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17 09:28:22瀏覽1010|回應10|推薦73 | |
洞山禪師在普願禪師座下悟道時,巧遇他剃度恩師雲巖禪師的忌日,因此就設齋上供。
有一學僧問:「禪師您於令師雲巖處,得到什麼開示?」
洞山:「雖在雲巖座下,卻不曾垂蒙指示。」
學僧深感疑惑:「既然不蒙指示,為何要設齋供奉?」
洞山說:「我怎敢違背恩師?」
學僧:「我不瞭解,您來南泉普願處悟道,何以替雲巖設齋?」
洞山平靜回答:「我不敬先師道法,只尊他不為我說破,憑這點就勝過父母。」
學僧:「禪師既為先師設齋,是肯定先師的禪風吧!」
洞山答:「半肯定半不肯定。」
學僧:「為什麼不全部肯定?」
洞山答:「如果全部肯定就辜負先師了。」
往往我們看禪句對話,一會兒說有,一會兒又說無,一會兒說半肯定,一會兒又說半不肯定,簡直捉弄人,真把觀文者給搞糊塗了。
實際不然,了解禪境甚深道理,即能體會真正禪學為何不立文字,因為真是「無法可講」。所謂「禪境」靠的是自心的體悟。如能對境界瞭解者即不會被句中對話給搞得一頭霧水,究竟是有亦無?如果觀看事理,心中就先入為主的拋出一個「境」來,那就落入嚴重的「法執」,而解不開禪境了。
洞山禪師因恩師雲巖一句話「不在別處,不在那時」,見水中之影才開悟。(請參閱筆者所寫不在別處,不在那時一文)他的悟道偈:「切忌隨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因為見水中的倒影,才了悟沒有一個真我的存在。
洞山說,「雖在雲巖座下,卻不曾垂蒙指示。」這句話不是指上師都沒有教他東西,而是萬法不離心,真正的禪者不在多言,老師教了,也只是得到老師的真傳,永遠無法生出自心的東西來。因此真正的行者,求「見性」往往只在老師「一點」上下工夫,老師不全說破,能意會者,一點即通。因此參禪者,只以意會,不以言立,不是不說,是無法可說,心領神會,自然妙境現前。
洞山之悟道,雖老師已圓寂,仍不忘師恩,因此在忌辰設齋致祭。這說明古人修法是「敬師如敬法」。洞山致祭恩師的原因是什麼?就是感謝當年恩師的「未說破」。因此洞山才有機會見水中影得以開悟。行者若全依賴善知識,則失去自己的本性;若全依靠自己,又缺乏指引方向,就如盲人摸象,容易以偏概全。如學藝之人,入木三分即得真髓,學得十分,亦不過成為另一位「分身」,永遠都是別人的影子,無法展現自我。
因此,洞山的「半肯定半不肯定」,是本文重點。洞山說:「如果全部肯定就辜負先師了。」好好體悟,話中有境,境中有禪。洞山如回答「全部肯定」就是執著於一個相境,把話鎖死,則無留話的餘地,無伸展的空間,此即智者。 《 《 《 《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