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0/09 10:56:51瀏覽47436|回應9|推薦86 | |
身為台灣人,不讓你看地圖,你能馬上想出「澳底」(Ao-Ti)在哪裡嗎? 夾在三貂角和鼻頭角之間,澳底不是那麼出名,縱然不是熱門景點,澳底也有自己的美麗與傳奇,並且因為沒有被太多人注意,澳底仍然保有罕為人知的一面。 譬如說,澳底海邊有非常漂亮的「紋石」,是我在其他地方,甚至其他國家鮮少見到的。不論其顏色或形態,都讓我驚訝不已。 「紋石」又稱風化石,是風化作用沿著石頭破裂面進行,造成岩層內的含鐵礦物產生氧化作用,形成氧化鐵的帶狀花紋,這種帶狀花紋就稱為「鏽染紋」。 可是,為什麼澳底會有這許多特別明顯的紋石? ▲這是一幅鬼斧神工的太極圖 ▲有人說這塊紋石的圖案很像挪威畫家孟克的Skrik《吶喊》 ▲難道這就是江湖傳說中的陰-陽-眼? 根據國立台灣博物館的資訊介紹,東北角的地質以沉積岩為主,沉積岩中又以砂岩和頁岩居多。頁岩的質地較軟,在百萬年來風浪的拍擊及侵蝕之下逐漸凹入為內灣,如龍洞灣、卯澳灣。砂岩的質地較硬,凸出海岸線為突岬,如⿐頭⾓、龍洞岬、三貂⾓。 從這則資訊可以判斷,澳底的地質應該屬於頁岩,因為澳底是龍洞岬與三貂角之間的大灣澳底部,所以有灣闊水深的漁港。澳底漁港是東北海岸主要的海鮮集散地,澳底美食當然是海鮮了。 頁岩主要是由黏土沉積經過壓力和溫度形成的岩石,其中混雜的化學成分依鈣、鐵、矽、碳、油,而會在風化作用中顯出不同顏色。還有一種黑頁岩,內含的是重金屬。 解釋這一大段,也是因為自己看到這些「紋石」時,驚訝它是怎麼變化出來的? 其實從野柳到東澳的海邊,都可以看到如同水墨渲染的層層鏽染紋,像一幅幅詩意的圖畫。只是澳底漁港外側的岩石色澤嬌嫩鮮麗,而且紋路變化繁複、層次清楚,讓人看了不禁對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嘖嘖稱奇。 ▲澳底漁港 再根據「東北角暨宜蘭海岸風景區」的資訊介紹,台灣東北角海岸地形以三貂角為界,以北是沉降海岸地形,在東北季風侵襲與海蝕作用影響下,形成多海岬、海灣及海崖的地形;以南為斷層海岸,多海蝕平台、單面山地形。 沿線地形大致分為四段: 第一段從南雅到鼻頭角,具有海蝕平台、小型灣岬,海崖近海岸; 第二段從鼻頭角到三貂角,多為大型的岬灣地形,像是龍洞灣、龍洞岬、澳底、福隆和卯澳等,其間福隆是沙灘地形; 第三段從三貂角的萊萊鼻到頭城北方的北港口,此段地形以海蝕平台、單面山和豆腐岩地形最為顯著; 第四段從頭城到蘇澳海濱區大多為平直沙岸,僅蘇澳附近為沉降海岸形成之陸連島及沙頸岬。 位在東北角海岸第二段的澳底,海岸景觀雖然比不上同段的鼻頭角、龍洞岬那樣壯觀,然而型態也很豐富,有壺穴、蜂窩岩、海蝕崖、海蝕溝、花生石、單斜脊、幾何形狀的節理等等,是一種小家碧玉的美麗。 ▼這塊好像貓頭鷹的臉 台灣四面環海,東北角的海岸最為曲折,景觀變化多端,應該還有地方沒有被開發,就像本文介紹的這個所在,沒有任何標示,無法說明路線,全靠自己探險摸索,一度還因誤踩石上苔蘚滑落水裡,幸好只是濕了半身長褲。 不過沒關係,我會游泳。探險的基本條件就是要會砍柴生火、抓蛇吃蟲.....否則還是跟著觀光大道走比較保險。好不容易拍來的照片,大家欣賞給個讚就好,不要問我怎樣去“秘境”打卡。 你若有心就到澳底漁港旁邊去尋,為了安全千萬記得要穿防滑鞋子。對了,這裡石頭上的青苔不全是綠色,有灰白色,很容易疏忽。 站在從億萬年演變而來的這些大自然景觀面前,我想起了原名【石頭記】的【紅樓夢】,一塊石頭入了紅塵經歷悲歡離合興衰際遇,皆因寶玉在太虛幻境動了凡心。但像台灣東北角這麼美,誰看了能不動心呢?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