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威瑪的紀事與風景 (上)
2017/01/10 22:43:38瀏覽3083|回應0|推薦23

威瑪火車站都能顯出一個文化老城的韻味

台灣一班高中學生扮起希特勒和納粹黨的事件,引起國際側目,其實很多成人也未必瞭解這段德國歷史的來龍去脈。孩子的行為只是反映了社會風氣和教育素質。

本文介紹的旅遊景點,曾經是德國文化發展巔峰的源頭,也是民主德國的誕生地,知道一點此地的歷史背景,才會知道為什麼值得走訪。

而且,希特勒也在此地插上一腳,建了德國第一座、也是最大的集中營.箇中原因就請讀者耐心閱讀。

位處德國東部南邊森林區的威瑪〈Weimar〉,本是圖林根州伊爾姆河畔的縣城,西元 975 年,德意志諸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二世在這裏大會諸侯,使這座千年古城首次載入史冊。

到了十八世紀末,德國分裂成三百個小公國,威瑪也就成為「薩克森–威瑪–愛森納赫公國」〈Duchy of Saxony–Weimar–Eisenach〉的京城,當時人口只有六千,市區還是牧牛人每天趕牛出城吃草的必經之路。

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慘敗後,德皇威廉二世宣佈退位避走荷蘭,被視為喪權辱國的《凡爾賽和約》大大刺激了人民革命情緒。1919 年制憲會議代表在威瑪集會,中央黨及德意志民主政黨組成聯合政府,創立了威瑪共和國, 並由帝國總統簽署了《威瑪憲法》。

然而威瑪共和只存活了十四年,當時內憂外患的政治糾葛和經濟動盪都牽制著它追求穩定發展,於是當失勢的興登堡總統於 1933年1月30日任命國社黨領袖希特勒為總理時,也等於正式宣告威瑪共和壽終正寢。

走入今日人口不多的威瑪,巷弄街道多以卵石鋪路,兩側的建築物古色古香,行人車輛行過花叢樹影,可以感受到一派沉靜恬淡。

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走訪此地後,就讚美威瑪不是一座有公園的城市,而是一座有城市的公園。

可是為什麼這樣一個看似樸實的小地方,竟會被稱做「德國的靈魂」?而且影響了二十世紀的德國和歐洲歷史,更延伸出去融成西方文化的精髓?

改變威瑪的命運者,首推─安娜‧阿瑪麗亞公爵夫人〈Anna Amalia〉。

她是菲特烈大帝的姪女,有智慧有遠見,酷愛詩、音樂和繪畫,在丈夫康斯坦丁公爵支持下,禮聘當時出色的音樂家和詩人出任威瑪公職,一時文藝鼎盛,吸引無數才智菁英齊聚威瑪展現新意,奠下威瑪敬重人文主義的包容傳統。

安娜自己不但寫作譜曲,還有收藏書稿的嗜好,1565 年建在威瑪市中心的《安娜‧阿瑪麗亞圖書館》(The Duchess Anna Amalia Library) ,是由文藝復興建築大師格羅曼所設計,被稱為世上最美麗的圖書館之一。(下圖)

鎮館之寶有三千九百冊各種【浮士德】的版本、1534 年馬丁路德翻譯的德文版【聖經】, 以及三十萬冊十九世紀以前的古籍,包括兩千冊中世紀的手稿原件、八千四百幅古代地圖。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上的女公爵圖書館,在德國向來有「古典主義搖籃」之譽,不幸卻在2004年9月發生一場大火,被稱為「德國的文化災難」。現已修復重新開放。

愛書者還可以前往威瑪的綠堡〈Green Castle〉參觀,此處是「德國古典文學中心圖書館」,藏書八十四萬冊。另外在「歌德–席勒檔案管理處」〈Goethe and Schiller Archives〉裡,還有450位知名人士的六十萬冊藏書和手稿,包括尼采檔案。威瑪真可說是圖書的寶庫。

十九歲的安娜在丈夫去世後,接手治理公國之外,四處延聘名師來調教兒子的人文學養。愛爾福特大學哲學教授維蘭德和赫爾德因此成為安娜的座上賓,加上歌德與席勒,這個「威瑪四人組」匯萃交融的表現,使得威瑪在德國文史上留下光輝傲人的一頁。

維蘭德〈Christoph Wieland〉是德國啟蒙運動後期的重要代表,史稱德國小說的開創者。他從1772年到1813年過世都待在威瑪,其間他所創辦的評論刊物《新德意志信史》在德國文化史上影響深遠,而他所從事古希臘羅馬文獻的翻譯不僅大大豐富了德語的語彙,特別是翻譯了莎士比亞的 22個劇本,為德國文學鋪下發展特色之路。

威瑪的市政大樓(上圖),大樓前方是民眾社交的廣場(下圖)

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既是德國浪漫主義先趨,又是向封建思想挑戰的「狂飆突進文學運動」的領導者,他在 1776 年前往威瑪擔任宮廷牧師及掌管教育和宗教事務的總監察,此一時期達到他個人表現的高峰。

「狂飆突進文學運動」是德國進入創作變革的階段,一群奮進青年主張「自由」、「個性解放」,衝撞社會、道德和美學的約束,以激烈言詞和感性體驗,來反抗階級權力。

看到從前,想起現在,你會不會覺得有點熟悉?

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肖像畫家,也是宗教改革運動的三傑之一,其後代子孫至今仍在他生前工作坊內沿用古法製作版畫和印書冊。

他為許多名人所繪的肖像陳列在威瑪城宮〈Town Palace 〉,其他經典名畫則被收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館,其中一幅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的《聖母、聖嬰和聖約翰》遭竊二十八年後才失而復得。

魏瑪的城堡博物館(Castle Museum)建在一個護城河的遺址上,最早出現在十世紀末期,五百年來多次浴火重生,歌德也曾貢獻修復工程,裡面收藏了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特別是16、17世紀的義大利、荷蘭和德國繪畫,還包括大約15,000張圖紙和50,000張印刷圖形藝術,以及大量的硬幣收集。(上圖)

推動德國宗教改革的領袖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跟威瑪也有深厚淵源。

原來他與天主教教皇衝突,迫使德皇下令捉拿他這個“冥頑不靈的異端份子”,可是威瑪貴族們都支持他,所以他曾於 1518 年在威瑪的聖芳濟教會修道院裡避難,並寫下後來發表的重要佈道文。此地今日成為威瑪音樂學院和包浩斯大學所在。(待續)

下圖為威瑪最古老的教學大樓,曾經是教育中心,現在改作體育館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88899988&aid=88197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