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宜蘭縣史館 快樂學歷史》
2016/08/01 10:00:37瀏覽1090|回應0|推薦7

前兩集節目中,我們從台灣糖業歷史的發展談及社區居民的所見所思,討論到歷史底蘊的課題;有很多人喜歡到大大小小的文物館參觀,從中學習認識各地方的人文風貌。今年六月中旬在宜蘭縣史館,發現還在進行中的「田代安定的宜蘭小旅行」展覽,展覽內涵中提議我們【快樂學歷史】。

「田代氏石斑木」(註一)「田代氏澤蘭」是我們在很多地方解說時的植物題材,前者葉子很厚、花開時很漂亮、適合種在海邊;後者是重要的蜜源植物,看見它就有機會欣賞蝴蝶翩翩飛舞。但是,田代氏是誰呢?可能很多解說員並不深入地認識他。在宜蘭縣史館這項展覽中,終於一窺這位博物學家的面目,還看見他踏查宜蘭的路線、手寫文字的筆跡;一起參觀的同伴都說「哇!字寫得真漂亮!」。我們同時發覺,用地圖來呈現各地的歷史元素、自然資源等,都是簡明扼要、卻讓人一目了然的表達方式。

在【快樂學歷史】這個展覽區塊,呈現了歷史學者須具有的四種特質,其中一位拿著麥克風的人像是我最熟悉的;原來,忠實地作為一位傳播者是成為歷史學家的重要質素,說起來這是傳播領域從業人員的職業倫理。仔細閱讀之,四種特質包含了:

一、 我能夠準確掌握對象的神韻、迅速勾勒出其面貌及特色;

二、 我一向保持超然的立場,追求事實真相執行法律;

三、 我的專長是細心蒐集、比對各種線索重建事件始末;

四、 我的任務是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如實傳遞給大眾。

展覽現場還有一份【地契會說話】的展品,那是一張西元1869(清代同治8)年時,漢人向葛瑪蘭族買土地的地契,原尺寸約為46公分乘以44公分,大大的手巴掌印有些駭人;地契的重要內容有:

*地點:東勢婆羅辛仔宛社(東勢指的是蘭陽溪南岸,羅辛仔宛社在今五結鄉季新村一帶,鄰近冬山河的葛瑪蘭聚落)。

*土地原持有者:化番婦老吻那罔(清代用“化番“稱呼已經漢化、有繳稅的原住民族;葛瑪蘭人是母系社會,女性有繼承土地的權利) 。

*補城基、四分零:補城基在冬山鄉補城村,意思是當年官府在興建宜蘭城的時候,因為徵收人民的土地、用這裏做為補償而得名;“肆分零”是土地面積,約1173.6坪(38.7966公畝)。

*買土地的漢人姓名叫做林文華。

*價錢:永耕田價銀玖拾員。

*代筆番陳昭仁。

*為中人、場見番、在場番婦、知見番。

*土目陳昭德:土目是由村人推選,由朝廷任命,負責管轄部落者。

*長行戳記:這是官府發給土目的證明,除非發生特殊事情,否則可以不必向官府換戳。這是為了杜絕過去官吏藉由換戳為名,向土目濫收費的陋習。

*手印:因為簽約的葛瑪蘭人不識字,所以依照漢人「男左女右」的方式,用手印代替簽名。手印指間還註明“甘愿”,意為“甘願”。

從地契中所繪的圖顯示,賣土地的“老吻那罔”被“為中人”拉著右手按手掌印,她後方有抱著“在場番婦”哭泣的孩童,更有揹著包袱、牽著小孩的手、黯然離去的原住民族父子。所以,指印間的“甘愿”兩個字,實在很令人存疑,這張地契也因而令人興起更深的反思。

縣史館收錄了史學家和縣內中小學生對「歷史」的定義,茲收錄一些以饗聽眾朋友們:

*歷史是歷史家與事實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現在和過去之間永無休

止的對話。~英國‧Rdward Carr

*歷史是人在時間中的科學~法國‧Marc Bloch

*歷史是史家與史料的對話~前教育部長杜正勝

*歷史是雙靴子,每一步都有屬於地方的泥土和記憶。

~宜蘭縣私立中道高中 儲宏宇

*歷史是序、敘、續。 ~宜蘭縣私立中道高中附設國中 陳新

*歷史是一張被撕碎的藏寶圖,要一張張用膠帶貼起來才能挖到寶藏。

~員山國中陳憶嫻

*歷史是一把雕刀,一道道痕跡,是時代的傷痛還是美麗,留給時間揭曉。

~宜蘭市力行國小黃思翰

*歷史像地層,一層層堆疊,每一層遺留下的痕跡都值得我們細細探究。

~宜蘭市力行國小陳詩軒

*歷史是吸塵器,吸進了所有人、事、物的污穢與精粹。

~羅東國小游芷婷

*歷史is a book,一本沒有完結篇的書。~宜蘭市黎明國小陳頌勻

一個小小的縣史館,展出發人深省的文物,它把縣境內中小學生對於“歷史的詮釋“加以表框,和名家並列;而這些中小學生對“歷史”的思維內涵,讓我深受啟發,不斷思索其中深奧的哲理。相信只要提供好的學習環境,拓展這些中小學生的視野和胸襟,充實探索研究的能力,他們都有機會成為優秀的歷史學家。

註一:http://kplant.biodiv.tw/%E7%9F%B3%E6%96%91%E6%9C%A8/%E7%9F%B3%E6%96%91%E6%9C%A8.htm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資料顯示,石斑木有很多名字:春花、鑿角(廣東土名),雷公樹(福建土名),白杏花(臺灣土名),山花木、石棠木(廣西土名)、、

完成於2016/07/15 播出日2016/07/20

( 在地生活高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in7777&aid=6850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