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08 04:16:14瀏覽2333|回應13|推薦56 | |
中文學校一開學,李老師就苦口婆心地向大家解釋,為什麼她要教正體字,而不是簡體字,原因非關政治,純粹為了「講故事」。 一聽到有「故事」可以聽,大家都引頸以待。只見老師畫一棵大樹,再畫一個圓圓的太陽升上樹稍,日出樹稍的方向就是「東」。老師再畫兩隻手用力拍衣服滅火,真辛「勞」啊。 在老師的解說下,大家看到一個個的字變成一個個活生生的實體,在幾千年前誕生、成長,慢慢轉變成現在的形貌,而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筆劃迷宮。 「不教簡體字,因為沒辦法講故事」,李老師說她純粹是以教學的立場提出的觀點,而不是因為她是台灣來的,就覺得應該要學正體字。老師說她還有親人住中國大陸,她也懂簡體字,可是簡體字是政策的產物,不是自然演變的結果,已經完全失去中國字的風貌,何來故事可講?沒了故事,又如何引起海外小朋友學中文的興趣? 老師的一席話,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我們過去都在教小孩學「煩」體字。 女兒從四歲啟蒙學中文開始,無論上的是海外中文學校或台灣小學的國語課,都一味被要求寫「對」字,而不是真正「認識」字。老師也許是不懂文字學或為了趕進度,都略過字形涵意的介紹,直接教筆順、筆劃和部首。 我們家長也沒學過文字學,只拼命盯著女兒寫寫寫,一個字寫了錯,錯了再寫,一份作業可以寫上好幾個小時,而且今天寫、隔天忘,還經常寫出東拼西湊的「四不像」。大人教得哭笑不得,小孩寫得叫苦連天,原因之一,即未善用正體字特有的圖形故事,光教筆劃難以讓海外學子對字體產生認同感,當然學習效果不彰。 由於環境不同、動機不強,海外的華人子弟學中文本來就比較辛苦,而且很容易落入「筆劃多所以難學」的迷思,以為學簡體字就比較容易。其實中文造字有緣由、有意涵,且像宇宙萬物一樣有生命、會演化。若能從字形的「演化故事」去認識中文,會發現其實繁體字一點也不「煩」,正體字比正妹還「正」呢。 (世界日報家園版2009-03-07)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