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善與惡的距離~該隱和亞伯
2024/06/14 17:33:32瀏覽301|回應0|推薦1

丁托列托(Tintoretto)<該隱和亞伯>1550~1553:現藏於威尼斯學院美術館,出自Wikimedia Commons, 公有領域

    科學研究顯示,數百萬年前就有人類出現的證據。然而,根據聖經記載,從亞當和夏娃開始計算,人類的歷史僅有約6000年。這種時間上的差異使得許多人和基督徒感到困惑。現今一般認為,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500年之兩河流域間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即使自稱擁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文明,至今也僅有約5000年。這些早期文明的出現時間與現代科學對人類起源的認識之間也存在顯著差距。

    聖經是神的話語,或許從經文字裡行間的細節可以解開這個困惑。聖經《創世紀》記載,亞當和夏娃被趕出伊甸園後,生了兩個兒子,哥哥該隱和弟弟亞伯。亞伯是牧羊的,該隱則是種地的。有一天,他們向神獻祭,該隱獻上地裡的出產,亞伯則獻上頭生的羊和脂油。然而,神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卻不看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因此大發怒火,臉色大變。因為他無法抑制內心的猜忌、嫉妒、憤怒和血氣,最終在田間殺了自己的弟弟亞伯。

<創4:1-2>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懷孕,生了該隱,便說:「耶和華使我得了一個男子。」又生了該隱的兄弟亞伯。亞伯是牧羊的;該隱是種地的。

4:3-6有一日,該隱拿地裏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 只是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該隱就大大地發怒,變了臉色。

<創4:8>該隱與他兄弟亞伯說話;二人正在田間。該隱起來打他兄弟亞伯,把他殺了。

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繪<該隱殺死亞伯>1608:現藏於倫敦大學科陶德藝術學院,出自Wikimedia Commons, 公有領域

 該隱殺了亞伯後,神問該隱:「亞伯在哪裡?」,並斥責他說:「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裡向我哀告。你必從這地受咒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該隱回答說:「我的刑罰太重,過於我所能承擔的。我必流離飄蕩在地上,凡遇見我的必殺我。」於是神給該隱立一個記號並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免得人遇見他就殺他。

<創4:15>耶和華對他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耶和華就給該隱立一個記號,免得人遇見他就殺他。

    如果亞當和夏娃是人類的始祖,他們的兒子該隱殺了兄弟亞伯後,剩下的就只有亞當、夏娃和該隱。然而,神給該隱立下記號並非是對亞當和夏娃說「不要殺你的兒子該隱」,而是針對當時除了亞當、夏娃及他們的子女該隱、亞伯之外的其他人說的。應該是在六千年前,亞當和夏娃之外還有其他人存在,因此神才特別給該隱立下記號,以保護他不被這些其他人所殺。

    故事到此,就可以知道亞當和夏娃不是人類的祖先。但為何亞當是聖經出現的第一個有名字的人呢?聖經記載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亞當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呢? 《創世紀》2:7:「耶和華 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這段經文前句「神用地上塵土造人」指的是造人的肉體,如同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時,神對亞當說:「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塵土是指肉體(《創世紀》3:19)。其次「將生氣吹在亞當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表示神開啟了亞當的靈性,因為神是按著自己的形象造人,而神是靈(《創世紀》1:26)。由此可知,亞當雖不是第一個人類,但他是信仰上的祖先。自此,神能以靈與亞當溝通及對話,展開了宗教歷史及神的旨意。幾乎在同一時期,人類的文明也隨之開始。

<創3:19> 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

<創1:26>神說:「我們要照着我們的形像、按着我們的樣式造人」

    在《創世紀》4:15,神說:「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該隱明明殺了亞伯,為什麼神反而保護該隱,並且禁止他人奪走該隱的性命呢?行善和行義的人可能會失望地認為:「神是公義的,惡人明明傷害義人,神為什麼不審判惡人的肉體,還讓他們繼續存在呢?」    

   《創世紀》4:11-14中,從神與該隱的對話可知該隱因殺害弟弟而受到的懲罰。神告訴該隱,由於他犯下了這一罪行,土地將不再為他效力,他必將流離飄蕩在地上。為了讓該隱在肉體上承受其行為的後果,神禁止其他人殺死該隱。這意味著,因該隱剝奪了他人的生命,神對他宣判了無期徒刑,讓他一生都要承受痛苦。然而,儘管亞伯的肉體死亡,他的靈魂卻去到天上的永恒國度,與神一起。

 <創4:11-14> 耶和華說:「你做了甚麼事呢?你兄弟的血有聲音從地裏向我哀告。 地開了口,從你手裏接受你兄弟的血。現在你必從這地受咒詛。你種地,地不再給你效力;你必流離飄蕩在地上。」該隱對耶和華說:「我的刑罰太重,過於我所能當的。你如今趕逐我離開這地,以致不見你面;我必流離飄蕩在地上,凡遇見我的必殺我。」

柯羅蒙(Fernand Cormon)繪<該隱在耶和華咒詛前的飄蕩>1880年:現藏於巴黎奧塞美術館出自Wikimedia Commons, 公有領域

    巴黎的奧塞美術館收藏著一幅極具震撼力的畫作,描繪了該隱在殺死兄弟亞伯後,飄蕩流亡於世的景象。畫中的該隱已變成骨瘦如柴、白髮蒼蒼的老人,他駝著背,彎著腰,艱難地領著家人在沙漠中蹣跚前行。畫中無論男女老少,他們的臉上都流露出一種深沉的麻木與絕望,彷彿找不到方向,只能在無盡的荒漠中漫無目的地漂泊。整幅畫面瀰漫著荒涼和虛無,充滿了孤寂與無助,看不到盡頭。

    如同創世紀》4:7耶和華對該隱說:「你為甚麼發怒呢?你為甚麼變了臉色呢?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在人生的旅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令人憤怒、挫折、誘惑、痛苦及冤屈的事情。僅憑自己的能力和想法,往往很難戰勝世上惡的試探和罪的轄制。為了避免陷入惡的漩渦,不讓罪主宰我們的行為,唯有以神的真理為我們腳前的燈和路上的光,照亮黑暗並引導我們走上善和義的道路。因此,關鍵並不在於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而在於我們與善的距離有多近。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29121032020&aid=18071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