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梵諦岡博物館~拉斐爾《雅典學院》
2024/06/03 11:35:33瀏覽476|回應0|推薦0

作者拉斐爾:雅典學院

    梵諦岡博物館內有一間名為「簽字廳」的房間,是教宗簽署重要文件和舉行會議的場所,被視為極為神聖的地方。這個房間的四面牆壁上有四幅溼壁畫,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畫家拉斐爾於1509~1510年繪製,包含《神學》、《詩學》、《哲學》和《法學》四幅,其中最著名的《哲學》-<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被認為是象徵文藝復興的精神,為大師代表作之一。

梵諦岡博物館簽字大廳牆上的濕壁畫(右邊是<雅典學院>)出自: Wikimedia Commons, 公有領域

雅典學院》壁畫高4.8米、寬7.7米,在不太寬敞的簽字廳中顯得尤為巨大。拉斐爾將不同時空的古希臘羅馬及當代義大利的五十多位哲學家、藝術家和科學家聚集一堂,並通過每個人的思想特點來凸顯他們的形象,使觀者能輕易認出他們。大師運用他擅長的空間透視法,在二維平面上呈現三度空間的景深,讓視覺焦點集中在畫面中心的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這兩位西方哲學的奠基者。整個壁畫洋溢著濃厚的學術研究和自由辯論的氛圍,左右兩側展開了一場古希臘思想的唯心與唯物之爭。

           

                              左邊柏拉圖                                                                                            右邊亞里斯多德

    柏拉圖右手指向天,象徵他認為在現實世界之外存在一個更高的真實世界,這個世界充滿了純粹、永恆不變的「理念」或「形式」,是所有具體事物的原型;亞里斯多德則右手掌心向地,體現出他重視實體的思想核心,認為知識來自經驗和觀察,是實踐主義者。柏拉圖右側的人物是他的哲學理論的代表者,亞里士多德左側的人物則是亞里士多德理論的擁護者

<雅典學院>中熟悉的人物:出自Wikimedia Commons公有領域

    圖中有許多我們熟知的人物,左下方可以看見一位看書的禿頂老人正在書上寫字,此人正是發現數學直角三角形定理的畢達哥拉斯(1),順時針往上,可以看到一位雙手交叉於胸前、金髮藍色上衣者,即亞歷山大大帝(2),蘇格拉底則轉身與旁人爭辯(3)。接著是柏拉圖(4),拉斐爾以達文西的臉繪製其形象;而亞里斯多德(5)的臉則以米開朗基羅為原型,以表達對兩位大師的尊敬。圖右下方有一位彎著身體、手拿圓規在地上畫幾何圖形的人,這是歐幾里德(6);旁邊手拿地球儀的是天文學家托勒密(7)。在最靠近右邊不起眼的角落裡,還藏著拉斐爾自畫像的驚喜(8)。這些人物或聚集侃侃而談,或獨自思考,或站、或坐、或走動,各有各的形象。拉斐爾以主次前後有序、生動且活潑地繪製了這氣勢磅礡的場景,精細刻畫每位哲人的姿態神情,使整個布局在變化中達到和諧一致。

<拉斐爾自畫像>:出自Wikimedia Commons,公有領域

    哲學的核心在於探索人生和人類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德國哲學家亞斯培(Karl Jaspers指出「四大聖哲」,包括釋迦牟尼、蘇格拉底、孔子和耶穌,他們獨立地在世界各地提出深刻的哲學和宗教思想,極大地影響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雖然他們的教誨超越了時空的限制,至今仍然啟發著無數後人,也常被後人稱為「人生導師」。然而,釋迦牟尼、蘇格拉底和孔子的思想強調不同的宗教、哲學及教育價值觀,但耶穌則教導神的愛及靈魂的救贖。

         耶穌與其他三位聖哲不同,他不僅僅教導人生方向和解決生命問題,更重要的是讓人認識創造宇宙萬物的神。因為神是靈,人無法用肉眼或耳朵直接看到或聽到,所以神藉著有肉體的耶穌向我們顯現,讓人看到耶穌就如同見到神。耶穌醫病、趕鬼、傳講神的話語,展現了神的愛和作為,讓人們實際感受到神的存在、體會神的內心,並脫離罪的綑綁,得以活在真理中而得到自由。    

   舊約中預言「會有一位像摩西的人過來」<申18:15>實際上到了新約時,耶穌便說:「摩西說的人就是我耶穌<約5:46>

<申18:15>:耶和華-的神要從們弟兄中間給興起一位先知,像我,們要聽從他。

<約5:46>:們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書上有指着我寫的話。

神在舊約透過摩西的肉體,傳達神的話語及<十誡>;新約則藉由有肉體的耶穌,清楚地教導<肉體世界>和<靈的世界>耶穌解開世上哲學家、老師們都無法解開的關於天與地的奧秘;他傳講真理,救援人的靈魂,使人免於走向地獄。舊約的預言在新約成就,新約的預言在完成神與人約定的新時代達成,時間不斷流逝,神的歷史也持續展開。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29121032020&aid=18067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