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監聽的真相為何?《竊聽風暴》
2021/04/06 16:32:19瀏覽5330|回應0|推薦7
1984年,東柏林全面封鎖 人民受到「斯塔西」(Stasi)嚴密監控, 也就是東德秘密警察, 這是一個由10萬專職人員、20萬線民所組成的情報機構; 他們確保了「無產階級專政」; 其開宗明義的目標就是──「無所不知」。

我們或許都聽過德國祕密警察,但他們監控人員的程度到底是什麼樣子?不得而知,唯,電影癡看到「無所不知」這四個字,全身汗毛矗直了起來,而這僅只是《竊聽風暴》(Das Leben der Anderen,英文片名The Lives of Others) 的片頭字幕而已。

但接著電影癡又想,別說是德國祕密警察,只要是人,就有所謂的自由心證,祕密警察再厲害真能做到「無所不知」嗎?這其中又有多少是冤枉的呢?或許該改為「無所不知,有所不知」吧?!

本片的故事是先冷後暖。一開始就教我們見識非常不人道的非暴力審問過程,先是奇怪的要求你把手坐在腿下且掌心向下,然後可以審問兩天兩夜甚至更久,不讓你睡覺,交叉詰問所有的問題,時而閒聊鬆懈你的情緒,時而強硬審問教你害怕, 更利用人睡眠不足時意志薄弱、或似睡將睡時的神智不清,問出他們想知道的情報;更高招的是,放你走後,拿下吸滿你掌心汗的椅面布套,交給訓練有素的警犬,再厲害的人都會在他們羅織的天羅地網情報系統當中,找到他們需要的情報。

這所有的細節,均系統化編成教材,在祕密警察學校裡傳授,而主角冷面監聽高手衛斯勒 (Gerd Wiesler,「歐洲影帝」歐路奇莫赫Ulrich Mühe飾)正是箇中好手,沒有他追不到的情報、查不到的真相。

歷史上,東德國家情報局「斯塔西」曾是全世界最強大的情報機構,它一度擁有令世人望而生畏的力量:「90000 名機關人員、120000 名諜報人員、1000 名專職電話竊聽人員和 2000 名郵件秘密檢查人」,被冠上「情報皇冠上的珍珠」之名。1989年11月9日 柏林圍牆倒塌、東德垮台後,史上最龐大的祕密案卷於是曝了光,長達 125 英里,有 21億2500 萬頁,重達 625 噸。前東德有 1800 萬人口,竟有超過 600 多萬人被建立了秘密檔案。也就是說,每3個東德人中,就有1個被監控。這樣可怖的情報工作,造成了夫婦、朋友和同事之間,到處都是線民,監視告密甚至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本片是影史上第一部將「斯塔西」情報工作曝光的電影,德國在16年後終於正視這段歷史,與傷痛。

本片故事的開始距離東德垮台也不太久,1984年,衛斯勒接受他同學 Grubitz(烏爾里希·圖科Ulrich Tukur 飾) 的邀約,觀賞一齣舞台劇演出,那個時代幾乎所有的藝文人士都在祕密警察監聽之列,然而本劇的劇作家德瑞曼(賽巴斯提昂柯賀Sebastian Koch飾),根據 Grubitz 的說法是,成分良好、政治立場正確、與上層關係良好,完全沒有監控的必要。這場劇、台上的熠熠女星、同時也是劇作家的愛人克莉絲塔 (瑪蒂娜吉黛克 Martina Gedeck),魅力四射電到了文化部長和衛斯勒,在私心作祟下,啟動了「勇者行動」的監聽行動,由衛斯勒親自執行。

如何裝設竊聽器、如何輪班監聽、如何寫報告、如何放長線釣大魚……;全部的過程完全可以顯現衛斯勒在東德斯巴達訓練下,優秀、精準的頭腦和執行力,但一如前文電影癡提到的「人性」,人畢竟不是機械,人心是肉做的,即使精良、冷面如衛斯勒,愛上了、戀上了,雖然不是什麼轟轟烈烈的感情,但這一絲絲的浪漫因子,教他開始去思考,為何她會喜歡上這個劇作家?加上音樂、文學的陶冶,透過監聽,似乎也分享了一個人的生活,了解一個人的思維,某些因子慢慢在心中發酵,發乎心行於外,愛的酵素,也可說是心的酵素,讓劇情轉了彎……

直到東德垮台後,同一齣劇再次上演,只是人事已非,劇作家碰到文化部長納悶的問,當年所有的藝文界人士都受到嚴密監控,為何獨漏了他?部長否定的答案,令德瑞曼決定追查真相,翻出厚厚高高的祕密檔案,讀到最後才恍然,原來他生命中有貴人,而這個貴人是「HGW xx/7」。

他終於查出他的下落,看到的,不過是平凡微不足道的老百姓,德瑞曼本想停車跟他打招呼,遲疑了一下,他回到車上,關上車門,揚長而去。某日,衛斯勒走過書店,看到舊識寫的新書《獻給好人的奏鳴曲》(A Good Man ),扉頁他把這本獻給「HGW」,也就是 Hauptmann Gerd Wiesler。

感激何需言語,德瑞曼以他善長的方式,記錄了他的善行予世人知。電影癡在淚流滿面下,情緒激動的鼓掌,讚頌這部《獻給好人的奏鳴曲》!!!!2021年修復版重新上映,讓我們再次見識當年的恐怖監控,當然與現在的網路全面監控的不同和同樣意識形態的可怖,而人性永遠是最溫暖和不可控的可愛之處。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41&aid=1600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