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四章 四大界活用《82》
2010/11/16 10:59:46瀏覽165|回應0|推薦0

 

五、用志與用意

  為人處世,有時要用志,有時要用意,不可執著一偏。先生說:『志是自己用的,並不是對人家也用志,用志待人太冷,所以必得用意。』自己持身必須用志,志是長的,是不動搖的。某人問怎樣用志?先生答道:『志就是得定住,必得先知道人家的好處,然後再盡力地行自己的道,人家佩服了,這就叫用志。志是按步前進。達到最終目的為止。』

  老子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學道不可好高騖遠,必須腳踏實地,由近及遠,由淺入深,步步不落空,從完善人格做起,方可有成。鳳儀先生說:『志是要從近處起,誰和我接近,我先悟誰的道,把他的言行托起來叫他佩服了為止。若能使一人二人服我,推而至於百千萬人也都服我,不但在一處使人佩服我,到處處都能使人佩服,這就是志。』

  同樣學道,但學的方法與原則不同,所以成果就不同。用心學道的,是抱個急功近利的心理,注意形象,這樣,只能學一樣得一樣,因他『為我』的觀念很強。用意學道,處處知足,從名利物欲、貪得無厭的現實中退回來,這樣,他就已經近於道了,所以可少走許多彎路。用志學道的人是能放下一切,什麼『好兒』、『高』、面子、名、利、吃虧、便宜、情愛、牽掛、恩怨等等,統統放下,一心向道,這樣,當下就是道了。正如先生所說:『用志當人,雖不做德,而自有德,不修福而自有福。』又說:『你們學道都是用「心」去學。用「心」學道,是學一得一,用意學道是學一得三,用志學道是學一得萬。你們沒用志學。所以不見進步。』

  常人,對父母子女、親人近人親近,不是親人近人就疏遠。志界人是無遠無近,大持平等的。鳳儀先生說:『近人近了是心,遠人近了是意,神是近人選、遠人近。佛是一切都遠,遠而不遠。』

  用志當人,從不苛求他人,看見人家有不對,他發出憐憫心,絕無恨怨;用意當人,以讓為主,從不與人爭較,能大義包涵。所以先生說:『用志當人就沒有對頭,用意當人就與人無爭。』

  用志的人不自欺,遇到權貴之人,絕不卑躬屈膝,因為他深知自己的心志與人格比他高得多呢,對愚人不僅不瞧不起,並能加倍愛護,設法把他托起來,認為這是自己的本分。所以先生說:『遇高人要比他高不點。遇矮人要比他矮不點。遇著愚人。我必要矮在愚人以下。這叫能屈;遇著高明人。心志更要超出高人以上,不被他欺住,就是能伸。』

  人在受到挫折逆境或大屈大辱之時,必須用志,要以號志為根,『志是擎天柱』。先生說:『志為根,你打我,我就立志去挨,你罵我,我就安坐靜受,你打罵完了,唉!我也完了。你打煩了我,罵煩了我,算你能耐。這樣做,還能動嗎。』這種高尚的忍辱精神,是何等的超脫

  朱循天問:『你老說媳婦意為根,那麼媳婦有沒有志界的呢』?先生道:『有。不過她心裏有志,也得要以意為根,著受屈打,內心就該以志為主了。』

  先生遇到逆事是怎樣用志的呢?他曾說道:『人們遇逆事,就要不高興了,我遇逆事就不然了,我的兩隻眼睛。雖然瞪著瞅對方的人,而我的意已經沉入地裏去了,逆事又怎能搖動了我呢!』

  朱循天問:『我怎麼有時就沉沉不樂呢?』先生答道:『你還是在好歹中,被好歹播弄,好就樂,歹就沉。好就樂是意界,歹還樂,才算是志,這樣,才不被好歹播弄,好為陽,歹為陰,像松柏能長青,正因它不被陰陽播弄,鮮花有盛有衰,就是被陰陽播弄。』

  『用心好像是用鍋烽餅。火稍大就焦了;用意像用籠屜蒸餑餑似的,氣雖然大,餑餑也壞不了』。此乃先生對心與意的區別做了極為恰當的比喻。用心的人,對人對事,總是斤斤計較,吹毛求疵,放心不下。心本屬火,稍一過分,便要傷害他人的感情。而意界是胸襟開闊,豁達大度,雖然過分,但仍不失太和之氣,所以對人有益無害。

  鳳儀先生說:『稟性化了就是意。我們化世,輕則用意,重則用志,用志是萬世罪孽一筆勾銷。但是來魔時,你可得定住,稍動,就是地獄種子。有地獄種子,則所有諸法亦立受影響。』孟子說:『志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此乃『用志』的巨大效用。志誠,不僅可以感動人,且可感動天。在此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來魔時,絕不可動心動性,稍有一動,便是陰氣發作。凡是魔均屬陰,陰與陰相接,冤怨相循,便無有已時,多麼可怕。用志是無怨無悔,無求無我,屬純陽之氣,故可消無數罪業。

  先生生平,自始至終都是以『用志』為主線:青少年時代,為人傭工,盡職盡責,得到眾人的敬服;迎養祖父時雖屢遭刁難,並未退志;三十五歲時,無權無位,卻誓死救楊柏;手中無分文,為了解救眾人的困難,敢於接辦善德當;為了救廣大女子出苦,創興女子義學;為了考察民俗,尋覓知音,乞討訪道;為了千秋萬代做打算,立志翻轉世界,重立人根;臨終前,又力主下達農村,深入底層,等等。他事業上的成功,道業上的成就,功圓果滿,道全德備,都體現了『用志』這一法門的偉大力量。先生說:『大家來學道。若有人能把我整個嚼了。成聖成佛。都有餘啊!』——『志』是其學說的核心。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932077917&aid=460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