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9/17 06:25:44瀏覽795|回應0|推薦36 | |
楊子過於宋東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惡者貴,美者賤。楊子問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楊子謂弟子曰:「行賢而去自賢之心,焉往而不美。」(韓非子說林~~上)
評述:其實法家最極致的施政理想是「無為而治」。 司馬談論六家要旨認為「法家源於儒家,歸本於道家。」法家源於儒家,似乎比較能夠理解,荀子的兩個高徒-韓非、李斯,都是法家重要人物。然而與道家看起來格格不入的法家,怎會以道家為依歸呢?我們從老子的<道德經>似乎可以得到一些線索,「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道」、「德」是屬於道家的層次;「仁」、「義」是屬於儒家的層次,至於荀子崇「禮」與法家的尚「法」,其實相差已很有限。法家為了標舉它的政治理想,提出「刑期無刑」(制定刑罰的目的是讓刑罰無須加諸於人民)的終極價值。然而在操作的層次上的「信賞必罰」卻又與其終極價值有極大的扞格,想來這是法家要進入哲學殿堂,不得不去承受的矛盾,卻也是法家唯一令人覺得「可愛」之處。 楊子(楊朱是戰國末期道家的重要學者)經過宋國,住在一家旅店,店老闆有兩個侍妾,長得很醜的似乎很寵信,另一個長得很美的,卻受到鄙賤,這似乎有悖於常理,於是就問店老闆箇中的原因何在?店老闆回答說:「長得美的,是由著眾人的讚賞而認為她美,可我卻不認為她果真美麗,長得醜的,是由著眾人的嫌惡而認為她醜,可我卻不認為她果真醜陋。」楊子聽了這一番充滿哲理的話,就告訴他的門徒說:「一個做善事的人,在做善事時,能忘掉自認為做善事的居心,不論到哪兒,都可以為善。」 如此的說法與道德經「為無為則無不至」的哲理是相同的。世人對於佛家「捨得」二字往往解釋成「有捨才有得」這顯然是極大的誤解,應該理解為「捨去得的想法再去施捨」。只是楊朱的話出現在韓非子的言論之中,也就能為「法家歸本於道家」找到一個強而有力的註腳。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