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06 20:57:00瀏覽1243|回應3|推薦65 | |
「我翻來覆去的細讀,並以不同的方式猜度當中隱含的意思。」p18 這是作者寫在小說中的一句話,恰好說明了我閱讀這本小說時心裡的想法。 * ** *** *** *** *** 《縫身》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說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小說的主角-我-投身研究「縫身」的制度及對人的影響,為了取得歷經「縫身」的人的心理,最後也與他人進行了「縫身」。 故事從「我」與人「縫身」後開始說起。縫身後的我,先是接待了就學時的密友,兩個研究主題相同的人,也先後接受了縫身的制度,與他人結合。 緊接著「我」回憶起兒時「縫身」的法案剛通過時的情景,長期失業的母親又有了工作,衰退的經濟重新振起,到處都充滿了新氣象、新生的喜悅。彷彿「縫身」的實施,讓所有的死寂都恢復了朝氣。 隨著「縫身」的實施,雖然解決了婚姻所帶來的弊病,卻也產生了不同的禍端。為此,許多學者投入研究,有些積極贊成縫身的普及化,也有些人持反對意見。但是,持反對意見者的聲音,一直沒有被社會大眾接受。因為,群眾看到的,只是好的一面。而「縫身」所產生的不良效應的事實,卻一直被掩埋、隱藏著。 「我」是一名反對「縫身」制度者,在大學裡致力於研究此一制度對社會大眾的影響。但在論文寫作的最後階段,卻因失眠的生理困擾,幾至放棄研究。為了治療失眠,「我」接受了治療師的提議,進行了「縫身」的手術。 縫身後的我,繼續論文的寫作及田野考察,最後在論文寫就之際,以自己的方式,解除了「縫身」。 * ** *** *** *** *** 小說看完數日,一方面因為工作忙著,另一方面,我一直思索著該如何下筆來談這本小說。 小說並不厚重,但,小說的意念卻是深沈的。那種深沈,不僅激起心中原有的三千潭水,更讓思緒隨著小說情節飄忽無所依止。才翻過十七頁,看到「我翻來覆去的細讀,並以不同的方式猜度當中隱含的意思。」p18這句話,我不由分說的拿起了筆畫了線。如果硬要說作者寫的其實就是婚姻制度對於人心理的戕害,我覺得也不為過。但,我不想去猜度作者的心思,我只想分享自己閱讀後的想法。 《縫身》以一種極其荒謬的實況敘述來隱喻婚姻,兩個人要先經過各項身體檢查,找到另一個適合「縫身」的人,才能進行接合手術。問題是:在自由戀愛的婚姻制度中,大部份的人(以為)找到了情投意合的另一半,卻有為數不少的人,最後都走上了離異之路。而僅止是身體能符合「縫身」的條件,就藉由手術接合在一起,從此以後,過著互動比婚姻制度還要密切的生活,如果兩個經過縫合的人意見不合時,該怎麼辦呢?如果想離開那個接合在一起的人,只能再接受分割手術了。而分割手術的實施,必然造成身體部份的機能障礙。 那麼在「縫身」的制度裡,人是否可以選擇不接受「縫身」呢? 在多數人都覺得「結婚」才是正途的社會中,當然也會有排斥婚姻者,只是社會大眾對不婚者的態度,並不完全友善。為了讓兩個人在一起後,不容易分開而實施的「縫身」手術,讓人讀起來確實是荒謬無比,然而,婚姻制度又何嘗不是荒謬的? *** 除了推翻婚姻制度的合理性以外,我覺得作者行文中的哲學思考,讓人著迷不已。「人們的一生其實都是一部自編自演的戲劇,當他們偶爾嗟嘆造物弄人,卻不知道,難以捉摸的命運,其實來自他們內在隱蔽的潛意識區域,那些他們無法自控的焦慮和惶恐,漸漸演變成另一種異常強烈的慾求,呼喚著現實中某個可怕的場面。」 作者韓麗珠在小說中引用許多論文論述,完成他在小說中所寫就的論文。以這一點而論,我認為比伊格言用(偽)維基百科的方式闡釋自己的論點來得高招。《縫身》中所虛引的書籍算多,卻不會令人覺得突兀,反而更能體會小說所呈現的深度思想。 《縫身》用極其生活化的故事,演繹出精微的人生哲學,書並不厚重,卻讓人在閱讀之後,不斷的反芻、省思,餘味無窮。 小說裡,處處可見作者苦心經營的文思,也處處有著作者對人生的體會,那些體會都化成了饒富意味的話語: 「駭人聽聞的事情,其實每天在我們四週不斷上演,只是我們為了保持愉悅的心情和安全感而裝作毫不知情,這就是倖存者的生存之道。」p8 「在某種狀態下,所謂生,不過是另一種方式的死亡。」p36 「誰也不能肯定,現實是不是眾多錯覺的碎片折射出來的幻覺。」p55 「我們其實分享著相等的孤獨,剛剛脫離了一種孤獨,又陷落在另一種孤獨之中。」p69
作者:韓麗珠(香港作家) 出版社:聯合文學 出版日期:2010 / 10 / 24 韓麗珠:灰花(博客來的介紹) 風箏家族(博客來的介紹)
人常有不自知之處,我想,俞君比我自己還更了解我閱讀的喜好了。 感謝聯文的俞君,十月的閱讀,我本來想選相聲書的,俞君建議我讀這本即將出版的小說。 八十七頁的小說,讓我讀了好多天,讀完好多天後,又遲遲無法下筆,不斷的思索著書中一段段精采的故事。 讀完時,忍不住想大叫:給我更多的韓麗珠吧!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