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很久沒有使用世間錢了
2008/08/28 10:53:38瀏覽335|回應0|推薦7

  

                


公園中立了一塊告示牌,寫著:「嚴禁攀折花木,踐踏草皮,違者罰三千元。軍人及小孩憑軍人證或學生證半價優待,十五人以上團體可以打八折。」    

  

*****************************************

  

釋迦牟尼佛剛成道時欲渡江,船夫老朽向祂索五分錢,佛陀:「我已經很久沒有使用世間錢了。」

 

老朽不悅:「我不管你有沒有錢,不給錢就別想過江!」

 

此時佛陀見天上有一群大雁飛過江面,對老朽說:「大雁過江不必繳半毛錢,為什麼人過江就要付費?乾脆自己用飛得比較快。」於是佛陀就在老朽面前施展神通飛過了對岸,老朽見狀後悔不已:「那是什麼神?早知我渡祂過岸,還能得個功德啊!」 

 

佛陀弟子大迦葉尊者認為窮人因為上輩子沒有修福報這世才會窮,為了給窮人有修福報的機會就專門找窮人佈施;而另一位弟子須菩提尊者認為窮人自己都養不活了,那裡還有錢佈施?而有錢的人找他佈施,卻是九牛一毛之事,所以應該找富人佈施。

 

這件事被佛陀知道了,就斥責兩位做事不平均,佛陀認為世上無論貧與富都有修福報的權利,並且是發自內心去做的事,誰也不能勉強。  

 

《雜阿含經》云:佛陀時代波斯匿王一次問佛:「世尊,請問我應該佈施給誰?」

 

佛陀:「你喜歡佈施給誰,就佈施給誰。」

 

波斯匿王又問:「那請問佈施給誰才會獲得大福報嗎?」

 

佛陀:「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若能以殷勤恭敬的心行佈施,就能得大善果。」    

 

世間人都愛財,但是懂得讓它發光,才能創造錢的價值,謹守不放的人,就成了錢奴隸。因此佛說偈語:「若為利故施,此利必當得;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因此聰明的人,應當懂得如何將錢發揮最大的效用,如此錢才有它的價值性,否則只是一堆廢紙罷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576860912&aid=216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