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04 00:47:33瀏覽1128|回應6|推薦109 | |
從2005年起,雲門創辦人 《留味行》作者瞿筱葳是2009年的得獎者之一,身為影片製作人的她,為了尋找祖母的美味,展開了流浪之旅,而流浪的過程,最後以文字、圖片,紀錄成書,由「啓動文化」出版。 我在中學生閱讀部落格看到試讀機會,拿到書時,剛完成遠流《沒有影子的凱特》的心得撰寫。在等書的那兩天裡,我慢慢的翻閱著《庇里牛斯山的城堡》,喬斯坦賈德的哲學小說,從來都不是容易讀通的,我也就慢慢的讀著。 《留味行》的試讀本僅有一章,拿到的那天晚上(星期四),我已隨著瞿筱葳的旅次,到達苗家寨子,在醉人的文字中,咀嚼未盡的旅人思緒。流浪的旅程尚未結束,試讀本已經翻到底了,讓我在夜夢裡,彷彿還聽聞見瞿筱葳和奶奶做上海菜時的鍋鏟碰撞聲及美食的氣味。 * ** *** *** *** *** 生命的過程,就已是一場浪遊。假使我們沒能懂得這場旅次的意義及目的,那將猶如蠅蛆只在五濁中攪擾過,茫然的虛度了品味生命盛宴的機會。 旅者、流浪者的生命,不只是完成個人的走訪,他們在旅程中所獲得的人生智慧,將同時啓發觀閱者的生命情懷。 * ** *** *** *** *** 知道雲門有流浪者計劃,是從黃淑文的出版品《趁著年輕去流浪》一書中得知的,我問自己:「還年輕嗎?可以那樣子流浪嗎?」我知道我還沒有走出目前生活的勇氣,對於那些放下眼前生活而去流浪的得獎者(還有無數未曾獲獎而同為流浪者的人),我心裡懷著激賞。 而瞿筱葳的《留味行》,恰好以我最迷戀的文字,帶領我一同領略她流浪時的路程與心情。 她說林懷民給了她一個流浪的錦囊妙計:「什麼都不要想。」而她懷著對奶奶無限的思念,卻不可能什麼都不想。在開始流浪後,偶爾她會在回溯奶奶千里尋夫的流亡路途上岔開,繞到奶奶未曾走過的小城鎮或山嶺。 她在攀登中南半島上最高峰時,有了這樣的想法:「爬山永遠都是用緩慢堆積速度,每一次都只能照顧一步,每一步搭配著呼吸,一點一滴往前走,不知不覺也會走得很高很遠。」(P42)曾經很愛登山的我,被她這樣的文字深深的吸引著。 對照她流浪的原因、目的,我想到對人的思念、對過往生命的回憶,不也都像是爬山一樣!我們以為可以放下的過去,其實都以一種極為緩慢而令人無法察覺的速度,在我們的體內蓄積著能量,時間一到,累積的能量讓我們可以登頂,我們也將被思念的情緒淹沒。 為了不在思念浪潮來襲時潰堤,我想最好的方法還是適時放空吧!就像瞿筱葳一樣:「才出門就虛脫,把整個人都掏空了,這也是始料未及的。這也算是一種放空嗎?大概身體需要適應行動的生活,因而作了劇烈的調適,把舊東西都排除了。」(P44)她或許拋去了悲傷那一頁,但是,我感覺得到她對奶奶的愛戀,卻也更加堅毅不移了。 「如果幸運,旅行可以把心洗過一篇,在路上手指甲縫隙總是黑黑的,這樣的指頭撫過書頁文字,會讀出句子新的感受。」(P46)她的新感受,也讓閱讀者的我,在俯視生命的這本大書時,有了不同的想法。 「每個上路的人心裡多半有事,只看有沒機會對人說出口。」(P76)其實,在生命這趟大旅程中,每個人的故事,也都是獨特卓異的,當矜持與顧忌都能放下時,人與人交流時互惠的光芒,都會是美麗的篇章。 「心裡相信,力量就會生出來吧。」(P94)學期初,我拿到一個慈濟的平安掛飾,寫的是相同的一件事:「有願就有力,心裡的願望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在輔導班級學生時,挫折感比以前都來得多很多,當我唏噓著內心無力時,希望他們越來越好的願望,就生發了新的力氣。 隨著學生畢業日期的接近,我希望他們在生命的歷程中,生發勇氣去冒險流浪的信念,也愈來愈強。不得不期待出版社快點將全書送來,讓我早點讀完全書,分享給學生們,或者還有機會在他們畢業前,聽聞他們想法流浪的心情。 感謝 啓動文化 提供試讀機會 書籍資訊: 《留味行》 作者:瞿筱葳(部落格) 出版社:啓動文化(臉書粉絲頁) 出版日期:2011/11/01 附註: 黃淑文也是網路城邦的作家,她的部落格:桂花樹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