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砂之器》改編影片八次 劇情觸動心靈深處
2019/06/20 22:08:09瀏覽6743|回應0|推薦8

    《砂の器》是讓自己悲傷難忘的老片之一,這部小說已八次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今(2019)年三月底再度推出兩個半小時的電視版電影(TV Movie)。1974年首次改編的電影(2:22小時)在1980年代台灣恢復開放日片後我才看到;2004年推出11集連續劇(每集54分鐘);2011年又推出兩集4小時的電視劇,原訂312日播出,但播出前夕發生311大地震,因此延至9月推出;其餘四部電視劇未受重視在網路上已找不到。 

  《砂之器》由松本清張著名推理小說改篇,1961年出版,曾獲最具權威的「芥川獎」(是紀念名作家芥川龍之介的文學獎,他於1927年自盡,年僅35歲)。書名係指「砂子做的容器」,但卻隱喻用砂捏成的名器再美,看似堅固,實則脆弱,終究會瓦解碎裂。我特地買了一本皇冠出版社的中譯本,結果對照原著和四部影片發現差異很大。

  小說著重於懸疑和推理,強調「刑警破案的執著與艱辛歷程」以及「兇手的犯罪心理」。影片除2011年版在這部分忠於原著之外,其他三部劇情都轉向為「宿命論」。兇手和賀英良被塑造為令人同情的悲劇角色,他在原著裡的其他犯罪全被省略,殺害救命恩人三木謙一被形容為情急之下的行為。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人類動機的理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書中提出人類心理層面的五種需求,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包括「生理」、「安全」、「情感」、「尊重」至頂層的「自我實現」。兇手和賀英良急欲到達「自我實現」的心理狀態就是想破除宿命,但終究不能在宿命的枷鎖裡解放脫身。

  什麼是宿命?和命運有何差異?佛家認為「前世行為的善惡決定今生命運,前世經輪迴成為這一世的宿命。」,有人解釋為「宿命天註定,命運由自己掌握」。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對宿命(Fate,也有譯作predestinate)的解釋是「The inevitable fortune that happens to a person or thing.」(不能避免的人與事之命運遭遇—泛指過去或未來),fortune則解釋為「A person’s destiny.」。destiny在此就是指命運「The future destined for a person or thing.」(人或事命中註定的未來)。讀者文摘出版的《Use the Right Word》對宿命Fate的詮釋是「有強烈的決定論涵義,沒有選擇餘地」;命運destiny則是籠統之詞,「是一種結果,指未來之事冥冥中已有安排」。在下認為命運中的命就指宿命,是不能變的,運是可以轉變的。

  這是一部值得再三觀看回味的佳片,網路和YouTube上都找得到高清影片,在下大力推荐。改編的電影、電視劇和原著當然有出入,增加許多原著沒有或刪減部分情節,因為只要看過一次或閱讀了小說,誰是兇手與破案經過早已揭曉,若不更動部分情節就較難吸引觀眾再看。

  但是四部影片都看完至少需要21個小時,再閱讀冗長的原著,不頭昏也困難,所以在此概述小說內容、各影片的差異性、和原著的對比,讓大家在短時間內就能一窺全豹。

  原著和影片對和賀英良行兇的動機完全相同,這條主線不能更動。敘述本浦秀夫(後來改名和賀英良)父子二人流浪的原因是父親罹患麻瘋病被村民驅逐,母親離家出走,父子中途分離,父親死於療養院,到死都未和失散的兒子見面。

  小說裡敘述刑警蒐證極端困難,充分顯示60年代與現在資訊取得之方便有極大落差,若非今西刑警當時的執著與堅持,專案小組就解散了,命案也成為無頭公案。

  至於影片高潮的音樂會在小說裡只有一小段,而且在舞台上沒有演奏者,只從音響裡播出和賀英良的新作品「寂滅」,完全沒有提到「宿命」。結尾是和賀英良偕未婚妻夜裡在機場候機室準備赴舊金山巡迴演出時被逮捕。小說主角聚焦於50多歲的資深刑警金西,和賀英良的描寫較少。

   改編為影片的劇情是:和賀英良為了掩飾童年的坎坷陰影、出身低賤卑微,在因緣際會改名換姓努力成為名音樂家又攀上權貴獨生女後,竟然巧遇年幼時的救命恩人三木謙一,為避免暴露偽造的身分影響前程,在深夜狠心殺害恩人並毀容剝除指紋,讓被害者成為無名屍。然而竟遇上鍥而不捨的刑警循著蛛絲馬跡,跑遍半個日本追查線索,於是兇手留下的一些破綻逐漸浮現。

  但是和賀英良為了目前成就與榮華富貴,不肯和失散二十多年、風燭殘年的老父見面以免敗露身分,只願在音樂裡和父親相見(父子流浪的痛苦回憶在他最後的演奏會裡交叉出現,2011年版例外;2004年版則是父子隔著鐵窗相見)。但是法網恢恢,在證據一一呈現之下終於認罪;「用砂鑄成的名器, 終究不堪一擊」,這就是和賀英良的宿命,也是看完四部影片對人性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74年電影偏重情緒張力而改編為「宿命」不可扭轉,並具體化為交響曲,讓和賀藉由作曲表達宿命就是「人的一生都受其支配」。這個轉折賦予劇情全新的生命,感人之處勝過原著,尤其和賀父子流浪歷經春夏秋冬四季的淒涼景色,在山區行乞、被欺侮的場景都讓人印象深刻難忘,因此2004、2019年的版本都偏向宿命論。

  但是原著裡和賀是「新藝術團」的成員以及他的其他犯罪惡行都被刪除,和賀是在不願屈服於宿命下而行兇。

  影片裡和賀父親在療養院裡為保護其子,嚎啕痛哭仍堅持不認識照片裡的和賀。結局是和賀在片尾音樂會結束後被刑警帶走。該片主角是以資深刑警今西的角度來綜觀全片,出現次數最多,由主演《日本沉没》、《007雷霆谷You Only Live Twice》、《203高地》、《日俄大海戰》的丹波哲郎飾演大刑警。


  2004年版本改由中居正廣飾演的和賀英良為連續劇主角,他同時演繹天使與惡魔的精湛演技,獲得當年日劇學院獎最佳男主角;原著與1974年電影的主角今西刑警成了配角,但是由主演〈末代武士〉、〈哥吉拉Ⅰ〉、〈哥吉拉:怪獸之王〉的知名演員渡邊謙飾演加持,他獲得最佳男配角獎。

  2004版本的高收視率在於編劇一開始就破題告訴觀眾兇手是誰,和賀英良和刑警查案兩條線平行在劇情裡同時鋪陳。但是這版本因時空的移轉,麻瘋病不再是絕症,於是和賀英良的父親改為殺人犯,帶著兒子逃亡流浪。

  該劇的10、11最後兩集特別震撼,第10集裡和賀英良逃到故里龜蒿車站,刑警今西趕到時,和賀痛哭向今西承認真實身份,並請求在他完成《宿命》演奏會後再逮捕,獲得今西同意。第11集「完結篇・宿命の再會」,和賀終於完成最後的《宿命》演出(演奏會長達22分鐘,帶出許多感人的流浪回憶,兩者交織成不可解的宿命樂章);演奏會結束後,和賀被帶上警車前往其父服刑的療養所,和賀哭著對病入膏肓的父親說「我一直真的很恨你……爸爸」,隔著鐵窗相見的父子二人泣不成聲,成為該劇的最高潮。

   2011年版本憑空創造一位女記者,透過她敏銳的觀察力與新聞專業訓練,與小刑警吉村聯手解開許多線索,因此吉村成為這一版連續劇的主角。記者和辦案人員合作搭檔是絕配,我大學同班女同學是某大報駐ⅩⅩ記者,她和我同期的當地情治單位同學結婚,資訊消息相互交流,結果當然雙贏。

  這版本有兩集,下集演到1小時05分,警局已發出逮捕令,但卻沒有確鑿證據,因此準備在拘留和賀的48小時內問出真相。和賀一直否認自己殺人,也不是本浦秀夫,但看到父親留給他最後的流浪圖畫和留言終於崩潰認罪,回憶和父親流浪的鏡頭從這裡才展開,因此高潮戲不是演奏會。

  2011年版也沒提到宿命,演奏會的曲名也變成「永遠」,只有在上集有10分鐘畫面,穿插著東京大空襲的回憶,收留本浦秀夫的家庭被炸毀,兒子和賀英良也死於空襲,本浦秀夫倖免於難,為甩脫黑暗的過往和低賤的出身就冒充和賀英良。但整體而言,劇情鋪敘的順序最接近原著。


  2019年最新版本,和賀英良和刑警今西成為雙主角,以〈失樂園〉一片成名的女影星黑木瞳在戲中客串和賀英良的經紀人,是我唯一認識的日星。凶殺案時間改為2018年澀谷的萬聖節夜裡,由於多次改編成影片,所以編劇不再以推理手法處理劇情,而是在第24分鐘就揭曉小說中的最大懸疑,兇手和賀英良跑到情人家裡處理血衣,這是和前幾部影片最大的差異。

  影片的高潮和1974年電影相同,和賀英良在演奏會上指揮樂團並彈奏新作曲《宿命》;同一時間,刑警今西在警局匯報案情偵破結果,並推測和賀英良幼年經歷;而早年和賀父子在各地流浪的淒涼映像也出現在觀眾眼前。這三條平行線交叉互換演出長達40分鐘,完整表達全劇的精華與感人效果。演奏會結束後,和賀英良在慶功宴上被捕。


  綜觀改編的影片雖然主線相同,其餘情節由神編劇去創造,和賀英良的身世、改名換姓的經過、父子流浪的原因、救命恩人從急公好義、樂於助人的員警變成孤兒院工作人員,每部連續劇或電影各有不同,但都不失是一部賺人熱淚的影片。

  小說和影片中的第一個線索是死者以東北口音和某人聊天時提到Kameda「龜田」這個音詞,誤導警方對東北地區所有姓龜田的人展開盤查卻一無所獲。後來才發現龜田不是人名而是地名龜嵩(kamedake),被害人並非龜田人,而是中國地區(本州島西部有一處約3萬多平方公里的地區稱做中國地區)的龜嵩人;因此1983年龜嵩當地還設置「砂之器紀念碑」,成為觀光景點。

  《金剛經》最後的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說明人生如夢,幻化無常「砂之器」告訴我們諸惡莫作,否則以和賀英良之聰明才俊,為私利殘殺恩人、犧牲情人與友人,到頭來天理昭彰還是一場空!(圖片摘自網路、擷取影片畫面和己拍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e8172be&aid=127609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