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7/29 09:20:36瀏覽173|回應0|推薦0 | |
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節本) 淨土宗人普遍信受阿彌陀佛乃「光中極尊,佛中之王」,而一心唸佛,願生極樂,這是於經論有據,於信仰有益的勝解;但也有以一般見解而質疑此特殊意趣,如此可能因小疑而失大利,枉費了佛菩薩及祖師慈悲的教導。以下略舉數端說明「佛中之王,光中之尊」的有據,雖不完整、充分,但寧可信其是,而止息此議論。 一、經文如此,中國佛教界,多隨喜讚嘆,幾無異議 1.印順法師:阿彌陀佛初發心時,是世自在王門下的出家弟子─法藏。初發大心云:「於八方上下,諸無央數佛中最尊」;世自在王如來為他顯示了210億佛國土,選其勝妙,總合為一,成就了一切淨土莊嚴之集大成;非其他淨土可及,諸佛的「法身」平等,而「年壽、身光、國土」,適應眾生的示現方便,則有差別。阿彌陀佛與極樂淨土的最勝第一,雖不是究竟了義,而適應世俗「最高」的心境,在「為人生善」的意趣中,引發眾生的信向,是有其特殊作用!何況,阿彌陀佛的名號,即是「無量」之意,函攝十方三世一切佛[1]。 2.淨空法師:從理(果)上說,諸佛道同,沒有高下;從因上說,阿彌陀佛長劫修四十八願,圓滿成就了西方淨土,是一切眾生修行成佛的場所,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的總名、通號,阿彌陀佛在事相(因地發願之弘大,佛地果報之莊嚴)超勝一切諸佛。且諸佛心地清淨,等視阿彌陀佛的本願成就、廣度眾生,只有歡喜、讚嘆,進而協助、促進。以阿彌陀佛的一切功德,為諸佛一體的成就。因為,諸佛共同想做的,阿彌陀佛代為完成了。念阿彌陀佛,就是念一切諸佛;往生極樂,就是生諸佛國。「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阿彌陀佛以其大慈大悲之力,不捨任何眾生,慈航普度,這很偉大,故稱為王[2]。 3,釋大安:阿彌陀佛因地的大願、大行之所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之利」,勝過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願力,大暢諸佛度眾的本懷。所以,諸佛以阿彌陀佛為主,尊為「佛中之王」。諸佛為伴,稱揚、讚歎、輔助之。 4.釋見介:以「阿彌陀佛是一切佛的根本佛」、「諸佛皆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阿彌陀佛的地位到了最高點,之所以被稱為「諸佛之王」,是以阿彌陀佛代表一切諸佛,其光明、壽命、智慧、願力、神通,都是「無量、究竟、圓滿」;阿彌陀佛以「無量」立名,包含了一切佛,也代表了共同的佛德;這也顯示了大乘佛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思想。念阿彌陀佛等於念十方佛,往生極樂等於往生十方佛國。阿彌陀佛的「無量」,包含了一切的人間願望、宗教理想,是十方佛的最佳代言人。大乘佛教如此聚焦於「諸佛之王」的阿彌陀佛,使淨土信仰深植人心,流傳廣遠。[3] 從上所引當代法師對淨土三經及相關經典文字[5]的闡述,可知阿彌陀佛以「光、壽」無量(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為特色,因此,經中特別讚嘆阿彌陀佛的光明(十二光佛);而「極善.極好.極尊.極雄傑.絕殊無極」之形容,亦可說是「至尊無上」,就是「王」。 或有人認為「佛佛平等無高下,不應有某佛是佛中之王」;這樣的看法也沒錯,卻是從一般道理(通途、共相),從「成佛」的實質(福慧) 而言,是(實相)皆平等(法);但若從發願的大小、攝機的廣狹、及法門的難易,以及滿足眾生的需求,則不妨說(方便)有差別 (機)。約時被機,則不變隨緣,似不可執理(諸佛之實證)而廢事(眾生之信仰)也。 二、「王」乃隨喜成全之意,不可比擬於於世俗之「王-臣」關係 佛中之王,乃是「法王」,而非俗王(國王);雖有「法臣」(大菩薩),乃是方便假名,以其能「於翼贊道」,共同圓滿足佛法度眾之願,且發願為法王,乃為了誡止「羅剎為君,則率土相噉」、「或有強梁,或有國王,與佛並治,不知推佛」,這類考量,是為了眾生的專依佛法,離苦得樂;不是學世間俗王之貪奪權利,專制獨裁;且經中所說的「法臣」,多為古佛再來或終必成佛[7],故不宜以俗世「君王與臣下」之權位統御來評論。中國儒者亦有「素王」之說:孔子修《春秋》代王者立法,有王者之道(素養),而無王者之位(權位);是故,俗之「素王」、佛之「法王」,皆不宜以凡夫之人王 (權勢、統治)類比。中國人好稱「王」,漢譯佛經中多有此稱,以「王」為號的佛菩薩,只是尊稱,並無類似世俗的統屬關係。 三、諸佛隨順眾生「依相而求,較量功德」之習性,而同聲稱讚阿彌陀佛為佛中之王。 佛果(實)平等而文字(名)性空;為隨順眾生「較量功德」之習以勸信、令得利,諸佛又何妨互相讚嘆,互尊為王? 《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雖是一種擬人化的比喻,其語意中,北辰只是行其所當行(為政以德),而不居中號令,但眾星自然被吸引而圍拱繞行。阿彌陀佛亦如是超發弘誓本願,總括諸佛度眾之善巧、選集諸佛淨土之功德於一身一土,而以「無量」立名,足以代表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悲願與事業,因此,雖(示現)端居於西方極樂,而諸佛普於十方世界隨喜、勸諭眾生,一心歸命而唸佛往生彼佛國土,乃因彌陀之弘願與極樂之殊勝,確實超逾其他,無可倫比。已生淨土之菩薩天人眾,亦在彌陀功德之加持下,「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可說是諸佛國土之互通互利。此外,淨土菩薩「於十方一切世界無三寶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功德大海,徧示令解如實修行。」如此之彌陀,號為諸佛之王,有其實質,非虛名也[9]。 技藝高超、最出色:如「萬獸之王」、「汽車大王」,是在專業領域中或脫穎而出,成為楷模、仰止,而未必有(權勢)統治之意。佛佛道同,功德平等,唯依其本願之不同而有緣起之差別相,十方諸佛之所以共讚阿彌陀佛亦是讚此。彌陀本願(信心念佛)法門,有如是不可思議的功德力用,唯佛與佛乃能知之的無上秘密。 四、一佛出世,千佛擁衛[10],互為主伴,共成佛事 密教壇城,中央本尊,四方四佛。五佛只是一佛,雖有中邊五方(五智)之異,但為度化眾生而假分別,本尊與化身,指方與立相,乃隨眾生之心與眼,而所見及功能不同而已。每一佛皆可為本尊而表徵一切;以毗盧遮那佛為主,則四方四佛為伴,就以「常樂我淨」表徵佛德。伴可為主,主可為伴,互為主伴而無礙。一佛為主而說法,則一切他佛為伴;若以他佛說法,亦然。如斯緣起之法,互為主伴。阿彌陀佛與一切諸佛,於度化眾生之機緣上,互為主伴,舉一收全;以彌陀為主,則諸佛為伴。極樂依報即華藏世界,塵剎互融;彌陀正報與塵剎諸佛,互為主伴,故阿彌陀佛,即十方一切諸佛;極樂世界,即十方一切世界。 五、結語 阿彌陀佛本意,在十方眾生聞其名號而起信。此有賴於第17願「諸佛讚歎」才能達成。《小經》更以十方諸佛出廣長舌而證「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十劫,乃至盡未來際之眾生,若聞任何一佛之勸信「阿彌陀佛」,而發願生心,執持名號,皆必往生,毫無遺漏。時至今日,現實上(世界上)或有許多眾生「未曾聽過」彌陀名號; 或聽過又忘了;或昔聞的種子未起現行? 或聞而不信,故不相應? 因此,我們仍須以淨土經論為依歸而傳播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自信教人信。阿彌陀佛的福慧最盛、最尊,與眾生結緣最深而攝受最多;極樂淨土最好也最近;稱名最易而功德最勝;是故諸佛勸令專念彌陀,讚為「佛中之王」也。此隨眾生(心行)所欲有高下,而言王者,乃順凡夫之情,隨緣廣開導也;但為增上其信心,所謂「世界」悉檀[12],而不必執其表相名義也。往生之後,得佛智慧,即知佛佛道同,平等無差也。最後,僅以兩段聯語作結:恆沙世界,極樂最易往;十方諸佛,彌陀獨稱尊! 【引證加註完整版】,請點此閱讀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78021919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