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智者樂水 仁者樂山
2024/08/17 20:59:23瀏覽362|回應0|推薦0

   《論語雍也篇》「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道出了智者與仁者不同的本質與追求。環境和教育塑造了人們的喜好與體質,智者如水般隨環境變化而治於世,不受既有價值的束縛,因此能夠享受生活的快樂;而仁者則專注於內心的修養,心胸寬廣,如山般沉穩堅定,不為世俗所困擾,因此能夠享有長壽。

    學生時期喜歡海,心情愉快時,總喜歡和朋友結伴去海邊踏浪嬉戲,直到夕陽沉入海面,染紅了天際,才在海風中不捨地踏上歸途。而當心情低落時,我更喜歡獨自一人去到海邊,靜靜地聆聽海的聲音。看著潮起潮落、浪花翻捲又破碎,我的憂愁似乎也隨著海浪一同被沖散、擊碎。

    隨著步入職場,在忙碌的工作之餘,愈發渴望內心的安靜沉澱,遠離喧囂和人群。曾經的呼朋引伴已不再吸引我,取而代之的是對那佇立不移的石頭、樹木與山巒的喜愛。週末時,登山成為我放鬆身心、調養精神的最佳方式,透過與自然的交流,重新找回內在的力量。

    人的喜好會隨時間而改變,當喜好逐漸成為習慣後,便會形成體質。人只有按照體質來生活,才會感到自在,就如喜歡海的人會更常親近海,喜歡山者更享受翻越山嶺的樂趣;而不喜歡出門的人則認為宅在家才是最愜意的選擇。

    然而,人不能只考慮為肉體自在而活,肉體百年與靈魂永恆相比顯得極其短暫,若僅為了滿足肉體而享盡榮華富貴,等到年老力衰時,所經歷過的一切幸福也不復記憶,有形質的一切終將歸於塵土。所以神才透過所羅門留下箴言說「在那之前就尋找並相信我耶和華吧!」傳12:1〉你趁着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

<西奈山(又稱摩西山)>,位於埃及,出自Wikimedia Commons, 公有領域

    看聖經會發現那些君王或大人物都跟山有著深刻的淵源。神常將大人物比喻成大山,讓他們在山上與神親近並度過修道生活,之後派遣他們成為使命者對世人傳達神的話語,教導人如何修造自己的靈魂體,以達成神創造每個人的目的,並以肉身行義為靈魂去到永恆神的國度做預備。

    神在西奈山向摩西顯現,賜下十誡及其他規範條例,並讓摩西刻在石板上,一字一句地仔細教導以色列百姓,讓他們心智成長,度過異於獸類、身而為人的生活,認識並親近全知全能的神。〈出19:20〉耶和華降臨在西奈山頂上,耶和華召摩西上山頂,摩西就上去。

本祖爾(Benczúr)<基督在橄欖山>(1919年),現藏於匈牙利國家美術館,布達佩斯,出自Wikimedia Commons, 公有領域

    到了新約,神透過耶穌在橄欖山上召聚群眾,傳達比舊約更高層次的教導。神以真理培育人心,使其成長,超越了以僕人身份侍奉神之漫長舊約,進而實現了人與神之間更親密的父子關係。神總是定位在高處,降臨在山上。在安靜遠離塵囂的山中,隱密地栽培能與神相通的使命者,使其具備如山般寬廣與雄壯的格局,也透過自然環境鍛鍊其心志,體悟並領受全知全能神的話語而傳遞給眾人。〈太5:1-2〉耶穌看見這許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門徒到他跟前來,他就開口教訓他們。

    無論智者或仁者,人各有所好。然而,習慣的形成對於人生至關重要。良好習慣的培養需要反覆實踐數十次甚至數百次;而不良習慣只需幾次便能迅速形成。那些在錯誤的方向上養成習慣的人,會一直按照這些習慣生活,就像習慣了晝伏夜出的貓頭鷹,無法適應陽光下的作息節奏。為了度過永恆且有意義的人生,學習神的話語,養成行義的習慣及體質吧!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29121032020&aid=180924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