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1/17 08:32:23瀏覽1475|回應0|推薦12 | |
新冠疫情蔓延近二年,不只台灣,全球農業經濟的發展都因此陷入困境,如今疫情趨緩,逐漸恢復生機。請以〈後疫情時代農業經濟振興之我見〉為題,撰寫一篇論文。
後疫情時代農業經濟振興之我見
2019年底,大陸武漢發生新冠肺炎以來,牽動全世界的生活模式。大部分國家對於境外與境內,實施嚴格管制,限縮人員及貨物的流動,以致影響正常糧食供應鏈;特別是,仰賴糧食進口的國家,其所面臨的挑戰,不單是糧食夠不夠的問題,也不只是價格高不高的問題,而是所需糧食能否取得的問題。
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農漁業生產及供應與國際局勢息息相關。國際間,為了防止新冠肺炎的蔓延,無不祭出諸多管制措施,其中以大幅降低人員的移動,影響最為深遠。由於各種運輸缺乏足夠人力,無法維持正常供輸,農業危機及糧食安全隱然呈現。再以,近年來臺灣農業因老年化、少子化的因素,相當程度依賴國際移工,若是外來勞動力持續受到新冠肺炎的限制,各種勞力密集的產業,將因無人施作而降低生產力,其結果不僅減少農民收入,亦因農漁產品供應不足,在供需難以平衡的情況下,消費者也深受其害。即以漁產品為例,因受疫情衝擊,漁業缺工十分嚴重,沒有漁工就無法出海捕魚,市場也因缺少漁獲,讓吃「海鮮」變成一件奢侈的事。
經過這兩年來的疫情肆虐,世界各國推出嚴格的防疫措施,加上病毒不斷變弱,疫情危害程度有日益和緩趨勢,預估數年間政府將實施「與病毒共存」的作法,使經濟儘快恢復常態,亦使國際間人員的移動逐步開放。衡酌未來情勢走向,疫情期間受害最為嚴重的農業,理應超前部署,各級農政單位必須提出各項振興策略,以應後疫情時代的發展。個人以為:農業主管機關應該盤點疫情期間受害情形,不僅只是提供損害補助而已,還應針應各項農業提出振興方案,以供農民有所依循;此外,各級農會要做好輔導農民經營項目,讓供需維持一定平衡,同時也要建立高效率的供應鏈,不至陷入「穀賤傷農、穀貴傷民」的惡性循環之中;特別是,農民應量力而為,不過份保守,也不恣意擴張,保持一定的經營能力,以適應未來變動不居的環境。
疫情期間,臺灣整體經濟依然穩定成長,主要得力於高科技維持暢旺;只是,所謂「民以食為天」,一旦糧食缺乏,或糧食供應不足,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於危及我們的生存。眾所皆知,臺灣糧食自給率不及四成,此次疫情肆虐,農產品進口受限,以致坊間食物價格飆漲,消費者深受其苦。因此,疫情過後當思考提高我國的糧食自給率,不要過份依賴進口產品,讓農業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
(農會第 6 次考試技工工友晉升職員)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