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8/17 20:57:46瀏覽223|回應0|推薦0 | |
捨三界,歸淨土-1.(象山慶’23.8.17) 曇鸞大師《往生論註》: 此三界,蓋是生死凡夫流轉之闇宅。雖復苦樂小殊,修短暫異,統而觀之,莫非有漏,倚伏相乘,循環無際,雜生觸受,四倒長拘,且因且果,虛偽相襲。 這個娑婆(三界),是凡夫「生死流轉」的處所;業報眾生活在其中,因「煩惱」障眼顧,長劫不得(智慧)光明,故總稱為(無明)暗宅。若分別說,「六道」的苦樂,各有不同:「天界」雖長受「禪定」或「五欲」之樂,但有個別的期限(壞苦);「人間」是苦樂參半或苦多樂少,而起落無常(行苦);「三惡道」乃多苦或純苦,無可樂者(三苦具足)。相較而言,各道業報的或苦或樂,彼此差距不大;一期壽命的或長或短,也只是暫時不同;但總體上,都是有漏的穢土,充滿了各種煩惱,是眾苦逼迫(三苦、八苦)而無可樂者,如<三寶歌>所唱:「人天長夜 宇宙黮闇 誰啟以光明? 三界火宅 眾苦煎迫 誰濟以安寧?」對比於淨土之大樂、永壽,則三界是受苦、是夭折,是可厭捨、求出離的。這是從「涅槃」、「如來藏」而觀之,娑婆世間的苦樂,大小,久暫,同異,或乃凡夫的相對性感受或觀念(虛妄)[1],由於意識的分別與執取,拉大了這些二元對立的距離。若是佛眼看眾生,有差別中非差別。 十方諸佛皆有四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之用,而「佛眼」乃至無所不見。《大智度論》卷39: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成佛時失其本名,但名佛眼。[2] 《大寶積經》卷18: 肉眼發生,能有簡擇;天眼出現,鑒諸佛土;法眼清淨,能離諸著;慧眼通達,到於彼岸;佛眼成就,覺悟開示,生無礙慧,為他廣說。」 卷71: 如來以佛眼,觀十方眾生,初生及與死,種種業相應。……從於分別生,貪慾瞋恚癡,猶如夢中戲,……如人作幻化,迷惑於愚人,智者終不迷,知幻不實故。……猶如深谷聲,其響無有實,是故不著世,如是觀世間。 《法華經》方便品: 我以佛眼觀,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入生死險道,相續苦不斷,深著於五欲,如犛牛愛尾、以貪愛自弊,盲瞑無所見。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為是眾生故、而起大悲心。 《圓覺經.普眼章》: 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大方等如來藏經》: 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常無染污,德相備足,如我無異。…….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但彼眾生,煩惱覆故。如來出世廣為說法,除滅塵勞,淨一切智。……佛眼觀眾生,雖流轉五道,大寶在身內,常在不變易。 <永嘉證道歌 >: 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幾迴生?幾迴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祇劫。 佛智照破諸法實相,佛眼慈觀眾生煩惱。《金剛經》: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佛眼如此,阿彌陀佛大悲本願所建立的淨土亦如此,娑婆眾生雖有三界六道的業報差別,從無量光(智慧)、無量壽(福德)而觀之,則是有漏有為法的「苦樂小殊,修短暫異」;阿彌陀佛於此無分別的平等攝受;如善導《觀經疏》云: 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經此功德,回施眾生,悉發菩薩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 所謂五乘,包含了三界六道一切眾生。《入香光室》第一: 各各雖有差別不同,而一一皆蒙阿彌陀佛三昧果海,及慈悲願力,一體攝受。因是所謂三根普攝,九界全收,咸令現生報盡,脫離娑婆,同歸極樂,從此永不退轉,直至圓破無明,圓滿佛果。 可以說,三界皆穢土,六道皆苦報;表相上雖有小樂、大樂之殊,若比於西方之「極樂」,則小大若有所失;歲數上雖有短壽、長壽之差,若擬於淨土之「永壽」,則長短幾乎無異。因此,不應於三界有漏之苦樂、夭壽上計較、執取;而是,厭此欣彼,迴轉身心向淨土,於念念稱名中,蒙佛攝受而往生彼國,以「無常」的小聰明、小生命,換取「永恆」的無量光、無量壽。南無阿彌陀佛 [1] 中國的世間智者,也了知觀察萬物的相對論,所在的位置(立場、角度)不同,所見的結論也有異,如《莊子.德充符》:「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莊子.秋水》:「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不無;………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蘇軾《赤壁賦》:「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2] 《法華文句》卷四下:「佛眼圓通,舉勝兼劣;又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