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苗栗大南埔 滾動古土礱》系列之二
2013/04/15 09:14:33瀏覽824|回應0|推薦0

*什麼是土礱?

   土礱是中華文化發展出來碾磨稻穀的農業器具,元朝王禎《農書》與明朝宋應星《天工開物》皆對土礱的樣式與功效有所記載。在昔日農業社會的臺灣,農家栽種水稻,稻穀收成後,土礱便是必備的脫穀器具。

  「全身家當搭一座礱」,形容就算花再多財產也要搭一座土礱,說明了土礱對農村的重要性。

 *土礱的普遍性與在地性

  土礱的普遍性:從馬來西亞布賴新村的土礱、中國各地的土礱等加以研析,土礱是季風亞洲區域稻作文明的重要環節。

  土礱的在地特殊性:在台灣,人們利用質地硬且堅實的桂竹與具有韌性的烏葉竹製作礱衣;利用青剛櫟製作礱齒。礱齒是磨合面上直接碾壓稻穀的部件,要用最硬的木頭,才不會太快磨損;往常用於鐵路枕木、鋤頭鐮刀握的青剛櫟,是這一帶最硬的樹種。

  舊時製作土礱需要三位師父,其中兩位分別完成木工,再由土礱師製作竹編與泥土的部分,並予以組裝。過去農業社會的臺灣,米穀產出穩定,無論家戶或土礱間都需要訂做土礱,土礱師十分受人敬重。

  苗栗過去有五個土礱師,大南埔就佔三人。一九三○年出生的林裕祥師父,更是現今全臺碩果僅存的土礱師。一九五三年以後電力普及,土礱師也隨著電動礱穀機的出現而消失。在轉作木材貿易之前,林裕祥共搭了一千多座礱,並且在年過八十之時,收了第一個學徒:賴咏華。

  青年團隊與當地南埔國小,花費三個月的時間,向土礱師傅學習製作土礱。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體悟傳統文化技藝的精髓,並且反身思考,將此文化精髓在現代社會以另一種方式重新創造與產出的可能。土礱製作及其背後蘊涵的稻米文化,則是向青年學子以及造訪團體的教育推廣重點,因為他們對於農村文化的認知,決定著未來農村是否能夠持續受到社會重視,以及農村知識是否能夠以新的面貌在當代社會延續的關鍵點。

  他們一面種稻一面學習製作土礱的過程點滴,全部都記錄在自行開設的部落格──「大南埔農村辦公室」( http://dananpu.blogspot.tw/ ) 網頁中,與網友一同分享其中的甘苦與成果。花費將近半年的時間學習,終於作出一個完整的大土礱。除了用來碾米之外,更努力在村中尋找可以擺置、展覽的空間,最後在當地的一位文史保存家──張榮福先生( 阿福伯 ) 所整建的煤礦博物館內,尋得一處展示場,並持續努力修繕、布置。日後將作為提供一般民眾參觀,以及與附近中小學校合作的校外教學場所,成為村庄與外界彼此聯繫、學習與傳遞情感的手作坊。

  這個青年團隊認為:農村不能缺少農業,而農業則需要青年。團隊努力的總體目標:希望透過產業面、硬體面以及軟體面三方著手,讓大南埔南富村之稻米產業有新的銷售出路;讓社區的珍貴文化資產得以保存;讓在地青年學子得以認識並且學習在地的農村知識,最終達到農村文化復興運動的終極關懷。

  他們的思考和行動,讓我們看見了青年的器度與胸襟;在全球氣候劇烈變遷,糧食問題挑戰人類的此刻,這份宏關思維,以及在地的行動,實在值得肯定與珍惜!

完成於 2013.02.01.  播出日2013.02.20

*感謝大南埔青年團隊提供簡報圖檔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750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