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是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表演出來的藝術,目前比較常見的有:話劇、歌劇、芭蕾舞劇、音樂劇等。這些表演,演出者都會穿上戲服,粉墨登場,肢體動作豐富;而舞台布景、燈光變化更是非常講究。
但是在西方早期的音樂,也有稱之為「劇」的作品,但是演出者不穿戲服、也沒有舞台布景,乍聽之下會以為是一般的合唱曲,這就是「神劇」和「清唱劇」。
神劇(oratorio)是一種類似歌劇的大型聲樂體裁,但它通常有一個敘述故事的人,有獨唱家以及合唱團,常使用管弦樂團伴奏。
神劇起源於17世紀的羅馬,剛開始是由天主教教士尼利聚集信徒在教會的祈禱室(oratory)聚會,他們在祈禱室所演唱的讚美歌最後就變成了神劇的前身。
神劇看字面的意思就知道在說聖經的故事,最常述說的就是復活神劇和聖誕神劇。最有名的聖誕神劇當屬韓德爾的「彌賽亞」,其中「哈利路亞」更是全球聽眾都得起立欣賞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nQGs24U1e8
清唱劇(Cantata)一詞來自義大利語的歌唱cantare,其實就是歌曲的意思。大陸直接音譯為(康塔塔)。
清唱劇在義大利最早是一種世俗聲樂套曲,由數首獨唱穿插一些合唱組成,主題大多是描寫田園,愛情等等,也有部份是描寫宗教的。
*若要區分神劇和清唱劇,應該可以說神劇一定是宗教題材;清唱劇比較多世俗題材,少部分的宗教題材。神劇演出的規模通常比較大,而清唱劇規模通常較小一些。
巴哈一生創作了近300首清唱劇,無論是宗教或是世俗題材,每一個作品都充分展現他無窮的創意。其中作品編號 BWV147(1723)是一部很有名的作品,此劇標題為[心口行生],而全曲精神也就圍繞在世人如何以聖心、忠言、善行、來追求終生之應許,本劇尤其強調[口]的作用,我們的雙唇當以虔誠的心發出良善之言。本劇共分兩部分,兩部分的結尾都是同樣旋律的合唱,是一段很優美的旋律。(耶穌 是世人的喜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6OgZCCoXWc
在國內也有一部很有名的清唱劇《長恨歌》
黃自 作曲 韋瀚章 作詞 林聲翕 補遺
《長恨歌》中十個樂章的標題,皆取自白居易同名長詩當中的名句。歌詞作者韋瀚章先生,以精鍊的文字,浪漫的筆觸,高雅的意境,描寫了唐明皇與楊貴妃從七月七日長生殿裡的恩恩愛愛,到安祿山起兵造反時的漁陽鼙鼓動地來,到楊貴妃宛轉蛾眉馬前死,再到唐明皇獨自悲嘆此恨綿綿無絕期。
黃自先生以西方清唱劇(Cantata)的形式描寫白居易長篇敘事詩《長恨歌》,每一首都精采絕倫。(黃自原計畫要寫10個樂章,但第4、7、9樂章因故未及完成,後由林聲翕完成)。其中男聲合唱曲「漁陽鼙鼓動地來」和女生合唱曲「山在虛無飄緲間」,這兩首可以說是同聲合唱曲的經典之作。
一、《仙樂飘飘處處聞》
二、《七月七日長生殿》
三、《漁陽鼙鼓動地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SK6UTGWg18
四、《驚破霓裳羽衣曲》
五、《六軍不發無奈何》
六、《婉轉蛾眉馬前死》
七、《夜雨聞鈴斷腸聲》
八、《山在虚無缥缈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V5g3jbTjlk
九、《西宮南內多秋草》
十、《此恨绵绵無绝期》
這些稱為「神劇」或是「清唱劇」的作品,它本身就有故事內容在裡面,如果真的想要完全體會歌曲的意思,可能在欣賞之前還是要先了解一下故事的時代背景,這樣比較能完全領會作曲者想要表達的意境、內涵。
(耶穌 是世人的喜樂 鋼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