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食物森林
2013/03/31 16:05:56瀏覽833|回應0|推薦2

  在半個世紀以前,我位於香蕉王國─旗山北邊的家鄉,所看見的香蕉園內,植株四週的草都被剷得光溜溜,避免雜草來跟香蕉樹爭取養分。

  到了二十多年前,我前往苗栗大湖一個山坡地「水土保持戶外教室」參觀學習的時候,發現戶外教室是一座橘子園,園裡的橘子樹下,長滿了草,那是要用來保護水和土的種作措施。

  有一個在1974年成立於美國華盛頓特區,以獨立、非營利的環境研究組織 「看守世界研究中心Worldwatch Institute」,在長年對於急迫性的全球事件進行跨領域研究、每年都出版的《世界現況》,2011年的主題是《Innovation that Nourish the Planet》(中文譯為《2011世界現況~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書中對於全球面臨人口增加、氣候劇烈變遷之後的糧食匱乏風險的此刻,一些有心人士在地球的各個角落的農業耕耘,名之為「滋養地球」,聽起來真是溫暖極了!

  看守台灣協會是成立於1999年的民間環保團體,成立不久之後,他們取得「看守世界研究中心」的授權,每年都將英文版《世界現況》翻譯為中文出版;2011年8月,看守台灣協會更與樸門永續設計學會合辦【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巡迴講座】,邀請《2011世界現況: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一書計畫主持人丹妮尼倫伯格(Danielle Nierenberg)來台灣,分享她走訪非洲25國的所見所聞。整個活動巡迴了台灣一週,分別在台東、美濃、台南、台北等地舉行講座,同時也深入東部原住民族部落,傾聽原鄉的故事。

  在台東,有一位種植咖啡的潘明順先生,他以前運用的就是數十年來我們孰悉的化學肥料和農藥殺蟲的耕種方法;但是因為他在中年之際罹患了肝硬化的病症,所以改為「有機種植」。

  在累積了多年經驗之後,潘先生在他的園圃裏,採取「分層種植」的方式,從圖片中可以看出,在台東有名的釋迦樹下,還種了只需要半日照的咖啡樹;咖啡樹下有芋頭,芋頭底下有南瓜,有的南瓜旁甚至種了鳳梨。這樣營造出來的園圃,猶如一座森林。(更多資訊請閱http://www.scribd.com/doc/83139582/Taiwan-Watch-Magazine-V13N4  P.38~P.43)

  潘先生的做法 讓我想起屏東縣政府為縣境內一群農民出版的《栽種之人》書中,被稱為玫瑰武士的楊添得先生的農場裡,一株剛被栽種的玫瑰花苗的旁邊,鋪滿乾草的景象。

  有人說,農業不只是栽種,它其實是對生命的禮讚。全球各地有越來越多用心的農民,努力研究呵護水土資源的種植方式,難怪來自遠方的丹妮尼倫伯格(Danielle Nierenberg)女士,在台灣,也獲得深刻的感觸,並給予高度的讚賞。

完成於 2012.08.19  播出日 2012.08.29

參考資料:

一、《世界現況》中文版均由「看守台灣協會」出版

二、《栽種之人》  撰稿:侯千絹  屏東縣政府編印

 

《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食物森林》簡報

( 在地生活花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7449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