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8/14 11:50:04瀏覽227|回應0|推薦0 | |
不退轉:現生或往生(象山慶’23.8.14) 眾所皆知,念佛是為了「往生極樂」,這件事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承諾,也是釋尊與諸佛所開示、證實的,「稱名必生」就如世間的因果定律,又有出世的真實利益,單純直接,「念」就是了,何須多談 ! 然而,「事」簡易而「心」複雜,念佛成了一種「法門」,乃致立了「宗派」,就須施設種種專業的理論,以安撫「信眾」的信仰,並回應「外界」的質疑,尤其某些不同於流俗又不共於他宗的「判教」特點,如「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二語,是「本願」念佛、「他力」往生之關要,是真實或方便?易於接受或難於取信? 「必生、不退」的業報,是平生(現生)或命終(往生)才成就?經論中有許多段落常被引用,而各家論師的理解有不同,如: 1.往生不退: 《無量壽經》「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剋念願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阿彌陀經》「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如來會》「彼國眾生,若當生者,皆悉究竟無上菩提。」 《往生論註》「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輪轉之事。」「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滅度。」《觀經疏》「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法事讚》「人天善惡,皆得往生;到彼無殊,齊同不退。」 2.現生不退: 《無量壽經》「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若有眾生,聞此經者,於無上道,終不退轉。」《觀無量壽經》「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阿彌陀經》「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易行品》「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觀經疏》「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彌陀要解》「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金台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矣!」《印光大師文鈔》「則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 3.身不退: 《易行品》「若菩薩欲於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 4.心不退: 《往生禮讚》「真形光明遍法界,蒙光觸者心不退。」 從文字表面分四類,看似有異;就法義內涵之融通,其實一貫;因此可說,從「但稱佛名,至心迴向」那一刻,還活在人間的殘軀,就有了往生報土的身份,且「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永不退墮!這是「因中說果」「以果說因」。因為下輩子必生極樂,豈不等同於現生不退。也就是說,於此土已植不退之因(業),生彼即證不退之果(報)。故「彼土」不退,乃以「此土」正定(聚)為前提。如龍樹菩薩《易行品》:「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乃此土、凡夫、因位之不退;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有凡夫人煩惱成就,亦得生彼淨土,三界繫業,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為彼土、聖者、證果之不退;因必致果,果必由因,二者不違。又可說以「平生業成」為因,「現生不退」為果,信受稱名之當下,由「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故,往生之業即已成就而不壞,念念相續,聲聲決定,《往生論》:「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更深入的說,念佛往生之業,若是由我輩凡夫於今生的自覺而發起、而修行,那就不可能於此世「業成、不退」,乃至永無離娑婆、生淨土之期。然而,《無量壽經》為我們證明,十方眾生「往生成佛」之因果,阿彌陀佛在十劫之前,就超前布署、一體成就於其「功德具足、光明遍照」的名號之中;多劫以來,我們雖於此不知亦不求,但阿彌陀佛大悲本願所流出的種種方便,任運自然的薰習我們的心識,調熟我們的根機,終於來到今生,順水乘舟的成就了「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的因緣,往生極樂之事,平生就已決定;內心於此,不疑不慮,對於「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的接引,也淡然處之了。明.妙葉(13?-14?)《寶王三昧念佛直指》:「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得往生,何待色身報滿,然後得生」?清.《徹悟禪師(1741~1810)遺集》卷上: 今以此念,念於西方阿彌陀佛,求生極樂淨土。正當念時,西方依正,在 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內;如兩鏡交光,相含互照,此橫遍十方之相也。若約豎窮三際,則念佛時,即見佛時,亦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亦即度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 「信、願、稱名」都是阿彌陀佛「他力」所成就,是故,往生業成、得不退轉,也是阿彌陀佛「他力」之加持,於活著念佛的平時/現生就注定了。命終而生彼,只是換一種形式兌現而已,因果的內容與實質,始終一味。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