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7/03 09:34:31瀏覽5198|回應5|推薦31 | |
7月份電價上調15%。由於俄烏衝突,能源危機在很多地區出現,但這是全球性問題嗎?並不是。事實上全球能源已經開始大洗牌,直接衝擊製造業的未來預期。台灣能源危機事實上是一個難以解決的系統性問題。 1、台灣搞天然氣發電死路一條 殖民地和主權國家的重要區別就是主權國家以自己利益為基礎,而殖民地則是以宗主國的利益為基礎。現在的台灣就是美國的殖民地,總督府就是AIT。為了迎合西方政治正確搞天然氣發電,結果現在西方又要開始燒煤發電了。 為什麼說台灣搞天然氣發電死路一條。天然氣發電對於台灣來說是最昂貴的一條道路,之前我已經寫過《暗流涌動的能源爭霸》一文,詳細說明了這點。而現在的局勢已經證實了我所寫的,由於俄烏衝突,國際能源大漲,特別是天然氣。油氣資源在國際上一直是主要以地緣政治為走向,供需才是次要的。台灣根本沒有改變國際地緣政治的能力,用天然氣發電就相當於把自己的飯碗端在別人手中。 2、習近平: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記得前幾年大陸提出要節約糧食,台灣媒體還嘲笑大陸人要吃不起飯了,現在回頭看看到底誰才是小丑。大陸這幾年來一直在囤糧,現在儲存的糧食可以讓全中國人在顆粒無收的情況下吃6年。在上海疫情期間,甚至有人收到了來自烏克蘭的葵花籽油。現在,國際上糧價大漲。糧食漲價和能源危機脫離不了關係,天然氣漲價帶動化肥漲價,間接帶動糧食漲價。由於大陸的未雨綢繆,直接躲開了這次普遍的通貨膨脹。而台灣這次在東亞通脹僅次於南韓,這還是漲電價之前的數據。 3、美駐華大使博恩斯:中國正在主動尋求對美脫鉤 這句話從美駐華大使口中說出,表現得無可奈何,卻又顯得格外諷刺。川普和中國打貿易戰,搞中美脫鉤。當時我就說,美國想和中國脫鉤是玩假的,中國和美國脫鉤是玩真的。現在的拜登政府想必很清楚這一點,中國事實上在尋求對美脫鉤,這些都是我之前的文章寫過的。具體就體現在「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句話。 飯碗不僅僅指的是吃飯的飯碗,也可以指別的東西。製造業可也以說是飯碗,高科技也可以說是飯碗。飯碗不在自己手裡,發展就會受制於人。 4、日元暴跌背後的原因 最近日元暴跌,直接跌回了1998年的水平,日本政府負債率高達285%。作為美國的僕從國,美國收割日本也是毫不手軟。這背後一方面是能源危機,另一方面就是作為殖民地的命運了。日本這樣的島國,能源、糧食都不能自主,中低端製造業早已經被打趴,僅存的高端製造業也不斷被蠶食,而日本已經錯過了最後一次改變的機會。最近各種爆出來日本製造業造假的新聞就是日本國力大幅衰退的寫照。日本人的飯碗不在自己手裡,那麼早晚會有這麼一天走到今日這一步。 5、歐盟從世界一極變成大號日本 在梅克爾領導下的歐盟,表現得還有自主性,有人認為歐盟能算是世界一極了。但是自俄烏衝突歐盟的表現來看,歐盟事實上就是一個大號的日本而已。歐盟無論是在經濟、政治還是軍事上,表現得沒有任何自主權。 過去歐盟為了和中國達成更好的貿易協定,拉美國攪渾水,附和新疆問題和用立陶宛挑釁還自鳴得意。結果俄羅斯直接送來了個大炸彈,俄烏衝突直接引爆歐洲經濟危機。現在的歐盟哪有資本和中國談貿易協定,現在中國對於歐洲的請求已經已讀不回。說俄羅斯沒和中國商量好演這齣戲我是不信的。而歐洲也迎來了嚴重通脹,比美國還嚴重,對比之前英國剛剛脫歐時候的局勢真的急轉直下。過去還有要挾英國的資本,現在歐盟表現得比英國還要爛。 6、俄烏衝突引爆歐洲能源炸彈 長期以來西方總是用環保問題作為藉口,要求減少碳排。在我看來這就是壓制發展中國家發展的藉口。前幾年西方還不斷指責中國依舊在建造大型火力發電站,中國對此的解釋是除了自己國內的,已經不對外輸出火電站了。其實令我不解的是,燒煤有碳排,燒天然氣不也有碳排嗎,難道天然氣就是清潔能源了?在這種宣傳之下,台灣信了,要建天然氣發電站。結果俄羅斯送了顆大炸彈。 德國現在表示要開始燒煤發電了,之前指責中國的話現在都成了笑話了。歐洲要擺脫俄羅斯資源,搞能源轉型來得及嗎?BASF沒了天然氣都要停產了,有興趣可以查一下BASF是做什麼的,一旦停產對德國破壞力有多大。 再說新能源,世界最大的光伏生產國是中國,現在連美國都撐不下去解禁東南亞光伏出口限制了,難道他們不知道東南亞根本沒能力生產光伏用的矽片麼? 7、全球能源早已開始大洗牌 能源炸彈引爆的背後,其實是全球能源早已開始大洗牌。很多人或許還不了解,中國的發電量從2010年左右開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而到了2019年中國發電量已經接近美國的2倍,是台灣的30倍。中國電力用於製造業的是60%,這個數字在美國只有20%。也就是說中國用於製造業的電力已經是美國的5倍。中國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發電能力?不是說中國化石能源匱乏嗎? 其實是全球能源早已開始大洗牌。人類過去用木材作為能源,後來又有了煤炭,石油,天然氣。而到了現在,水電、風電、光伏都是新型能源。而中國這類新型能源非常豐富,只是需要開發。青海地區都是戈壁,寸草不生,但是恰好太陽能資源豐富。還有水資源也很豐富,比如兩個三峽大壩的發電量就抵得上整個台灣的發電量了。 8、能源大洗牌的基礎是製造業 從2010年到2020年,僅僅十年,中國的發電量從超過美國到接近美國2倍。背後是中國不斷投入各類發電站的建設。這也是「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具體體現。 最近有幾則新聞。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東北的首座核電站全面投產。 白鶴灘水電站,16台百萬千瓦機組全部安裝完成,發電量僅次於三峽大壩。 內蒙古興安盟300萬千瓦風電項目一期100萬千瓦29日併網發電,標誌著中國首個單體百萬千瓦級陸上風電基地正式投產。 過去開採業決定了能源,而現在製造業決定了能源。反過來能源也決定了製造業。就拿光伏來說吧,現在全世界的光伏產能基本都在中國手裡,而中國又有很多荒地適合用光伏發電,光伏需要定期噴水清掃灰塵,為了防止浪費水,索性在光伏下種上草,為了防止草長太多,索性養起了羊,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9、能源優勢已經成為中國製造業競爭力的基礎和動力 今年1月至5月中國大陸汽車共出口108萬輛,同比增長高達43%,一舉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僅次於日本。同樣,中國大陸的晶片產量也是暴增,直接導致全球晶片開始過剩。俄烏衝突越持久,這種情況還會繼續下去。而這些都要得益於中國充沛的能源優勢,無論是造車還是造晶片,都離不開充沛的能源。而就在10年前,中美的發電總量還差不多。這就是美國想要讓製造業回流卻無法成功的原因,人力成本不如中國,能源優勢不如中國。美國要想建造那麼多發電站,要多少錢多少年?台積電之前說要在美國設廠,現在進展怎麼樣了? 10、台灣缺電問題難以解決 其實台灣本來就不是發展製造業的好地方,無論發展哪一種能源成本總是高的,我曾寫過《台灣能源安全問題與環保》一文。台灣自己不生產化石能源,發展光伏風電能源則土地又不夠,發展核能又不捨得大量投入,所以最終一定會遇到電力瓶頸。試想一下,假如美國完全不限制中國大陸的製造業發展,台積電還會留在台灣嗎?就連農產品,比如石斑魚,養魚也是要耗電的。台灣的石斑魚價格都競爭不過大陸,人家不買也就不買了,買自己的完全管夠。 而大陸,可以通過特高壓輸電線,將西部地區充沛的電力輸送到東部地區。就這一點台灣的製造業發展是根本沒法和大陸東部沿海地區相比的。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