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五章 結語《110》
2011/01/21 09:39:46瀏覽219|回應0|推薦0

  ●    腎在人身上像陰陽魚似的,屬水可以藏神,意念住在這處,心腎自可相交。

  ●    錢維三問:我學道以後,別的病都好了,怎麼只是肚子裏的病塊子沒好呢?先生道:誰管它好不好。你好了,它也就好了唄!(不要忘了病是長在人身上,人的心性轉化了,病自然好;否則,只注意病,而忘了人。病根難除。)

  ●    不能自立的,不能自定,被人惹的生氣了就是寒,被事引的高興了就是火。

    人是三界生的,胡黃白柳是兩界生的,它本來不能迷人,然而因啥能迷人呢?只因人都用私心作人,就失去一界,動性又失去一界,失去兩界而只剩一界,所以被兩界的物所欺。

   

  ● 我的族兄樹德,一個內人,六個兒子,四個女孩,兩個媳婦。無論哪一個人進屋來。他必要大罵一氣。兒子們因為他罵常了,聽著也就付之一笑。我對族兄說,你好比久困烏江的項羽,大嫂好像是韓信,子女們好像是敵兵,你天天罵他們,他們只是一笑,你的病可要日增一日,常了非死在陣裏不可。後來真的氣死了。

                     

  性理療病法,其愈病之神速,效果之顯著,不可思議,只要證明它是客觀存在的,就應加以研究。只有尊重事實,才能尊重科學,它的核心問題乃是對人的潛力的發掘,因為性理療病已初步揭示一些令人難以想像的人體潛在能力。從性理療病的許多病例中,使我們意識到,醫學發展得再高明技術再精良,如果人的心性問題(精神因素)不解決,也不可能徹底解決人的疾病與健康問題。樂觀、開朗、心胸豁達、常樂無憂,可以使人少生疾病,健康長壽的道理,是人所共知的,但關鍵問題是怎樣能做到樂觀、開朗、心胸開闊,常樂無憂呢?先生在他所講的「性命之學」裏,重點解釋了這個問題。

  探索什麼樣的精神因素(心理與性格),會導致肌體患什麼樣的疾病,是現代「心身醫學」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西方古代的醫學開山鼻祖希波克拉底說:『知道患有某種疾病的人是什麼樣的人,比知道某人所患的是什麼病重要的多。』這即是強調整體治療和精神因素在醫療中的重要意義。五行性是鳳儀先生在十九世紀末期提出的精神哲理,其中主要部分就說明了什麼樣的氣稟性易患什麼病。如國外現代心身醫學發現的「A型行為」特徵的人,其性格是競爭性強,求成心切,雄心勃勃,急燥缺乏耐心,不安定,過分警覺,講話滔滔不絕,面部肌肉緊張,有一種時間緊迫感,經常處於責任心驅使之下,其高血壓、冠心病的患病率是與A型行為相反的「B型行為」(比較鬆散、穩妥、循序漸進、有耐心,動作不急不慢)性格的人的二倍。這種A型性格的人在五行性中是屬於木火性,故易患心臟疾病(屬火)和頭迷眼花、四肢麻木、中風(屬木)等疾病。所以鳳儀先生主張變化人的氣質與性格是防治疾病的根本。

  千百年來,病人請醫生治病,多為被動的,醫生開什麼藥方,病人便服什麼藥;醫生扎針和手術,病人便接受扎針和手術,這是完全被動的,病人本身是使不上勁的。性理療病是完全發揮病人的主動能力的,轉被動為主動,通過自我調節,使心理與生理重新得到平衡,從而愈病。有的頓愈,有的漸愈,這不能不說在人類醫療手段上是一種高超的療法,是人類未來的最理想的醫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性理療病,雖然治癒了一些沉屙痼疾,然而不是萬能的,傳染病、外傷、外感等病和各種急症以及根本不相信精神治療的人,還必須到醫院及時治療。當然,作為一位性理療病的醫者,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他必須有高尚的醫德,在病人的心目中,有一定的威信,如病人根本就不俱備信心,乃是不可能奏效的。

  「心中的鬱悶,精神上的痛苦,埋藏在心底的恨怨,一觸即發的憤怒,讓它發洩出來,比自我封閉要好得多。」這種說法,不一定全對,須要具體地分析。屬於土水性人,不好講話,痛苦藏於內心不表露,常常使內外相交的精神通道被封閉。這恰似一個急需氧氣的病人,被切斷了供氧系統一樣,是很危險的。這樣性格的人,急需將埋在心底的苦悶發洩出來,接受他人的開導與勸說,是非常有益的。但脾氣暴躁的木火性人,氣火發洩出來,雖然自己的心裏痛快了,可是必要傷及別人,特別是對領導人和長輩,發脾氣之後,必要後悔,反易加重了精神負擔。因此,鳳儀先生提出了「化性」之說,突出一個「化」字,不僅能包容,而且能溶化,在心靈裏不殘留煩惱恨怨的餘痕。這樣,不僅能防治疾病,而且能保持人我關係的和善。當然想做到這一點,必須豁達、寬宏、不斤斤計較小事,不苛求於人。這樣,就可以使自己的上下左右,以至家庭,都會有一種比較和諧親密的氣氛。這種高尚的修養,來自高尚的情操;宏偉的抱負和超人的毅力,來自明確而遠大的生活目的。所以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必須學會鍛煉自己的心靈,化除陰濁氣質。否則,服用再好的藥物,病體恢復的再好,經一場暴怒便毀於一旦。因此要鍛煉到不論周圍發生任何劇烈的變化,個人也能保持其內在情緒的穩定,就像外界溫度可以有很大的差別,但人的體溫卻總保持37℃左右。因而能適應各種坎坷,順利地度過逆境,這乃是做到健康長壽的關鍵。

  陰氣陽氣之說,是性理療病中的樞紐。恨怨惱怒煩多了,則陰氣必盛,陰氣盛則身體必病。撥陰取陽,疾病自愈。陽氣足了,身體自能健康。俗話說:「一正降百邪」,確有道理。這裏所說的氣,非呼吸之氣。中土醫學認為「氣」是流通在體內的維持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它受情緒和心理的影響。惡劣情緒對陽氣的破壞作用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性理療病法是依靠資訊的作用而確定治療方案的,其中包含著深刻的哲理。國外報導可以根據人的一根頭髮,一片指甲以及人的掌紋,測定該人的某些生理、病理狀態。中土針灸學,耳朵上的穴位可反映相應臟腑的病變,正如「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那麼五行性理是可以從人的面色、聲音、體態察知其五行性的生克順逆,從而探測臟腑肢體的病變的,這是當然有道理的。

  鳳儀先生所講的五行性理貴在「變化」二字。氣稟性變化了,他的身體與境遇自可隨之變化。它是與宿命論者所講的「命運固定說」相對立的。氣質與性格完全可以變化,所以自己便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自古以來,人們習慣於被動治療,病人只是等待醫者施治,自己無能為力。其實,性理療病法一旦被人們所掌握和運用,其威力確是無窮的。如能有效地運用五行性理,不僅可以節省許多醫藥,同時,也為人們防治疾病、保障健康開闢了新的途徑。不論在醫學上或哲學上,尤其在個人的道德修養上,它都有特殊的重要意義。它可以使人們心身兩方、面都得到改造,促進人生幸福與精神境界的提高。它強調健康的精神與健康的身體的統一性,把個人的思想意識、性格品德的修養和人的健康長壽,緊緊的連在一起了。如果每個家庭都明白和運用五行性理,可防止許多疾病和苦惱,必然為生活和工作帶來巨大的活力。設想,這種性理之學如能滲透到老年人安養的場所裏去,使老人們能有機會常常結合自己的心身,研究五行性理,不僅可以祛病延年,並能夠使老人們的精神境界與生活情趣別有天地。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932077917&aid=48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