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史記《商君列傳》第八
2015/03/15 10:50:51瀏覽1000|回應0|推薦0

商鞅作為一個「以法治國」的建立者和實踐者,沒有商鞅的變法,就不會有後來的統一六國的秦國輝煌歷史,商鞅完成了他偉大的歷史改革。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會改革,這項的改革是順應潮流的發展趨勢,他制定了戶籍、耕織、墾荒、行政、量衡、稅制一系列的辦法並敢於同舊勢力鬥爭。

「能徙者予五十金」是商鞅「立木懸賞,取信於民」的第一步。

此篇列傳中,商鞅權焰熏天,志得意滿時,趙良跟他說了這麼一番話最為經典。他說:

詩經曰:「得人者興,失人者崩。」尚書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趙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武王諤諤以昌,殷紂墨墨以亡。」意思是說,一千張羊皮比不上一件狐腋貴重,一千個隨聲附合的人比不上一個人正義直言。武王允許大臣們直言諫諍,國家就昌盛,紂王的大臣不敢講話,因而滅亡。

商鞅南面稱寡人,君之出也,後車十數,從車載甲,這樣的仗勢看在別人的眼裡任誰都會不舒服。太史公以五羖大夫出任秦相,累不坐,酷暑炎不打,不用随車輛,不兩者前後對照,儼然成為對比互見。商鞅被車裂滅族,沒有人同情他(秦人不憐),可見民心向背。五羖夫死,秦男女老少都痛哭流涕,這就是五羖大夫的德行啊。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十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 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商鞅借用主宰著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制度的「法制」,牢牢的像一部機器般綁住所治理的人民和國家,而他所制訂的「法」儼然成為國家管理的核心。商鞅立法的是輕罪重刑,而實際的情況,則是「網密而刑虐」。在商鞅的內心世界裡,國家只是他施展個人能力的一個平台,或者說是實現自己政治理想所需要的工具。商鞅變法最後走火入魔,極端功利主義,斷送長遠之道。所以當皇秦孝公一死,只有接受最殘酷的刑罰,慘遭五馬分屍,來結束爭議的一生。

秦李斯因諫逐客書》,引古喻今、字句鏗鏘,得到秦赢政的重用,讓始皇帝成就霸業,一統天下。因「沙丘之變」賜扶蘇蒙恬死晚年變節,魂斷咸陽,落得後代史學對其負面的評價。

秦孝公的商鞅和秦始皇的李斯兩人都位高權重,如能在深層的學習中「忘我」 (志於道)而「謙卑」(不為自己)的人生。清楚自身的價值觀與使命感,不記較個人名利,堅持「對的事」,相信秦統一六國的國祚,就不會只短短十五年而已!

改革的路上是孤獨的!

范冲淹力主改革,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他孤獨一生!

王安石改革尚未開始,已失去人和。他孤獨一生!

孔老夫子他一生朝著「朝聞道,夕死可也。」最高尚的人生境界,他孤獨一生!

做對的事情很容易,但要把「事情做對」就不是容易之事了!

改革要有氣度、有勇氣、有智慧且是順應潮流、時勢而走,但終其一生是孤獨的。

因為他必須學會,偏執、拘謹、認死理、不知好歹──一人怨眾人!

今讀經子史集無非記取古賢、前人之智慧,藉引經據典做作為一種引鏡。

商鞅在太史公的筆下貶多於褒,但商鞅其人、其事,在歷史洪流中,亦也留下一頁供後人爭論不休!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9669316&aid=2152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