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交響情人夢】歐洲篇,女主角一到法國彈的第一首鋼琴曲《鏡》-小丑的晨歌,就是拉威爾的作品,作曲家藉著這個作品獻給法國巴黎年輕的藝術家。
![](https://g.udn.com.tw/upfiles/B_02/0225079775/PSN_PHOTO/596/f_12372596_1.jpg)
關於《鏡》組曲,這是拉威爾於1905年所作的鋼琴曲,共由五首樂曲組成,這五首作品在樂曲的結構形式上比之前其他作品更為自由,且除了第四首小丑的晨歌之外,樂曲標題皆來自大自然的景物,因此頗具印象派風格。這五首標題分別是 :
一、夜蛾 :這是一首氣氛鬼魅的樂曲,帶有神經質個性的樂句。
二、悲傷的小鳥 :描寫在森林中漫步,聽見林中鳥兒的叫聲。
三、汪洋一孤舟 :此組曲中最長的一首樂曲,其特色是音域寬廣的琶音幾乎不
曾間斷,可以理解作曲家是以此來模仿類似波浪的聲音。
四、小丑的晨歌 :樂曲中採用強烈的西班牙節奏及模仿吉他撥奏之和弦,具有
濃厚的異國風味。
五、山谷的鐘聲 :樂曲中一直保持著三、四個聲部的進行,其中一個聲部一直
保持著遠方山谷的鐘聲,使整首曲子呈現寧靜清新的感覺。
拉威爾選擇用《鏡》為此組曲的標題原因是:印象主義想傳達的概念即是物體的影像反射出來的光線。這些作品在表達手法上盡量排除作曲家個人的情感因素,只為了提供聽眾一個精緻的感官元素,讓聽眾可以根據自己的想像力來吸收並了解其涵義,所以印象樂派不寫實,是寫意。
這五首組曲中,較為知名的二首為 「汪洋一孤舟」及「小丑的晨歌」,而且拉威爾也為這兩首鋼琴曲編寫了管絃樂版。「汪洋一孤舟」的鋼琴版與管弦樂版事實上是效果截然不同的兩首曲子,當時拉威爾並不認為這是一個成功的作品,因此在他生前不願意將管弦樂版本出版,直到他過世後,才得以付梓。經過10年之後,拉威爾再嘗試改編「小丑的晨歌」,此時他對於樂曲的歷練,管絃樂配器的技巧越發成熟、高超,他挑戰著各種樂器在現代管絃樂法上能夠表現的最大極限。管絃樂版「小丑的晨歌」效果非常好,亦是目前音樂會中經常會被演出的曲目。
敬請觀賞一下鋼琴版與管弦樂版的差異
鋼琴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o5KeheTM70
曾有鋼琴家說這首曲子算是鋼琴史上最艱深的曲子。而且在音樂會上演奏拉威爾的曲子很不划算,因為他的作品音符數量比其他鋼琴作曲家多出很多很多,若是論音符數算酬勞,他會彈的更開心
管弦樂板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AXFv2wGdTY
拉威爾也曾改編過俄國作曲家穆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這首曲子原本是鋼琴曲的大作品,後來曾有幾位音樂家改編成管弦樂版,但還是以拉威爾的最為盛行,至今仍是音樂會中的常勝軍。
音樂是非常人性化的表現,難免會有個人的主觀想法,不管是創作者與欣賞者皆是;但是若能先撇開成見,用心的欣賞創作者所欲傳達的理念,更客觀地了解作曲家所欲表達的聲音,將可在創作者與欣賞者之間,達成一種心靈上的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