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印象樂派大師~ 拉威爾(上)
2015/06/08 01:29:29瀏覽2757|回應2|推薦50

莫里斯.拉威爾(Maurice Ravel,1875~1937) 法國近代作曲家,他所生長的背景正值西方世界在各方面有著極大轉變的時期,比較明顯的劃分便是【印象主義】的出現,也就是畫家莫內的【印象。日出】問世。這些代表著法國的文化藝術,雖然為期不過20年的光景,但他的出現為西方文明帶來很大的突破,其意義重大不是以其存在的年代長短可以衡量的。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th9_1000/open-34-broadcast.htm
(印象畫派風格的連結)
印象派所強調的是意境,畫布上呈現光與影的瞬間變化,音樂上打破傳統的大、小調音階。整體表現不是犀利、有稜有角的藝術創作,而是讓欣賞者感受到環境氛圍。 

拉威爾是一位標準的紳士,甚至有時候是非常過度的。他有著複雜及矛盾的性格,在他做曲時,他永遠是獨自一個人;但在工作之外的其他時間,他卻喜歡熱鬧且五光十色的夜生活。他有著從未對外公開的私生活,因此他對一般人來說是一個神祕人物,但是卻也喜歡幫助年輕的作曲家;他曾因為自己的手太小而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鋼琴家而沮喪,但是奇特的是他的大拇指卻是異於常人的大與長,因此他的鋼琴作品常由大拇指來彈奏主旋律。

在拉威爾的作品中,西班牙風格所佔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視的。他的母親是西班牙人,因此在拉威爾小時候,她便常唱著她童年記憶中的西班牙民謠給拉威爾聽。在這樣的背景下,從未到過西班牙的拉威爾,其作品中出現西班牙的風格是不難理解的。

波麗露bolero18世紀末發源於西班牙的舞蹈與音樂,拉威爾以這個固定節奏為頑固節奏,並且只使用同一段旋律,重覆反覆17次,他嘗試著把管弦樂從 1 擴展到無限大。





這首曲子是受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的委託創作,因此整首曲子是以適合跳舞為基礎,印象樂派所講究的朦朧感較小,反而是強調在他的配器法上。拉威爾一直在嘗試新的樂器組合聲響,所以整個主題反覆17次,樂器是一項一項的加進來,而小鼓的固定節奏貫穿全曲。欣賞這首曲子 ,一定要把音量控制在一定的地方,這樣才能從一開始的小鼓獨奏極小的聲音聽到最後所有管絃樂器合奏的極大聲響,才能感受到其中的變化。

曾有一部電影【戰火浮生錄】,導演以史詩般的拍攝手法來描述4位藝術家錯綜複雜的關係。但在終場時,他們聯合演出了一場 波麗路舞曲; 當年電影上演時,每一場到終曲結束時,都有許多觀眾起立鼓掌,至今這段影片仍然讓許多人為之感動。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225079775&aid=24151367

 回應文章

Jov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26 15:05
莫內的日出是我最喜歡的畫作之一!
Rondo (0225079775) 於 2015-06-27 14:41 回覆:
謝謝你的留言

對於繪畫的欣賞,我真的需要再加強 尷尬

夏爾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18 22:49
終於有人也在這裡寫古典音樂了~開心。
Rondo (0225079775) 於 2015-06-20 03:50 回覆:
也是邊讀邊看,仍在學習

有一次無意間發現你的格子,寫的真好  (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