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球化與金融大海嘯的鬧劇---解讀全球金融風暴6
2008/10/03 00:07:25瀏覽8331|回應3|推薦8

<全球化與金融大海嘯的鬧劇---解讀全球金融風暴6>

許多人用「金融大海嘯」來形容這一次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所狂捲起的金融大災難。但是,對於海嘯的本質,卻鮮少有人有深入的觀察。如果沒有將焦點多多放對地方的話,那麼,投資人將很難正確洞悉問題的本質,更遑論如何預測與因應金融市場的下一步動向了。

在我觀察認為,造成這一波史上最黑暗之金融風暴的關鍵,其實,不是金融創新商品有何嚴重的瑕疵,也不是金融圈人士的經營道德風險---雖然金融衍生性商品氾濫與華爾街金童的道德誠信,確實雙雙出了問題---,不過,真正的罪魁禍首,卻應該是眾所周知的「全球化」!

資深媒體工作者湯瑪斯˙佛里曼在《世界是平的》這本暢銷書中所提出的全球化觀點,過去被視為是觀察二十一世紀初期全球經濟榮景的重要角度,但在全球空頭熊市來臨後,卻鮮少有人循此脈絡來解讀此次金融大海嘯的本質問題。

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海嘯」必須是一個寬闊的大海洋,才有可能捲起滔天巨浪。一個一個個別的小海塘,並不足以引發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如果不是全球化,將分散在紐約、倫敦、巴黎、東京、莫斯科、上海、香港、吉隆坡、印度、台北、首爾、巴西等區域金融市場,夯不啷噹綁到一塊,一個美國本土的房貸風暴,如何引發全球大海嘯呢?

這個觀點正不正確呢?這或許可以從海嘯所為禍最烈的區域與順序,逐一檢驗起。

過去一年多來,當大家都將目光集中在美國道瓊工業指數的跌幅上頭時,卻忽略掉,全世界股市跌幅最具慘烈的地區是哪裡呢?答案明顯不是美國,而是一龍、一象,也就是繞過一個太平洋,遠在距離北美洲最遠的地球另一邊之中國與印度。

西半球的美國打噴嚏,為何是東半球的中國、印度股市先感冒,而且感冒比較嚴重呢?(多數市場觀察家根本無法解釋這一點,甚至是刻意忽略掉這一個鐵錚錚的事實)

從海嘯理論來觀察,海嘯的形成是海底有地震,引發海床位移,瞬間引發海平面陷落,然後開始往外擴散,最後,猛然往外撞擊到海洋的最外緣,也就是陸地。最後,大浪回落回震央發源地,整片海洋餘波盪漾。

就此種角度來觀察,一個金融大海嘯發生時,應該是一個區域市場出現價格重挫(美國房價暴跌),引發海床位移(美國次級房貸壞帳升高、信評調降),瞬間造成資金陷落(持有次貸商品的銀行進行資產減計與損失提列),然後資金失衡效應開始往外擴散(歐洲銀行減計資產),最後,空頭勢力猛然往最後加入全球化市場的最外緣區域撞擊(也就是外資撤離中、印兩地的股市)。

等到海嘯往外撞擊完,股市的空頭力量又隨著資金海水被新興市場的股市暴跌而抽光,資金緊縮效應倒推,震波反打,陸續往回推倒了先進國家的股市。越接近次貸震央的市場,越晚下跌;最後,當歐洲股市也一洩如注以後,美國股市則是遲至今年夏天才進入最後的暴跌走勢。

換句話說,先倒掉的股市,是金融全球化最外圍的市場---金融交易最不發達的開發中國家,然後,空頭浪潮才回到金融商品最繁複的先進地區---歐洲市場,最後才回到次貸震央發源地,也是金融衍生性操作最氾濫的國家---美國!

前述觀察是不是比較符合過去一年全球股市空頭的發生順序呢?是不是比較符合整齣金融風暴舞台劇的演員出場次序呢?

如果讀者諸君也點頭認同這種觀察的話,那麼,很明顯的,投資人過度將焦點集中到美國市場,是放錯位置了。金融海嘯的問題出在「全球化」,不是美國的金融大地震。

過去二十年來,全世界的區域型金融風暴所在多有,諸如墨西哥金融危機、亞洲金融風暴、莫斯科金融危機等等。但從來沒有一場金融風暴讓全球投資人如此怵目驚心。

問題不是出在金融大地震,而是出在一場區域型金融地震所引發的全球性金融連鎖反應,是過去人類歷史上所空前未見的。

如果投資人願意冷靜觀察這種金融海嘯的形成之因,那麼,過度憂慮美股的暴跌走勢,顯然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完全沒抓到這場金融大災難的深層次問題。

題外岔開來談,單從股市跌幅來看,歐、美股市的跌幅尚未滿三成,而中、印股市卻早已慘遭對半腰斬。但為什麼打五折的股市沒有哇哇叫,打個七折、八折的市場卻哀鴻遍野呢?

問題明顯出在,金融衍生性交易越不發達的國家,對市場價格波動的免疫力高;反之,衍生性操作越繁複的市場,承受價格波動的免疫力反而低。

從某個角度來看,金融疊床架屋越不發達的地區,股市、債市、經濟市場反而會形成自然的防火牆,隔絕了金融瘟疫。反而是金融先進國家,紛紛敵不過市場的價格連鎖反應,對股、債市場的抗震耐摔力較低。

回到金融大海嘯的正題來看,我們若從「全球化」的角度來觀察,就可以延伸去思考下面三個問題:

第一,這齣金融大海嘯的肥皂劇,究竟是剛開始?還是餘波盪漾的尾聲?

第二,抗拒接受這種金融大海嘯之屍橫遍野結局的,究竟是遠在東半球的亞洲貧窮國家?還是西半球的金融鉅子呢?

第三,誰能夠逃離這場金融海嘯,成功脫險而出呢?

也許答案見仁見智,但我個人對這三點的觀察是:

第一,若要認為整齣金融大海嘯已經準備打上「The End」的字幕,可能為時尚早,但最起碼,整齣戲的最佳男女主角已經粉墨豋場(華爾街金童勾搭政壇老男人的激情床戲),外加戲劇性的幾幕---百年老銀行雷曼兄弟垮台、AIG集團岌岌可危、多家銀行風雨飄搖、美股創史上最大跌點(---多有煽動性的配樂呀)。

那麼,露點床戲都演完了,您覺得這幕戲還能演多久?投資人還需要賣力觀賞窮納稅人英雄救美國的劇碼嗎?

第二,到底是誰力拱政客挹注7000億美元資金來收拾殘局呢?究竟是誰在編導這場金融世界末日的大戲呢?

是唯恐美國廉價資產被油元國、亞洲新興暴發戶給收購掉的愛國主義者?還是趁機在全球市場上大空特空,並大聲高喊「金融大海嘯」來了的空頭作手呢?又或者,這根本就只是拒絕接受賭場關門與賭徒破產的一堆華爾街金童搞出來的胡鬧劇呢?

不論是誰,我個人覺得,不分東西方媒體都有在為這些闖禍的西方銀行家、空頭禿鷹與華爾街賭徒掩蓋事實真相之嫌。(雖然,金融市場被打破的窗戶還沒被修補好,也就是資金流動性危機尚未解除,但是,不能為了修窗戶而忘記誰打破了窗子呀?)

第三,從美國股神巴菲特老神在在的出手投資高盛證券;從中國、印度的金融市場能免於被股災延燒的事實來觀察,越能秉持投資基本價值者,越能不跟著市場衍生性商品胡鬧瞎搞的投資人,不但越具有股災免疫力,甚至還能反過來大玩你丟我撿的樂透遊戲,逢低大撿便宜貨。

據此三點觀察,我認為,那些為全球股災憂慮不止,為全球金融末日感到焦慮不安的投資人,似乎應該學會關掉電視、闔上報紙,學習保持清醒的腦袋,好好想想,自己應該如何從這場金融市場的巨幅波動中全身而退呢?

套句美國聯準會(Fed)前任主席葛林斯潘10月2日在喬治城大學法學院演講時的最新談話:「當投資人遲疑地回到市場時,信任終將再度出現。」

這個脫不開釀成這場金融巨禍之濫觴干係的葛老說:「從這點來看,歷史告訴我們,金融和經濟復甦會來到。我猜想這種情形將較早來臨,而非較晚。」

從葛老的談話來看,當前金融市場的問題,應該是投資人的信心還在全球化的海洋裡餘波盪漾、down到谷底,而不是金融震災區的地震結束了嗎?

王志鈞  台灣資深媒體人http://www.wretch.cc/blog/solon8888
2008/10/02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lon8888&aid=2267075

 回應文章

玉竹峰正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其實沒這麼複雜
2008/10/07 17:05
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本來漲幅高,當華爾街這些投資銀行吃下大筆大筆呆帳,產生流動性危機後,外資自然大筆撤回,挹注母公司資金缺口;等到不夠時,再由南韓、台灣等市場繼續撤退;仍然不夠,只好賣給別家銀行 (美林),或是向政府求援 (AIG),或是破產 (雷曼兄弟)囉。

RANDY
問題的本質?
2008/10/03 11:38

其實一個事件的本質,是根據面對事實時所採取的角度有關的。

如果問,這次金融崩潰大鬧劇的發生原因,表面是次級房貸形成鉅額壞帳;進一步說其本質就是唯利是圖的銀行早先為賺錢而不顧風險隨意放貸造成的;再進一步說原本只是各個銀行的壞帳問題,衍變為全美國金融崩潰卻是因為華爾街以包裝金融商品行詐騙之實的行為造成的;再進一步說會衍變成全球問題卻是因為全球化。

但這就是事實的本質嗎?

就我看來,事實沒這麼複雜,股市的漲跌,從股票的本質上來講和公司的營運狀況沒有任何直接關聯,漲跌都只是投機客在所謂分析師的輿論操弄下進行的賭博遊戲。大陸和印度股市的崩盤,和美國金融體系陷入危機有什麼關係呢?真正有關係的是,外資急需資金而撤離使股價支撐力縮小。但是分析師會講得天花亂墜,比方說美國消費力減弱導致大陸經濟放緩,而我說了,公司賺不賺錢和股價上漲下跌沒有直接關係,不賺錢還一直上漲的股票所在多有。

為什麼美國的泡沫最後爆破影響卻最大?這是因為全球資訊流通,而美國的「世界中心」地位仍深植人心,所以大家最為關注也最為不理性地過度反應。事實上,這一切都只是幻覺,嚇不倒理性的人。

就我看來,事實的本質就是,這本來就是一場遊戲,一切都是帳面上的幻覺,只要不貪不笨、不盲從分析師法人這些以欺騙散戶為賺錢手段的金光黨,華爾街投資銀行倒光了也跟你沒啥關係。

財經作家王志鈞老師(solon8888) 於 2008-10-03 18:18 回覆:

你的意見很好。

所謂本質,是要探討現象背後的結構性因素或運作原理,以作為解決表象問題的方法。

不同角度,自然可以有對現象之不同觀察。

但探討本質的意義,是要尋求解決問題之道。金融市場有其專業的運作規律,多數人對規則並不清楚,所以,才不知道問題是怎麼回事?或者,哪一個部份的規則運作出來問題。

從不同角度討論本質,是想找出問題並解決問題,以降低市場情緒與恐慌心理。

我的撰文目的僅僅如此簡單而已。至於像您這樣專業且理性的投資人,當然就可不用大費周章來此讀文了。耽擱了您的讀文時間,甚歉!


戎撫天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金融風暴不僅只是金融問題
2008/10/03 05:48

基本上,我同意你的結論,但我想回應兩點不影響結論的周邊意見,供大家參考:

  1. 金融風暴的延伸性與全球化關係不大,而與規模有關,過去半個世紀,發生過多次金融風暴,由俄羅斯.亞洲.墨西哥到巴西.阿根廷都曾爆發嚴重金融危機,但規模不大,延伸性屬於區域性(如亞洲金融風暴就由馬來西亞.泰國延伸到印尼.菲律 賓.南韓).最後都是由世界銀行出面金援滅火. 這次以美國為震央的金融風暴,規模太大,牽連極廣,才四處延燒. 1929年美國爆發金融風暴,當時全球化規模遠不及今日,但當時美國經濟規模已佔全球3/4,因而延燒全球, 連中國都受到極大的衝擊.
  2. 金融風暴本質是以萬物為芻狗的,處理不當是要以全民為代價的,愈窮的人代價愈慘,這就是美國國會最終還是會通過7000億美元紓困方案的理由,美國禁不起經濟大蕭條的打擊.             

財經作家王志鈞老師(solon8888) 於 2008-10-03 09:44 回覆:

謝謝您的回應,我也贊同您的論述。

1.規模牽涉廣度與深度,廣度指的是全球化的連動關係,深度是金融商品交互連結而使得影響交錯複雜。本文我側重大家忽略的廣度,比較沒有討論多數人已經提出的規模問題,所以您所補充是正確的。

2.還有一個更要命的問題,也是文章中沒提到的,就是震央在全球化的正中央,是全世界最用的貨幣---美元區,因此,影響規模當然更大。

3.我支持政府干預與穩定金融市場的立場,但我反對的是:全球投資人與媒體過度短視的期待7000億美元能將金融大火撲滅,而錯估問題本質。只求治標而不求從根解決問題,或者投資人不自己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的投資態度,只會繼續攪在市場動盪中,永無了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