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7/05 23:00:30瀏覽814|回應0|推薦1 | |
聖彼得廣場 在全世界最小的國家中,有一座全世界最大的教堂,那就是位於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位於義大利羅馬城內,是一個由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聖座」直接統治的城邦國,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聖彼得大教堂」是梵蒂岡最主要的建築物,其大殿的圓頂是羅馬天際線的主要標誌。
聖彼得大殿正門
聖彼得大教堂呈十字形,大殿象徵耶穌的身體,左右兩側壯觀的列柱象徵耶穌的雙臂,環抱世人。殿中的祭壇下面是耶穌首席弟子彼得的安葬之處,儘管新約聖經沒有提到彼得曾到過羅馬,但天主教傳統普遍認為,耶穌被釘十字架後,彼得建立教會,任職34年後前往羅馬,並於公元64年與使徒保羅一起殉道。因他認為自己不配像耶穌一樣死去,要求官府將他倒掛十字架而死,也應證了〈約翰福音21:18〉耶穌對他說:「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
François Malan拍攝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及廣場> (2005):出自Wikimedia Commons,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Vatican_StPeter_Square.jpg
大殿正門外台階的左右兩側,分別有拿著天國鑰匙的彼得和持劍的保羅雕像。廣場中央的方尖碑被視為彼得殉道的“見證人”,因為彼得當年被釘十字架的地點就在尼祿馬車競技場的古埃及方尖碑附近,而這座方尖碑如今矗立在聖彼得廣場。
彼得雕像(出自Wikimedia Commons) 保羅雕像(出自Wikimedia Commons)
廣場方尖碑
目前的聖彼得大教堂於1506年-1626年,在4世紀的舊聖殿基礎上重建。教堂內保存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藝術家的壁畫與雕刻,不論教堂內外都是珍貴的歷史寶藏,如米開朗基羅的成名作《聖殤》,描繪了聖母瑪利亞懷抱被釘死的基督,悲痛欲絕的情景。聖母胸前衣帶上刻有米開朗基羅的名字,這是他唯一署名的作品。教堂穹頂正下方是由貝尼尼設計的祭壇華蓋,正好位於聖徒彼得墓地的上方,其後方的主聖壇中央是彼得宣教的座椅。在圓頂東北處,有一座手握天堂鑰匙的「聖彼得登基」雕像。由於朝聖信徒的親吻和撫摸,雕像的右腳大部分已經磨損。
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聖殤》
貝尼尼的《祭壇華蓋》(整修中)
手拿天國鑰匙的聖彼得青銅雕像
米開朗基羅為聖彼得大教堂設計的圓頂,對西方基督教堂的建築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圓頂由單一外殼構成,底部被連續的柱廊環繞,頂部是一個天窗燈籠,上面裝飾有一顆球和十字架。參觀聖彼得大教堂是免費的,但如果想仔細欣賞圓頂及整個教堂和廣場,可購買登頂票,爬上551階到達觀景台;或選擇先搭一段電梯,再爬320階登頂。從圓頂上眺望聖彼得廣場、梵蒂岡和羅馬城,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圓頂
穹頂觀景天台
彼得與耶穌間超越弟兄、師徒之靈魂深處的愛令人動容。他原是一位在加利利海邊捕魚的漁夫,在遇見耶穌後,儘管當時已有妻兒,仍毅然決然地撇下所有而跟隨耶穌。與耶穌一起生活的短短三年間,他親眼見證耶穌替人醫病、趕鬼及行大能,並傳講神的話語,當眾人紛紛猜測耶穌是施洗約翰、以利亞或先知時,彼得認出了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當耶穌傳講與舊約不同的新時代話語而被逼迫為異端,許多門徒離開不再與耶穌同行時,彼得對耶穌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6:68)」。然而,在耶穌被捕時,他因人性的恐懼三次不認耶穌,直到雞鳴時,想起耶穌曾對他說:「雞叫兩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可14:72)」,而痛哭悔悟。
當耶穌被釘死十字架後,彼得陷入深深的絕望,萬念俱灰下重操舊業。幾個門徒出海捕魚,一無所獲時,復活的耶穌向他們顯現,當約翰認出「是主」,彼得赤身聽見,立刻穿上外衣跳進海裡,不想讓耶穌知道自己重回漁夫生涯,辜負了主的期望。隨後耶穌三次問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你愛我嗎?」,彼得回答:「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出內心最後的掛念:「你餵養我的小羊。」「你牧養我的羊。(約21:15-17)」。
耶穌復活升天後,彼得將耶穌最後的願望謹記在心。他代替耶穌的肉體,繼續以耶穌教導他的話語去牧養並拯救世上的眾多生命,成就了新約天主教與基督教的歷史,讓神的話語開枝散葉,結出豐盛的生命果實。彼得以行動實踐了他對耶穌深刻的愛,這份愛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