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29 07:29:48瀏覽27493|回應12|推薦61 | |
在《步步驚心》的小說和電視劇裡,遺漏了一個重要事件,而這個事件關係到後來康熙對八皇子胤禩的態度。 大約在康熙47年第一次廢太子前不久,京城裡出現一個叫張明德的相士,大概口才很好,相信他的人不少。關心自己前途的皇子們去找他,後來胤禩也去了。張明德應該已經從皇子和大臣口中知道太子胤礽行事乖張,不得人望;而胤禩待人謙和,受大臣推重。一見到胤禩,張明德就說他的面相主大貴,還說自己認識一些好漢,可以幫忙除掉胤礽,助胤禩登太子位。 胤禩雖然想爭皇位,但暗殺太子是何等重大之事,當然不會答應。他斥責了張明德,不再和張來往。不過胤禩只把這事透漏給親近的九阿哥胤禟和十四阿哥胤禎,沒有告訴其他人,更沒有奏聞康熙。這可能是為了保護張明德,也可能避免自己被牽扯進行刺太子的傳聞或密謀。 可是張明德不死心,又去找了大阿哥胤禔。胤禔雖然居長,因為不是皇后生的,沒有被冊封為太子,對這一點他一直不服氣。胤禔的母親惠妃那拉氏是康熙初期權臣納蘭明珠的姪女,地位也算高的。胤禩幼年時由惠妃撫養,所以胤禔和他的感情不錯。當聽到張明德說胤禩面相主大貴,提議謀刺太子,胤禔非但沒有提起戒心,還把張接到家裡。 康熙47年阿哥們隨皇帝行獵,胤礽的表現讓康熙深為不滿,回到京城就祭告天地社稷,廢了他的太子位。覬覦寶座已久的胤禔以為胤礽被廢,應該輪到自己了。可是康熙一句話就把他堵住: "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護朕躬,並無欲立胤禔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豈可立為皇太子?" 既然自己沒有希望,胤禔想到私交甚好的胤禩,如果他當太子也不錯。於是奏聞康熙: "張明德曾相胤禩後必大貴",還說 "今欲誅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胤禔的話,等於給胤禩幫了倒忙。康熙對太子不滿的主要原因是胤礽結合外戚索額圖等人,有圖謀皇位的嫌疑。即使如此,胤礽依舊是他欽定的太子,也可能是他最疼愛的兒子。胤禔的話,不僅表現他毫無友愛兄弟之心,還和胤禩聯合起來圖謀太子位,想逼父皇誅殺胤礽,這比越權更可怕。 康熙勃然大怒,除了立刻命令將張明德拿交刑部審問,並召集諸皇子,追述胤禔的話,說: "胤禔為人凶頑愚昧,不知義理,倘果同胤禩聚集黨羽,殺害胤礽,其時但知逞其凶惡,豈暇計及於朕躬有礙否耶?似此不諳君臣大義,不念父子至情之人,洵為亂臣賊子,天理國法皆所不容也"。另一方面,他也開始防範胤禩。 斥責胤禔之後幾天,康熙又召集阿哥們到乾清宮,宣布:"廢皇太子後,胤禔曾奏稱胤禩好。春秋之義,人臣無將,將則必誅。大寶豈人可妄行窺伺者耶?胤禩柔姦成性,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黨羽早相要結,謀害胤礽,今其事旨已敗露。著將胤禩鎖拿,交與議政處審理"。和胤禩有深交的胤禟和胤禎帶了毒藥去諫阻,康熙說他們是梁山泊的義氣。胤禎在言詞間衝撞了康熙,然後就有電視劇裡皇帝要殺老十四的那一幕。 張明德案審結,康熙認為胤禩知道張的狂言竟不奏聞,也有過失。革去胤禩的貝勒爵位,為閒散宗室。張明德罪大惡極,著凌遲處死。行刑時命令與此案有關連的人都去觀看,主要是殺雞儆猴,杜絕效尤。 張明德案剛過去,皇三子胤祉又奏稱胤禔用喇嘛教魘鎮之術,使廢太子胤礽言行荒謬。康熙大怒,下旨革去胤禔王爵,幽禁於其府內。 不久康熙生病,回憶往事,流涕傷懷。他先後召見胤禩和胤礽,繼而由內侍傳諭:"自此以後,不必再提往事"。不過還是沒有恢復兩人的爵位。 這段期間康熙多次召見胤礽,言談間不時流露想重立之意。偏偏大臣聽不出弦外之音,以為皇帝真的想立一個賢德的阿哥為太子,推舉了胤禩。康熙感到意外,說:"立皇太子之事關係甚大,爾等各宜盡心祥議,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賤,爾等其再思之。”等於明白表示他不會立胤禩。 以後多次提起祖母和逝去的皇后托夢,又說胤礽的瘋疾已經好了,這樣明白的說詞,大臣當然了解了皇帝的心意。或許為了安撫大臣,康熙先復封胤禩為貝勒。 康熙48年3月,胤礽復立為太子。然後康熙加封諸子。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都加封親王,皇七子胤祐、皇十子胤䄉加封郡王,皇九子胤禟、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胤禎受封為貝子。未受封爵的成年皇子只有已遭囚禁的皇長子胤禔,皇十三子胤祥,與大失聖心的胤禩。 除了張明德案,康熙對胤禩最不滿的可能是結交大臣。說"八阿哥到處妄博虛名,人皆稱之。朕何為者?是又出一太子矣"。也就是說,胤禩的名聲幾乎凌駕皇上,那怎麼可以? ! 還有一點,胤禩的孩子太少。康熙於四十七年十月初四日有言:“胤禩素受制於妻……任其嫉妒行惡,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然而,据《愛新覺羅宗譜》載,胤禩之子弘旺於“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初五日寅時生,庶母張氏張之碧之女”。也許康熙當時記錯了,忘了弘旺這個孫子。不過胤禩一生只有一兒一女,和康熙的四十幾個子女的確相去太遠。康熙怪他受制於妻,又說八福晉郭洛羅氏嫉妒行惡,可能只是因為胤禩比較疼愛妻子,讓妻妾成群、大男人主義的康熙看不慣吧? 於是在大臣心中賢德的胤禩,到了康熙口中卻變成"柔姦成性,妄蓄大志",簡直一無是處。其實說穿了,就是兩人作風不同。在某些方面,爸爸可能還嫉妒兒子。 等到康熙53年發生「斃鷹事件」(胤禩想討好康熙,派人送兩隻海東青,送到時兩隻大鳥卻奄奄一息),這種不滿更成了憎恨。康熙指責胤禩"心高陰險"、"行止卑汙",以前就想“謀害二阿哥,舉國皆知”。(其實胤禩雖然聽過張明德的話,並沒有參與或贊同)。又說因為大臣保奏八阿哥,讓他不得不重立胤礽為太子。因為他認為胤禩“與亂臣賊子結成黨羽,密行險姦”。然後說“自此朕與允禩,父子之恩絕矣”。並在第二年停了胤禩和屬官的俸銀俸米。 胤禩經此打擊,一蹶不振,在55年病倒。康熙只批“勉力醫治”四字。說胤禩平常“吃藥太多,積毒太甚”,若幸得痊癒是他的造化,如果毒氣不淨,用再多補劑可能也治不好。那年九月康熙和太后、皇子們從塞外之行回暢春園時,怕沾染晦氣,硬要胤禩從臨近暢春園的別墅移回城內家中。胤禟堅決反對,說“八阿哥今如此病重,若移往家,萬一不測,誰即承當?”康熙居然說:“八阿哥病極其沉重,不省人事,若欲移回,斷不可推諉朕躬令其回家”。把責任推得乾乾淨淨。 幾天後胤禩病癒,康熙命令恢復俸銀米,保全了一點父子情份。隔了兩年準噶爾亂起,十四阿哥胤禎受命為撫遠大將軍西征,朝中重心就移到胤禎身上了。 總之,胤禩生不逢時,專制時代只允許民眾崇拜一人,他的眾望所歸成了大忌。康熙在位時他備受壓抑,等到心胸狹窄的雍正即位,更註定了悲慘的下場。 雍正尚未正式登基,即命胤禩與胤祥、馬齊、 隆科多共四人總理事務,示以優寵。十二月十一日加封為和碩廉親王 ,十二月十三日授為理藩院尚書 ,雍正元年二月十七日命辦理工部事務。但是,連他的福晉郭絡羅氏都對形勢看得非常透徹。當胤禩加封親王,郭絡羅氏母家來稱賀時,她說:“何喜之有,不知隕首何日”。 在企圖穩住胤禩的同時,雍正對與他休戚相關的人卻有不同處置。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初五日,雍正遣鄂倫岱仍往軍前並辦理驛站事務。鄂倫岱是“國舅”佟國綱的大兒子(雍正的表舅),康熙四十七年舉薦胤禩為太子,受康熙斥責。雍正先遣他至軍前,雍正三年革退他的一等公,發往奉天思過,四年五月以他心懷不服被處斬。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逮太監張起用、何玉柱等十二人,發遣邊外,籍沒家產。 張起用是宜妃(胤禟的母親)宮中太監;何玉枉則是胤禟的太監。 諭稱:“伊等俱係極惡,盡皆富饒,如不肯遠去,即令自盡,護送人員報明所在地方官驗看燒毀,仍將骸骨送至發遣之處”。 當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雍正帝命貝子允禟往駐西寧。 諭稱:大將軍於京,其往復尚未定,俟胡土克圖喇嘛等到日,再為商榷,西寧不可無人駐紮,命九貝子前往。 雍正元年正月十六日,遣皇十弟敦郡王允䄉等護送已故澤卜尊丹巴胡土克圖龕座回喀爾喀蒙古。 元年二月初十日,雍正帝因即位以來,施政受阻,被議者多,責皇九弟允禟及貝勒蘇努等。將蘇努之子勒什亨、烏爾陳革職,發往西寧,跟隨允禟效力。蘇努是努爾哈赤玄孫,雍正二年因與胤禩為朋黨而被定罪,削除爵位,廢黜宗室資格,蘇努在11月去世。兩年後年剖棺戮屍。蘇努與家人均嚮慕天主教,所以雍正帝認定傳教士及教徒都會危害國家。 雍正元年三月十三日,以故安親王岳樂之子吳爾佔、孫色爾圖等“無知妄亂,不安本分”,遣往盛京居住,奪其屬下佐領。諭稱:“從前伊父獲罪於皇考,貶其親王之爵,伊等怨望,肆行誹謗”。“伊等希圖王爵,互相傾害,陷伊宗嗣於死地”。當年十二月,撤安親王爵,打擊八福晉的娘家。 雍正元年四月初二日,命皇十四弟、貝子允禵留遵化守陵。(胤禎名字和雍正太像,連第二個字都改了)。又命允禵家人雅圖、護衛孫泰、蘇伯、常明等永遠枷示,伊等之子年十六以上者皆枷。(枷示:把脖子套上刑具)。五月十三日,革允禵祿米。 雍正除了將與胤禩親密的人盡行遣散,予以孤立,又多次諭臣下之人勿蹈朋黨習氣,明白警告親貴大臣勿與胤禩親近。 胤禩本人也多次受罰。如雍正元年九月初四日,雍正帝奉聖祖皇帝及其四皇后神牌升附太廟,在端門前設更衣帳房。因為都是新製,雍正更衣時覺得油氣薰蒸,因而大怒。命管工部事的廉親王允禩及工部侍郎、郎中等跪太廟前一晝夜。是年十月二十一日,雍正又就喪事奢靡罪責允禩和同黨。 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皇十弟敦郡王允誐從邊外陀羅廟坐車入張家口關,署宣化總兵官許國桂奏聞,雍正帝密諭以“不可給他一點體面”。二年四月初八日,因允誐逗留張家口,再責允禩。當月二十六日,允誐被革去王爵,調回京師,永遠拘禁。 雍正二年四月初七日,對諸王大臣責備胤禩:“聖祖生前,因允禩種種妄行,致皇考暮年憤懣,肌體清瘦,血氣衰耗。伊等毫無愛戀之心,仍固結黨援,希圖僥倖。朕即位後,將允禩優封親王,任以總理事務,理應痛改前非,輸其誠悃。乃不以事君、事兄為重,以允禟、允禵曾為伊出力,懷挾私心。諸凡事務,有意毀廢,奏事並不親到,且草率付之他人 …”。(這讓我想起《後宮甄嬛傳》裡雍正一提起“允禩、允禟”時的咆哮,比《步步驚心》裡的隱忍和暗中算計更逼真。 從被封為廉親王,胤禩可說是動輒得咎,雍正只要不高興,就可以他為箭靶。雍正二年五月二十日諭責胤禩及其親信,稱他們是“夤緣妄亂之人”。八月二十二日,因言嗣統事,雍正責允禩、允禟、允禵。十一月二十二日,裕親王保泰因“迎合廉親王”,被革去親王。 十一月初二日,因胤禩凡事減省,出門時不用引觀,雍正諭責其詭詐。十一月十三日,因胤禩管理理藩院時,不給來京的科爾沁台吉等人盤費事,再受諭責。 十四日,因胤禩等議陵寢所用紅土,折銀發往當地採買,可省運費事,雍正諭工部:“此特允禩存心陰險,欲加朕以輕陵工、重財物之名也”。之前怪胤禩浪費,但是省錢也錯,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雍正三年二月十四日,諭責胤禩“懷挾私心,遇事播弄,希動搖眾志,攪擾朕之心思,阻撓朕之政事。”又說:皇考梓宮運往山陵,向例用夫役二萬餘名,而允禩密奏擬減省一半。允禩又稱上駟院畜馬太多,欲行裁減。無非彰皇考靡費之名,或使將來有緩急時無所取資。此外又以破紙寫奏章,祭祀所用破損桌案奉祝版,更衣幄次油氣熏蒸。“允禩非才力不及、智慮不到之人,而存心行事或此,誠不知其何意”。 雍正三年三月十三日,工部於行文時將廉親王抬寫,果親王允禮等參奏。諭:“如此方是,甚屬可嘉。王大臣等所行果能如此,朕之保全骨肉,亦可以自必矣。” 胤禩署理工部,衙門內部行文抬寫廉親王,只是古時候對尊長恭敬的習慣。這樣也被參劾,顯然是親王大臣順著雍正旨意,一心找胤禩的毛病。三月二十三日,宗人府議革退胤禩王爵,諭稱:“可任其妄為,伊妄為力竭,或有止日。尚望其回心歸正,庶幾與朕出力也。”二十七日,議總理事務王大臣功過,胤禩無功有罪。 四月十六日,因工部所製阿爾泰軍用之兵器粗陋,諭責管工部事允禩。在這一二年間,雍正幾次諭責,都因胤禩署理工部事務想節省公帑,卻被雍正責為“存心陰險”,令人哭笑不得。 雍正三年,年羹堯悖逆事發,使雍正不得不騰出手來,處置這個真正的危險。待年羹堯被降為閒散章京在杭州行走,雍正就正式向胤禩諸人動刀。 雍正三年七月二十八日,胤禟被革去貝子。十一月初五日,宗人府議,胤禩應革去王爵,撤出佐領。 十二月初四日,胤禎因任大將軍時“任意妄為,苦累兵丁,侵擾地方,軍需帑銀徇情靡費”,經宗人府參奏,由郡王降為貝子。 十二月二十一日,命每旗派馬兵若干在胤禩府周圍防守,又於上三旗侍衛內每日派出四員,隨胤禩出入行走,名曰隨行,實為監視。 雍正四年正月初五日,胤禩、胤禟及蘇努、吳爾占等被革去黃帶子,由宗人府除名。 正月二十八日,將胤禩之妻革去福晉,休回外家。因為郭洛羅氏“毫無畏懼,忿然而去”,胤禩又堅持“我丈夫也,豈因妻室之故而求人乎”,雍正“令庶人允禩妻自盡,仍散骨以伏辜”! 二月初七日,囚禁胤禩於宗人府,圍築高牆,身邊僅留兩名太監。 先時皇三子弘時因事得罪,交與胤禩為子。四年二月十八日,雍正諭:“弘時為人,斷不可留於宮庭,是以令為允禩之子,今允禩緣罪撤去黃帶,玉牒內已除其名,弘時豈可不撤黃帶?著即撤其黃帶,交於允祹,令其約束養贍。”。 雍正四年三月初四日,命胤禩、胤禟改名,下旨說:“爾等乘便行文楚宗,將允禟之名並伊子孫之名著伊自身書寫;允禩及其子之名亦著允禩自行書寫”。三月十二日,胤禩自改其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五月十四日,將胤禟改名為“塞思黑”。 五月初二日,禁錮貝子允禵和兒子白起。 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見諸王大臣,以長篇諭旨,歷數允禩、允禟、允禵等罪。六月初一日,雍正將允禩、允禟、允禵的罪狀頒示全國,議允禩罪狀四十款,允禟罪狀二十八款,允禵罪狀十四款。 同年八月二十七日,胤禟因腹瀉卒於保定。九月初八日,胤禩也因嘔病卒於宗人府監所。民間認為他們是被毒死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逝世。十月初八日,乾隆帝命議允禩與允禟子孫屏除宗牒案。十一月二十八日,乾隆帝將允禩與允禟子孫均給出予紅帶,收入玉牒。 ※ 這篇本來要寫在《步步驚心》— 無可奈何的穿越 當中的,但是覺得跟電視劇本身有點離題,那時時間也不夠,就先放在一邊。最近發現讀那兩篇文章的朋友很多,又想起了這一段,於是再寫出來。
這幾天再看了一下鄭嘉穎演繹的"八爺",覺得他演得真是好,把那個表面溫潤如玉、內心患得患失的皇子演得恰到好處。而他和"若曦"的幾場對手戲,也表現出那個時代一位書生的矜持和放開來的熱情。最後失意的落寞、喪妻的傷痛,更是讓人一掬同情之淚。(見步步驚心MV-鏡花水月 ) 引伸閱讀: 《步步驚心》 —無可奈何的穿越(四):八福晉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