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史記《黥布列傳》
2014/02/05 22:29:31瀏覽1440|回應1|推薦0

楚漢相爭之時,黥布是項羽手下最重要的一員大將,項羽把最重要的任務(諸如:坑殺秦降兵20多萬人、秘密殺害義帝等等)都交給黥布去執行,可見黥布在項羽心目中的份量。(楚兵常勝,功冠諸侯。諸侯兵皆以服屬楚者,以布數以少敗眾也。)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時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當刑而王。」及壯,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當刑而王,幾是乎?」人有聞者,共俳笑之。

英布是項羽的愛將,狠永善戰,冷酷無情,是冷血殺手。鉅鹿之戰後,項羽格外賞識英布,在諸將中對他另眼相看,惜才重用。

漢二年,齊王田榮畔楚,項王往擊齊,徵兵九江,九江王布稱病不往,遣將將數千人行。漢之敗楚彭城,布又稱病不佐楚。項王由此怨布,數使使者誚讓召布,布愈恐,不敢往。

田榮攻佔了齊、膠東、濟北三國,豎起反楚大旗。英布藉病不能遠行。俗話說,期待高,失望大,怨恨深。強君能將之間,一旦步調不合,往往留下深深的嫌猜。嫌猜是情緒不安的鬱結,酒宴間一句話可以化解,嫌猜也是編織的誤解,如果沒有坦承面對的釋懷,將會愈織愈深,愈猜愈疑,愈疑而愈不可解。

楚使者在,方急責英布發兵,舍傳舍。隨何直入,坐楚使者上坐,曰:「九江王已歸漢,楚何以得發兵?」布愕然。楚使者起。何因說布曰:「事已搆,可遂殺楚使者,無使歸,而疾走漢並力。」布曰:「如使者教,因起兵而擊之耳。」於是殺使者,因起兵而攻楚。楚使項聲、龍且攻淮南,項王留而攻下邑。數月,龍且擊淮南,破布軍。布欲引兵走漢,恐楚王殺之,故間行與何俱歸漢。

秦滅亡不過九年,劉邦再度統一中國。劉邦是天生的領袖人才,劉邦是一位很有視野、很能掌握整個視野格局關鍵的天才型政治家。「(劉邦)能夠取得天下,在於能善用他們的能力。」因為劉邦就功能別劃分與任用人才,充分顯示劉邦對組織的認知和理解。劉邦知道要扳倒項羽,只有將黥布爭取過來。劉邦派了隨何去執行這個任務,使黥布背楚歸漢,黥布的動向決定了劉邦與項羽的命運!

與布相望見,遙謂布曰:「何苦而反?」布曰:「欲為帝耳。」上怒駡之,遂大戰。布軍敗走,渡淮,數止戰,不利,與百餘人走江南。布故與番君婚,以故長沙哀王使人紿布,偽與亡,誘走越,故信而隨之番陽。番陽人殺布茲鄉民田舍,遂滅黥布。

黥布善於用兵,幾乎每戰必勝。有趣的是,黥布造反,劉邦親征黥布,黥布一遭遇到劉邦的軍隊,一下子就潰不成軍、一敗塗地!不管是為君或為臣,應以為效仿並虔誠地自處與自律,融入當下所處之「位」亦即大環境、大時代的「局勢」,否則將難相容於其所處的時代背景。黥布撇開和項羽的「君臣情分」投到劉邦麾下,兩人「階級情結」已焉產生錯位。黥布缺乏整合團隊的領導能力,謀反不成,走到身死國滅的下場!

劉邦登基之後言:「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晚清政治家郭崧燾《史記劄記》:「高祖所以駕馭之術,深入殼中而不知。」這已經證明帶兵和帶將是決然的不同的思維。

太史公曰:英布者,其先豈春秋所見楚滅英、六,皋陶之後哉?身被刑法,何其拔興之暴也!項氏之所阬殺人以千萬數,而布常為首虐。功冠諸侯,用此得王,亦不免於身為世大僇。禍之興自愛姬殖,妒媢生患,竟以滅國!

天運茫茫世代的興亡本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握,「敗軍之將,不可言勇;亡國之臣,不可言智。」是讀完《黥布列傳》對一位歷史人物所下的註解太史公對黥布的個人特質已清楚闡明再雄楚卒,頻破秦將。病為羽疑,歸受漢杖。」歷史告訴我們成王敗寇,歷史告訴我們明得失、知興替,這是讀《史記‧黥布列傳》給我的啟示!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9669316&aid=10971816

 回應文章

紀光
2014/02/14 11:51

謝謝富雄

希望先生發願將七十列傳,都逐一書寫成文。

以見馬遷之史學、史識、史心、史德。

並能為台灣迷茫的前景,留下一段史鑒。

如此也不負您一生對史學所付之的初衷。

先生以為如何?

19669316(19669316) 於 2014-02-21 13:42 回覆:
要將史記七十列傳逐一寫完心得,何其浩瀚矣!感謝您的鼓勵與勸勉。俾能朝此目標前進是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