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望海巷
2021/09/10 21:14:33瀏覽2515|回應1|推薦10

望海巷

          乍聞「望海巷」這個地名,一定會聯想到「有條可以看到海的巷子」,多愁善感的人也許會聯想到一段悽美的故事;其實,望海巷是古地名「換番仔」雅化而來。閩南語「換番仔」,唸得稍快一些,便成了「望海巷」。

          清治時期,台灣各地與原住民交界處大都設有「換番所」,公視大河劇「斯卡羅」及電影「賽德克巴萊」都有類似場景,主要作為漢人與原住民以貨易貨的地方。早年,東北部沿岸住了一群平埔族原住民—巴賽族(Basay)。據「台灣海事博物館」姚開陽先生描述:巴賽人有別於台灣其他原住民,他們個子高、皮膚白、善於航海,且有語言天份,懂得計算,是很好的商人,他們經常駕著「蟒甲」(艋舺)到各地進行交易,是典型的海洋貿易民族(註一)。

          望海巷,地處基隆市的東南端,毗鄰新北市瑞芳區,附近有「北台灣多良車站」美譽的八斗子車站,其旁有個小型漁港,稱為「望海巷漁港」。今年3月,基隆市政府在此興建一座跨海自行車橋,從橋上可以360度欣賞山海景色及漁港全景,漁港入口處有個老人聚會場所,使用舊地名為「換番長青聚會所」。只是,當年究竟什麼人?使用什麼交通工具?行走那一條路線?拿何物與原住民交換?目前缺乏完整資料。本人是土生土長的九份人,從九份住家即可望見望海巷,對於眼見事物的古往今來,一直保持高度興致,爰以個人所知推測清治時期「換番」的情景。

          18世紀中葉,台北墾民逐漸飽和,晚到的漢人沿基隆河向東延伸,稍大船隻可抵暖暖,小型船隻或舢舨可達瑞芳。從暖暖越過月眉山進入基隆港區,從瑞芳走跌死猴古道抵達焿子寮(註二),前者在「換番」北邊,距離較遠;後者在「換番」南邊,距離較近。19世紀中葉,台灣茶葉是英國貴族下午茶重要飲品,瑞芳山區廣植茶樹,所生產的茶葉經焿子寮運往廈門再轉往歐洲;因此,焿子寮是當時北部重要的貿易港,想必有許多「舶來品」,用這些物品,包括:布匹、金屬工具及生活用品等,去跟原住民交換漁獲、獸皮、野藤及煤炭等,相信是件自然的事。

          現在從望海巷到焿子寮,可走台2號公路,行車時間約10分鐘。在未有公路之前,應當有步行小徑方便往來;或者在風平浪靜時,駕著「蟒甲」前往交換物品。以上所述,是本人依照有限資料所推測,真實性如何?有繼續探究之必要。

註一:參閱【和平島】乙文。

註二:參閱【九份與焿子寮】乙文。

望海巷漁港是一個小型漁港,所處地點風景極佳,這是漁港出入口,遠方就是位於九份的基隆山。

望海巷漁港隄防外的景色,能見度高的天氣,還可以用肉眼看到30公里外的花瓶嶼。

今年3月,基隆市政府在望海巷漁港興建一座跨海自行車橋,從橋上可以360度欣賞山海景色及漁港全景。

望海巷漁港都是停泊50噸以下的小型船隻。

從望海巷漁港跨海自行車橋上,眺望九份山區,隱約看到我的住家。

有「北台灣多良車站」美譽的八斗子車站,在火車月台上環伺四方,就如同在觀景台上觀看美景一般。

八斗子車站旁邊就是2號公路,從這裡開車到焿子寮,行車時間約10分鐘,沿線到處都是美麗景色。

八斗子車站是台鐵深澳支線的最後一站,月台地點不在基隆市,而在新北市瑞芳區。

望海巷漁港入口處有個老人聚會場所,使用舊地名為「換番長青聚會所」。

望海巷漁港停泊幾艘稍大的觀光漁船,其上有集魚燈,這些船隻都是利用夜間搭載海釣客前往基隆嶼附近釣魚。

翻拍自「台灣海事博物館」姚開陽先生主持的短片,片中有手繪巴賽人男女造型,男性持魚槍、女性手提一條魚。據姚先生說,巴賽人善於航海,他們個子高、皮膚白、善於航海,且有語言天份,懂得計算,是很好的商人,他們經常駕著「蟒甲」(艋舺)到各地進行交易,是典型的海洋貿易民族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91b7215&aid=167558038

 回應文章

浮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9/11 13:21
這篇地方人文歷史記錄
有助於外人更認識此處的發展沿革
如果地方政府文化局能再多些著墨
感覺功效會更大
夏老師plus(091b7215) 於 2021-09-12 10:32 回覆:
你的意見很寶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