亞;Elijah》花了整整8年)。孟德爾頌很可能是有點牛脾氣的;他二十歲不到(1829),就親自指揮了巴哈的《馬太受難曲》(Matthäuspassion)。巴哈的樂曲在19世紀初是十分冷門的,在他死後79年,第一次有人公開演奏這部長達3小時的宗教音樂,而這次的演出,也喚醒了大家對巴哈的注意,孟德爾頌更因此而聲名大躁。 孟德爾頌家裡很有錢,所以他的音樂也帶有富貴氣(但絕不俗氣);他的曲風平穩圓潤,同時也給人愉快自在的感覺。也許有人覺得他的音樂嚴謹有餘而個性不足,但是他的音樂技巧是沒話說的。就拿這部小提琴協奏曲來說,他打破了古典樂派協奏曲的傳統形式,一開始就以主奏小提琴上場,而不是在弦樂引導後,才猶抱琵琶地緩緩出現。他的3個樂章間互相連接,沒有明顯的段落:第一與第二樂章之間,是以巴松串聯,第三樂章則在第二樂章後立即展開。孟德爾頌如此安排的用意,是要排除聽眾在樂章間鼓掌的習慣。孟德爾頌又把展現主奏者技巧的即興花奏排在發展部後及再現部之前;他也不像其他的作曲者,讓獨奏者自行發揮,而是明確的把旋律標示於樂譜上。最上乘的是,雖名為「小提琴協奏曲」,他在第一樂章中,卻以單簧管帶出第二主題的旋律,把主奏小提琴安排成最低音的粗弦伴奏。如此神來一筆,真是使人拍案叫絕(但是要忍到曲終才能叫)。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在1845年3月13日在Leipzig首演,孟德爾頌當時因病無法親自指揮,兩年後他就去世了。在他過世後,華格納(Richard Wagner)卻因為孟德爾頌的猶太人身份而冷嘲熱諷,納粹當權者更禁止演奏他的音樂,還把他的紀念塑像給破壞掉。蕭伯納(Bernard Shaw)則嫌孟德爾頌的音樂貴族氣太重,太拘謹保守。個人觀感不同,各取所好,只要不是因為狹隘的政治族群偏見而惡意砭損,倒也沒啥關係。我認為這部協奏曲優美柔和,極具浪漫,時而華麗,時而細膩,時而熱情洋溢,時而溫柔婉約,時而活潑輕快,時而真摯沉靜,高潮處在主奏小提琴的帶領下,展現恢弘的氣勢,是百聽不厭之作。 Sarah Chang Kurt Masur, New York Philharmonic Avery Fisher Hall, 1995 Itzhak Perlman David Zinman, New York Philharmonic (Finale only) 聽一氣呵成的第一樂章: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