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藕思-雜錄
2023/07/31 17:17:24瀏覽120|回應0|推薦0

法身:無相(知),故無不相(知):相好莊嚴,一切種智

法\:                智慧\  –無染

(身菩提):    慈悲--清淨心

化/:                方便/  –樂

法界實相眾生虛妄—慈悲—皈依

能\:  因—一切

執  自相自我

所/:  果—異熟

內(外)了別:種子、六根(器界)—有情世間互起:隱微難知+生滅相續,作用宛然+通三世,恆流轉+無覆無記+各多亦一:《楞迦經》四:「心為工伎兒,意如。五識為伴侶,妄想觀伎眾。


人工artificialintelligenceAI由電腦程式所仿人類技能。

         智慧

佛性

《孟子·公孫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以「隨喜+讚嘆」取代「自戀+批評」;成人之美,揚人之長;不說人之過,不揭人之短—陽讚陰助,成全共榮此生沒出家,許多法事不能做,只能隨喜法師之專業而助成之,以分享其功德也。

名為(真)如、法界、實際名為空,無相,般若名為菩提,涅槃。雖有種種名字,都表示勝義體悟《大智度論》卷63信謗品:畢竟即是畢竟清淨以人畏故言清淨淨,名字不同,內容一樣。佛法所說空,是「最甚深處」,而聽易想為「一切皆無」。愛,是眾生常情,所以大乘空義,屬於少數信受,易誤解。為了教化方便,又稱為本性淨,畢竟淨。聽來似有清淨微妙存在,有所依著,就易於接受了。這對「初期大乘」說空,而演化為「後期大乘」說有,一項應機設教解說。淨土門之教,或類此異方便,以「指方立相」,令眾生得以「住心取境」,有所依靠,易於起信,發願,稱名,往生。蓮花藏(如來藏)—胎藏,花落(娑婆死)蓮成(淨土生)《楞伽經》卷二:「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

勝鬘經》:若無如來藏,不得厭(生死)苦,樂求涅槃(樂)

荀子.解蔽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謂虛;不以所已臧害所將受謂之虛。心生而有知,知而有異;異也者,同時兼知之;同時兼知之,兩也;然而有所謂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謂之壹。心臥則夢,偷則自行,使之則謀;故心未嘗不動也;然而有所謂靜;不以夢劇亂知謂之靜。未得道而求道者,謂之虛壹而靜……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鬚眉而察理矣。《淮南子.主術》:夫人主之聽治也,清明而不闇,虛心而弱志。」《漢書.禮樂志》:「即位三十年,四夷賓服,百姓家給,政教清明。唐.羊士諤〈郡中即事詩〉:「鼓角清明如戰壘,梧桐搖落似貧居。唐.元稹〈西縣驛〉:「去時樓上清明夜,照樓前撩亂花。.陳元靚《歲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窺基大師《成唯識論述記》

引:,故名等引,身心中所有分位安和之性。平之時,名之為等。此由定力,故此位生。引生等故,名為等引。所引,故名等引。在定位,身心平。由前加行入定之時,定勢力,制伏沈掉。名之為等。此引,生在定分位。此在定位定數。從前加行得名。名為等引。能引

持:持心但於境轉。名為持。通定散,亦有二義。一云在定定數勢力令身心有安和相。至此名為等至。二言至,由前加行伏沈.掉能力。至此安和分位名為至。此引大義少同

【三摩呬多】引:由定力所引生之身心安和平。又由前加行所引發定之分位。限於「定」,而不通於「散」;然廣通有心、無心,而以有漏、無漏之五蘊功德為其體性。引之地可包含:四靜慮、八解脫、三持、五現見三摩缽底四種。(一)遠離沉掉,(二)能引平,()引發平方便

【三摩地】持:在定中,身心平安和,定能令至此平位;正受、正定現前。由遠離惛沈、掉舉,身心達於平安和之境,為三摩地(持)之進境。四靜慮及四無色定為根本八至。於「定境不移」,較嚴格、狹義「定」。

持以一物為體,至以五蘊為體持為一剎那,至則相續。諸即等至,而至非是持,如無想至、滅盡即屬之。亦有持非是至,如不定心相應即屬之。《俱舍論光記》卷六:三摩地()通於定、散及善、惡、無記三性,唯有心平,持心趣向於境,故稱三摩缽底(至)則通於有心定無心定二種,唯在定,不通於散

      【三摩缽底】至:心住於一境平維持。是通於定散二心。「持」是廣義、泛說「定」,針對「心一境性」而說,就通於定散,因為散心位有專注於一境。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ccc7d15&aid=179696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