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四章 四大界活用《81》
2010/11/13 14:07:05瀏覽193|回應0|推薦1

四、奪志

  『奪志』是性命學說的重要一環,是鳳儀先生通過實踐而悟出的一條道理。學道可奪今人之志,也可奪古人之志,先生把它比喻為『接碼子』(即培植果樹的嫁接法,可詳見《一界合一》)。先生青年時期為周姑丈家傭工時,曾奪周姑丈的志(周姑丈是孝子)使他們全家賓服了。以後又奪古人的志,如三十五歲時,為了救楊柏,義赴友難,曾奪羊角哀『捨命全交』之志,從而大徹大悟。先生說:『我最得力處,就是奪志。一起初奪今人的志。後來就奪古人的志。』又說『學久了,存真了。古聖之靈就來相助。奪羊角哀之志,我知道了聖賢之靈真能助人啊!』

  我們立志學哪位古人,即可與哪位古人相接,所以先生又稱奪志為『接命法』。學古人,則我們的性中,即含有古人的靈光,自然可得到古人相助。古聖先賢的名至今猶存的,即古聖先賢的德和靈依然存在,也即是古人的資訊依然存在。所以鳳儀先生說:『今人只知師人。而不知師神師聖。我所說的師。是能存著某神某聖的行為。某神某聖自能教你。這裏真有妙趣。』又說:『讀古人書,奪古人志。正像酸梨樹取甜梨樹的碼子來接,將來就結甜梨。我們讀古人書.知古人事,效法行去,我們的行為也就像古人了。』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932077917&aid=45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