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07 20:53:18瀏覽2514|回應2|推薦8 | ||
第一次聽說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的電影該是在國二時;那時我不看教科書,成天跑圖書館找些「無關緊要」的書來看。結果看到一本李幼新(就是那位說所有的電影都是男同性戀電影的影評人)的《名著名片》(or something like that),想想應該可以增加一些「文學」常識,所以就很認真地研究起來。看著看著,突然有幾張十分詭異的劇照刺入眼簾。沒錯,那些照片很刺眼,很震撼,那是《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的劇照。 《發條橘子》是標準的六O年代作品:脫序的時代、失焦的人生、毫無意義的暴力、毫無保留的衝擊。庫柏力克在1971年將Anthony Burgess的原作搬上螢幕,當時被列為X級,就算以現在的尺度,大概也是限制級plus plus。那時的我當然只能看著劇照讀著簡介憑空想像一番,不過庫柏力克這號人物也從此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胸無大志的我發願一定要看《發條橘子》。 庫柏力克在1928年生於紐約Bronx,他書讀得不好,對拍照卻十分拿手,於是在18歲時就做了《Look》雜誌的攝影記者。在那時他就對德國導演Max Ophüls的作品著迷,1951年拍了第一部紀錄片後,就辭去記者工作,當起專職導演。六年後,他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的《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受到好評,這部由寇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主演的反戰電影使大家發現了庫柏力克的潛力。接下來的《斯巴達克斯》(Spartacus)有大成本和大卡斯,使得庫柏力克名利雙收,不過也讓他對好萊塢的製片方式倒盡胃口,他於是決定移居至英國。《斯巴達克斯》在流行文化中也留下不可磨滅的影響,這部根據羅馬共和末期奴隸起義的故事中,有一段隱藏的同志情節,還有奴隸們紛紛起身,為了代替斯巴達克斯受難,喊著「I'm Spartacus!」的經典畫面。這部電影也大膽用了在麥卡錫主義下被列入黑名單的編劇,可說是間接地對當時的政治迫害提出抗議。
到了英國之後,庫柏力克開始奠立他獨樹一幟的電影生涯。他選擇拍攝由Vladimir Nabokov的小說所改編的《洛莉塔》(Lolita),描述一個中年男人和他十二歲的繼女之間的戀情。Nabokov的禁書早已飽受撻伐,庫柏力克的壓力可想而知,為了迎合當時的檢驗標準,他把Lolita和Humbert之間的關係弄得模棱兩可,留給觀眾自己去想像。 Lolita 庫柏力克在1964、1968及1971拍了三部cult的經典之作:《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2001: A Space Odyssey》(2001太空漫遊)及《發條橘子》。在《Dr. Strangelove》中,庫柏力克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反映嚴肅的冷戰問題,描述一位瘋狂的將軍啟動了美蘇之間一場意外的核子戰爭。這部電影把使人心惶惶的危機以荒謬喜劇的方式處理,不但突顯戰爭的無稽,更代表了六O年代文化的變革。 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2001太空漫遊》可能是庫柏力克最有影響力的電影,但是當它初上映時,卻得到了壓倒性的批評。電影的前一小時和最後半小時完全沒有對白,故事的情節在大部分時間則是丈二金剛,而曖昧的結局至今仍然讓觀眾摸不著頭腦。除了他首創的太空特技效果,成為後進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喬治.盧卡斯和Ridley Scott等人效法的模式。電影中還探討了生命的意義、超級智慧電腦、外太空生物、上帝、重生、進化及人類定位等發人省思的主題。庫柏力克更巧妙地運用了古典音樂,像是理察.史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和約翰.史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The Blue Danube)。《2001》不僅只是一部科幻電影,它代表了另類的思考模式,是刺激人心靈視覺感官的藝術作品。 2001: A Space Odyssey 古典音樂再次成為庫柏力克電影的主角之一,這回是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電影是《發條橘子》。不少人說,在看過《發條橘子》後再聽《第九號交響曲》的感覺完全不同了。《發條橘子》講述的是一個小混混Alex的故事,他成天無所事事,只是和一群狐朋狗黨行凶作惡,絲毫沒有罪惡感,後來終於被抓到,入監服刑。在監獄裡被用來作為新的治療犯罪方法的試驗品,在不斷地折磨下(貝多芬從沒如此令人膽顫心驚),他完全失去了作惡的意識和能力。電影上映後,不但它的內容引發爭議,更因為有些年輕人效彷劇中人的服飾及暴力行為,在英國各處犯罪。庫柏力克決定對這部電影下禁令,直到他死後,《發條橘子》才重新在英國發行。〔《發條橘子》實在不是老少皆宜的片子,所以我決定不在此PO其預告片。〕 A Clockwork Orange 1975年,庫柏力克挑了一個與前幾部作品大相逕庭的主題,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的《巴瑞.林登》(Barry Lyndon)。雖然片子的畫面像油畫一般的完美,但是冗長的情節和遲緩的步調使許多人望之卻步。但是Ryan O'Neal(他的演技大概在《愛的故事》中被耗得差不多了)是卯足了勁兒來表現一個一無所有的年輕人,靠著野心及手段,逐步攀上上流社會的故事。我個人是很喜歡這部電影的! Barry Lyndon 如果古裝劇不太像是庫柏力克的風格,1980年的《The Shining》會嚇得你不敢忘記。雖然原著者史蒂芬.金(Stephen King)曾公開說庫柏力克根本不懂恐怖片,但是電影中的幾個鏡頭,包括電梯裡噴湧而出的鮮血、兩個讓人毛骨悚然的小女孩、Jack Nicholson發了瘋,拿著斧頭追殺,呲牙裂嘴地唱著「Heeeere's Johnny!」,甚至最後一個鏡頭中的黑白照片都讓人寒毛直立。《The Shining》在恐怖片迷心中,絕對是前十名的片子。 The Shining 〔警告:這部預告片雖然沒有特別恐怖的畫面,但是有大量的血,請讀者自行斟酌是否觀看。〕 以越戰為題的《Full Metal Jacket》(1987),因為和Oliver Stone的《Platoon》(前進高棉,1986)幾乎是同期出品,而被奪走不少光環。《前進高棉》是明顯的反戰電影,《Full Metal Jacket》卻不採取立場,只是將戰爭的原貌呈現出來(但因為它表達戰爭的荒謬與殘忍,所以還是給人反戰的感覺)。電影分兩段,前一段是一個新兵在海軍陸戰隊受訓中,在不斷地侮辱、體罰和排擠下崩潰的故事。第二部份描述海軍陸戰隊士兵兼戰地通訊員Joker,在雙重身份下的矛盾。無情的戰爭迫使人成為無情的殺人武器,或是嗜血的人性驅使人製造戰爭? Full Metal Jacket 《Eyes Wide Shut》是庫柏力克的遺作,他在看完最後的剪接後4天去世。這部由Tom Cruise和Nicole Kidman主演的影片,花了庫柏力克兩年的時間拍攝,成果是毀譽參半。本片敘述一對住在曼哈頓的醫生和他妻子,由於婚外情而導致的一場家庭風暴。雖然電影的情節招致非議,但是《Eyes Wide Shut》的畫面,承襲了庫柏力克一貫的美學觀念。如果你能watch this film with your eyes wide shut,你也許會和名導演Martin Scorsese一樣,覺得這是又一部經典。 Eyes Wide Shut 庫柏力克是電影界的奇才,他近50年的電影生涯,出品並不多,他曾想拍拿破崙的傳記,也計劃拍一部與《辛德勒的名單》題材類似的《Aryan Papers》。他準備拍《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最後由史蒂芬.史匹柏為他完成《人工智慧》。庫柏力克曾說「有人寫小說,有人寫交響樂,所以必須有人拍電影」。庫柏力克是個不折不扣的電影人,生著為電影,死時也還在為電影工作。他的「魔力」,透過幾張劇照,幾行介紹,釋放了無限的想像而抓住了我。他在9年前的今天去世,我只想說,Thank you, Mr. Kubrick, for disturbing while fascinating us all this time! The great nations have always acted like gangsters, and the small nations like prostitutes.—Stanley Kubrick The Art of Stanley Kubrick Stanley Kubrick: A Life in Pictures Charles Rose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