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08專訪廖末喜的文字稿(十)
2023/05/08 13:34:58瀏覽45|回應0|推薦1
(請接上則)

廖:好的...三個舞蹈,它雖然有三個不同的特色,但是在我們開始演出到最後的結束,差不多八十幾分鐘,我們中間都沒有停止...三個不同的舞蹈,是靠什麼來做一個聯繫?就是靠一個它詩的投影在做,然後靠它的影像,設計,那妳會看到那個影像的畫面,又看到詩...像"愛與希望",那就有朗誦的聲音~~愛與希望,種一叢樹仔,不是為著恨,是為著愛,種一叢樹仔...怎樣怎樣...另外像是"如果你問起",內容是~~如果你問起,島嶼台灣的父親,我會甲你講,天是島嶼台灣的父親...像這邊的詩,都一個一個,一個一個,會唸出來...那透過它的影像和製作的藝術性,就很漂亮...第一齣呢"一九四七序曲",這個是李敏勇和蕭泰然合作的作品...那"一九四七序曲",這一年呢,所有的台灣人,雖然我們不用去回顧它的悲傷的一面,但是我們也不要忘記它所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因為它是在講二二八的那一年,所以我們要用愛與希望,讓我們台灣能夠"台灣翠青",第一個能夠非常一個正面的,所以舞蹈裡面呢,它用一個黑色的布條,綁著眼睛,意思是不要去看它不好的,我們只要往前跳往前看,跳出了希望跟愛!!然後畫面又轉到一個綠色的翠青的一個山脈,又轉到一個獨舞者,一個男舞者,他是非常好的一個舞者,光看他就值回票價!!他從"一九四七序曲"跳到---整齣都是以他為主...第二齣呢"啊!福爾摩莎",就是在誇獎咱的台灣,這個部分不一樣的就是它有活動的布幕...活動的布幕會跟著舞者,舞者跳到前面,這些布幕似的屏風就會跟著到前面,屏風是白色的...那屏風就好像是一扇門,很多的舞者從每一扇門進進出出,就等於是每一個舞者穿不同顏色的舞衣,那每一扇門透過燈光不同的照射,那每一扇門就都不一樣了...那代表的就是眾生百態,很好看!!就像我們的台灣有各式各樣的花.產業.人,都不同的...編舞家呢,雖然只是三個人.六個人.九個人,但是他們畫面就好像一個,每一個都是一張畫...它的空間的處理非常的強,然後透過這個演出,裡面有一個不相同的地方,就是"這個國度是咱永遠的愛"這一句詩,這邊用一個女聲,沒音樂只有一個女聲在讀這句詩...讀出來呢,舞者用他的肢體來詮釋"這個國度是咱永遠的愛",表現出來觀眾就會很---因為它這邊沒有音樂,只用朗誦的,朗誦的聲音跟舞蹈一起,配在一起...妳要來看哦!!

我:好!!

(未完,請接下則)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648f8b74&aid=17906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