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聰明與智慧
2008/09/05 17:58:46瀏覽544|回應2|推薦18

人人都喜歡聰明,然而,聰明與智慧兩者截然不同。聰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一定聰明。我們說一個人聰明反被聰明誤,卻無人說智慧反被智慧誤。因為有智慧就不會被惡境所縛。經云:「有智者少,無智者多」,世上真正要找到一個大智慧者確實不易。

 

那麼誰才有大智慧?當然是已成正覺的佛菩薩。因此,為了區別佛菩薩與凡夫智慧的不同,佛經中常以「般若」二字來與凡夫的智慧做區別,般若是指大智慧而言,只有諸佛菩薩的智慧能到究竟,凡夫的智慧是無法達到般若的境界。

 

因為諸佛已了脫生死,能知過去、現在、未來之一切宇宙現象,因此佛陀的般若智不是我輩凡夫所能明白透徹。

 

所謂:「一心方便正慧力」,是指我們當下這一念心,是最重要的。如果想達到「一心不亂」就要靠你的定慧,這個定慧就是般若智慧。佛經云:「善開方便門,安住大乘心」,一心即指大乘心,佛所說的一切慧都是指「正慧」而言。

 

慧有分「正慧」及「邪慧」。有人很聰明,但不明白做人處事的道理,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就是邪慧。正慧可以反照自心,破除黑暗,洗淨無明煩惱,這就是一種力量,一種反觀自照這念心的力量。邪慧無法觀照自心,因此邪慧之人容易走火入魔猶尚不知。

 

因此,諸佛菩薩要成就正覺須修六度行門之菩薩法,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在六度法門中,修行般若是非常重要的課程。

 

智論云:「般若定實相,智慧淺薄,不可稱之」。

 

般若分三種:

 

一、實相般若:即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

 

二、觀照般若:即觀察的智慧,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

 

三、文字般若:即指章句經卷、佛所說的一切教言。

 

佛門中以文殊師利菩薩為智慧之代表,稱大智文殊。佛陀十大弟子中亦以舍利弗之「智慧第一」為代表。

 

智慧的人能分辨出是非善惡,聰明的人不一定能分辨得出來。

 

有智慧你凡事就能看得更遠、更明白,你的人生會更豁達。

 

釋迦牟尼佛曾教導弟子欲求智慧當念《心經》,因為《心經》是般若智的代表。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各位您想要免費就能得到大智慧嗎?請念《心經》,這是一本開智慧的經典。

 

水羚已把祕密告訴你了。

 

  

  

Photobucket

  

  

Glitter Graphics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576860912&aid=2192617

 回應文章

平安書苑《Godnews》果願.溥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櫳嘛由彼走出來
2008/11/24 19:56

一念之間

迷悟之差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22-03-01 21:43 回覆:

謝謝平安書苑來訪

祝您吉祥如意 法海成就

Roses - Glittering Like star


老查居士新書4-明月依然在心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問安
2008/09/06 00:19

水羚吉祥

不是恭維

是真的佩服妳的佛學造詣

心經 早期我讀斌宗法師的註解

很受用  是在鹿谷淨律寺請的

又是假日

祝愉快

阿彌陀佛

水 羚(1576860912) 於 2022-03-01 21:40 回覆:

謝謝查大師來訪

祝您健康平安

Sparkling Pink Ro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