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原來我就是一個「Maker」!
2018/08/19 04:21:39瀏覽1632|回應0|推薦12

【科技改變看得見】生活中的影像辨識交流論壇

上個月底收到這個活動的邀請去講講車牌辨識的議題,老實說之前對於所謂自造者?MakerPro自造基地?等等名詞概念所知甚少,但是看看維基百科對自造者的介紹,我發現自己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自造者!

雖然跟多數這類人士不同,我一直在所謂的「學術圈」內過了大半輩子!但是我的研究動機、心態與實際的研究成果,真的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自造者!我算是學術界裡面最不守規矩的玩家,也就是一個典型的Maker!管你教授或科技部怎麼說?給不給錢?我就是想作出我想做的東西,而且真的都照自己的方式做出來了!最早是聲納軟體,現在則是車牌辨識軟體!

(摘自維基百科)

自造者階段[編輯]

從零到Maker(Zero to maker) 每一個Maker都有不盡相同的開始。 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從內心產生的一個簡單的想法「我想要自己做一個這個!」 這個簡單的想法驅動一個人去想要了解這個「想要自己做的東西」、想要了解如何取得材料、想要了解如何製作, 最後能夠自發性的學習必要的知識以及技能,以及想辦法取得完成這個東西所有要素(製作方法、製作材料......等), 這就是一個「Zero to maker」的過程。

MakerMaker(Maker to maker) 當一個Maker開始和其他人建立連結,其中包含分享作品、傳遞經驗或是知識......等等, 甚至成為社群中的一股力量,對社群做出各種貢獻,不論是技術上的付出、純粹的交流或是分享各種創意以及想法。 最後,用交流分享或是技術上的解惑的方式,想要使其他人也一起邁入「Maker to maker」階段。

Maker到市場(Maker to market) 因為自造空間和數位社群的出現,知識的更快速流動並且得以被應用,在眾多自造者(群)的付出下, 許多的發明和創作因而產生,一些發明和創作更會引來許多人的關注, 其中有些甚至會產生市場上的潛力。即便只有少數的maker會更進一步的拓展到商業的領域,但是其對社會造成的影響仍然可能很大。

Maker advocate 每一種maker類型,背後都有各種的促成因素。 如:教育單位推動更多的DIY課程,並且提供製作上的幫助(工具), 從而推動更多人從零到Maker的過程。 又如:自造空間和Maker社群讓更多的人能夠進展到Maker to maker的階段。 以及:很多企業都會資助有潛力的個人或團隊使之能夠成功的完成商業化(完成Maker to market),資助的方式包含天使創投在內的各種手段。 不只是Maker個人,而是包含諸多因素在內的整個生態系,帶動Maker文化的運轉。

根據上面的說法,我的研究動機起點都是典型的「Zero to maker」!但是我比較孤單,沒有機會體驗到「Maker to maker」的階段,聲納研發時雖然中山大學某研究所原本說要一起玩的,但是他們完全跟不上,我就自己搞定了!我要分享,他們還不高興?海大、中央與中正等大學是有請我去分享這些經驗,但似乎也沒激起甚麼後續研究的火花?

聲納的研究是沒走到「Maker to market」的階段,最多只是以相關經驗替台灣海洋界開發了一些資料處理軟體,大部分都是免費分享的!但是車牌辨識就真的從無到有到精湛,確實達到「Maker to market」的目標了!但也是一樣跳過了「Maker to maker」的階段,唯一陪我分享研究過程與內容的只有我的RD(學生)

現在他們邀請我去論壇分享經驗,應該算是「Maker advocate」階段了吧?原本我以為他們都跟內人一樣,只是喜歡玩硬體拆東西的人而已。但看看活動演講題目,包括我講的部分,影像辨識「軟體」也是他們很有興趣的議題了!很期待8/25(周六)的分享。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ccsonar&aid=11427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