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羋月傳》觀後感(四)羋姓和嬴姓:姓、氏、名、字、號(諡號)的區別與正確使用方式
2016/01/25 17:39:12瀏覽14973|回應1|推薦32

《羋月傳》觀後感(四)羋姓和嬴姓:姓、氏、名、字、號(諡號)的區別與正確使用方式

很多人對於《羋月傳》有些不同程度的否定或肯定,但對於想研究歷史的人來說,其中出現許多值得探究的問題,個人認為可以一起開個專題討論一下。

最主要的專題,很多人都在討論,那就是《羋月傳》的羋月這個人,其姓「羋」非常奇特,甚至沒有辦法在《百家姓》中找到這個字。

根據我家的族譜,我姓「羅」,堂號為「豫章」,我家祖上兩千多年前姓「羋」,羅氏一族在春秋戰國時期,跟楚國「羋」姓關係密切,有相互戰爭的記載,自然也有和楚國、商代、周朝等密切相關的歷史。

「羋」姓的消失,或「羅」氏何以變成「羅」姓,日後可以另開一篇文章探討,這裡要講的是:姓、氏、名、字、號,到底兩千多年前的先秦時期應該如何使用。

根據個人看過的歷史劇來說,打著歷史劇旗號的戲劇非常多,但能正確分清楚名、字、號,已經不容易了,就個人所知大約不出《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或《走向共和》這幾部電視劇之類,對於基本的概念是沒有疑義的。

《羋月傳》如火如荼地在去年十一月底上映了,無論是在報導還是網路評論上,到處都能看到或觀察到對《羋月傳》劇情的討論,但多數人喜歡抓錯,覺得錯誤就該被放大探討,個人覺得更值得討論的是我們已經忘記或消失了對於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討論。

這樣幾篇文章,個人認為需要發表出來,《後宮甄嬛傳》很可能激發了對於后宮女人鬥爭模式的討論熱潮,鼓勵人們通過看電視學歷史,或者對於「賤人就是矯情」有更多的抒發。

在此我只想說,《羋月傳》雖不適合歷史學習,但小說與電視劇裏面,值得觀賞時思考的東西很多,縱然不符合歷史的內容不少,留心一二,也能夠藉此回顧一下被人們所遺忘的歷史痕跡。

特別是那些離開課堂之後,很多人就覺得與自己毫不相干的訊息,可以溫故而知新,更深入地研究那些與大中小學考試沒有太多交集、影響社會國家卻很深遠的歷史常識。

一、姓、氏、名、字、號(諡號)的基本區別

對於廿一世紀的中國人來說,取個「字」或「號」可能很風雅,但已經不太常見,其主因是:社會大眾沒有這類需求,還有先秦所倡導的「禮」已經不是現代的主流。

根據《周禮》,以及後來衍生出的儒家思想,古人說周公姬旦「制禮作樂」,古代崇尚禮儀的人不只有「揖讓而升,下而飲」(雙方比試才學能力之前,先拱手為禮,比試完了從台上下來,還能夠一起歡樂飲酒;此句來自《論語》,有雙方先禮後兵的意思)的「爭」(文武之類的各種較量),那是個孔孟都崇尚的境界,同時也是周王朝創立以來持續兩千多年的禮貌傳統。

至於「禮」的內涵,可以說食、衣、住、行、育、樂皆有,從先秦至清末,無論是讀書人或者平民百姓,多半願意恪守規則,而底下就是最基本的基本要求:

1.姓:從「女」所「生」所形成的相關血統族群,繼承自母系社會,所以同「姓」不得通婚。

2.氏:從封建制度衍生出來的尊稱,通常一個「氏」代表一個封建國家或者一大片封地。

3.名:父母長輩在小孩出生前後給取的「名」,可按照族譜來定。

4.字:古人成年時(弱冠)取自己的「字」,只有父母、祖父母、君王、老師可以直接叫喚稱呼我們的名,外人(親朋好友)都得叫我們的「字」,否則違反基本禮儀。

5.號:從封建制度衍生出來的尊稱,最早來自於「諡號」,也就是一個人死後君王或大臣討論後得出的諡號,後來字號混用,許多附庸風雅的人自己取字號,根本不管自己有沒有被國家賞個「諡號」。

當我們觀察《羋月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個基本原則:「姓」、「氏」是兩個概念,與「名」、「字」、「號」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為何迄今仍有許多人秉持同「姓」不通婚的想法呢?

很簡單,古代的中國人已經有優生法則,同一個血緣關係的宗族,裡面血統太相近的男女結合在一起,會因為血緣關係而導致容易產生嚴重的近親相關遺傳疾病,舉凡血友病、唐氏症等,智能不足之類的問題,也有可能與血統相近有關聯。

換言之,「姓」代表著優生學概念。

我們與誰同「姓」,有說法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因為數百年前經歷了元朝和清朝當時的外族統治,有些族群為了融入中華民族血統,自動或非自願使用漢姓,故而血統方面判定更為多元。

中國人在初次見面時,習慣會問一句:「請問您貴姓?」

「姓」說明的是母系所生的族群,一位母親所生的所有孩子,或許父親不同,但終歸是有血緣關係的,按照先秦時期周王室和各封建王國的後宮狀態,一個王就能有相關最少后宮八名以上的妻妾,有的王國互相攻伐,有的為了各式各樣的理由而只能以母系族群為血統判定,「父不詳」的情況自然常常發生,比如《羋月傳》就有這樣的故事。

周朝以後,特別是《羋月傳》發生的時段在戰國時期,獲知一個人的姓,就知道他或她的祖先來歷、血脈之類。

從周代開始,特別強調「姓」底下的「家族」族群,因為社會發展迄今,中華民族的家族制度陷入徹底消失的境地,而家族文化的探討,可以代表重新思考「姓」與「家族」之間的連結,其實也代表了血脈中的民族文化基因,是從「姓」做為連結點。

姓氏是有區別的,姓來自於「女」所「生」,「氏」則來自於封建的結果,代表家族榮譽。

周王朝的建立,多出於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宗族親戚幫忙,這些宗族親戚如何辨識?

很簡單,有「女」字邊。

在最早的時候,中國(中原地區的黃河、洛水一帶)主要是母系社會,有些小孩有「父不詳」的問題,這方面多半是古人在先秦時期多有戰亂,女子因夫喪改嫁多,孤兒相對也多,所以族群的聚攏主要是母系所帶領。

商的始祖名「契」。

周的始祖名「棄」。

「契」可能代表著這個孩子出生來自於一種契約,而「棄」可能象徵其父棄養了這個孩子,但無論如何,母系社會將子孫們聚集起來,最後形成了商、周各自的族群。

小部落所產生的「姓」,最後宗族的領袖可能更替換人,今天是甲,明年改乙,最後乾脆把甲、乙所娶的女子所生的小孩們,按照不同母親設立「姓」的族群,這方面可採信的是周朝將「姓」開始成為分封的基礎來觀察。

從周天子分封的封建王國來看,打敗商紂成立周朝,根據個人所知,這些國家都是周王朝的封建親戚,所以有血統關係的人,彼此的姓以「女」字邊來定姓並表示與周王室的親屬關係,如「姬」、「姚」、「姒」、「媯」、「嫪」等,若「女」字邊的「女」不是主要偏旁,而在一個字的下方,則血統關係與周王室比較疏遠,而為臣屬或建立周王朝有功的部將,如「姜」、「㛑」、「㛃」、「㛷」、「㜂」、「㛳」、「㜈」、「㜑」、「㜸」、「㜷」等,許多上述的姓,如今已經幾乎全都消失或不多見,但「同姓不同婚」的不成文民俗說法,過了兩千多年以後的今天,大部分的人仍遵守這樣的概念。

「姬」是周王室的姓,有周王室血統的人,封建王國多居於中原地區,以「氏」稱呼是表示其封建的尊貴性,例如有「姬」姓「韓」氏,我們可以確認:周代的韓國,其祖先是周王室的直系,受封的地點在中原地區的韓,圍繞著周王畿建立的國家,可以說韓國就是個血統、地位都非常尊貴、崇高的封國。

又好比齊國,本來最早是「姜」姓「呂」氏,跟「姬」姓周王室關係不近,當初姜太公(姜子牙,姜尚,也就是呂尚),但後代絕對有通婚,當「姜」姓「呂」氏的齊王沒有能力和孩子繼承齊國時,同「姬」姓周王室關係比較疏遠的「姜」姓「呂」氏,就被與周王室關係更親近些、齊王臣子的「媯」姓「田」氏所取代,「田」氏從此執掌齊國。

周王室有任何不贊同的反應嗎?

經過春秋時代,進入諸侯國爭霸的戰國時代,周天子已經沒有實際控制各個諸侯的能力與實力,所以各個諸侯國有哪個親族取代了誰的執政權,周天子沒辦法管轄,而必須任由那些擁有實權的諸侯自己你爭我奪。

東周時代,各國本來從爭取成為「尊王(周天子)攘夷(四邊的蠻夷戎狄部落)」霸主們,轉而為聽任各諸侯國自行其是、戰爭不斷、霸道併吞小諸侯的情形,這是後來戰國時代之所以稱之。

從「女」字邊的分析角度來看,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嬴」姓的人與周王朝或許有很淺的血緣關係,但其關係比較疏遠,並非是直系血親,而是比較遠的親族。

事實上,「嬴」姓部落若查詢其起源,主要分布在西犬丘(今日陝甘一帶),旁邊有蠻夷的犬戎諸部落,西周時期,周幽王寵幸褒姒,導致犬戎攻陷了西周的鋯京,周王室東遷逃難時,本來養馬的「嬴」姓其中一支部落幫助周王室殿後抵擋犬戎諸部落的入侵,後來受周王室冊封功勞,受封於兩處:北方抵禦胡人的封於趙國,西方抵禦犬戎諸部落的則封於秦嶺附近,稱為秦國。

但秦、趙兩國系出同源,都是「嬴」姓「趙」氏,因此秦、趙兩國王室子女不通婚,而在電視劇《羋月傳》之中,秦、趙兩國都向楚國求親。

當我們弄清楚「姓」、「氏」之後,接著也要搞清楚什麼是「名」、「字」、「號」之間的區別。

在儒家出現之前,無論商朝或者周朝,社會風氣都非常開放,所以周公姬旦制禮,讓《周禮》成為封建王國的禮儀依歸,其中有非常深刻的「五倫」和「倫理」概念。

古人認為有「言靈」,自己的名字如果給他人知曉,可能會被「巫覡」拿去作法術,或者用以傷害、驅使自己的身心靈,因此,自己的名字不給他人叫喚,只有五種類別可以直呼自己的名字。

有哪五種類別呢?

① :天上的神佛。

② :山川神靈。

③ :封建時期的君王。

④ :直系親屬長輩父母等。

⑤ :老師。 「天、地、君、親、師」是古人對於尊者的五種分類,也就是說,自己的名字,只有這五種對象可以喊,誰喊了都是對自己的冒犯。

其他人該怎樣喊呢?

就稱呼自己的「字」,而魏晉南北朝之後,則有「號」的出現。

反正,只要有讀書的人,一定得喊他人的「字」或「號」,直接喊他人的「名」,其他人會覺得這人不懂禮貌,讀書人則會覺得被冒犯,更甚有被褻瀆的感受。

有些人要表現出對於讀書人的尊重,則會隨時提醒自己,例如我們看《雍正王朝》,雍王爺看到年羹堯一定會喊他的字「亮工」,就算雍正皇帝私下見了他,為表示親暱也會避免喊他的名,而定然喊他的字。

又譬如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若有人可以喊李白的名字,那麼這樣的人限定其地位和身分,必然只有幾種:李白的父母、祖父母、皇帝唐明皇(唐玄宗)、李白家族的族長或長輩之類。

那李白的好友杜甫,則可以喊「太白」,喊他的字,可表示親近,主要是友人或官場同僚稱之;換句話來說,李白可以喊杜甫為「子美」(杜甫,字子美),以象徵兩人同朝為官,還有兩人的親近友誼。

那旁人該如何喊李白呢?

由於李白跟其他人未必認識或親近,文學場上不熟悉的人,因此可以喊他的「號」為「青蓮居士」。

這「號」到了唐朝以後,就不是「諡號」的意思了,而可以當作一種文壇上的別稱,用以斷定發聲者的遠近親疏。

「字」、「號」的使用,如今到了廿一世紀,已經很少人特別取了,主要是沒有使用的場合,除了小名(其功用等同於「字」),對比稱呼「先生」、「小姐」、「女士」等,已經可以表現出遠近親疏,所以「字」、「號」也因此式微了。

二、兩千多年前的男女如何使用姓和氏 在周朝以至於戰國時期,使用「姓」、「氏」是大學問,一個人若有「氏」,則顯示出此人出身不凡。

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可以有百「姓」,但絕對不會有百「氏」,「氏」是周王室和周天子所決定封建的諸侯方能有,普通平民,甚至於周朝的奴隸階層,多數連「姓」都沒有,而會跟著自己所在地的封建諸侯的「氏」當作自己的「姓」。

此外,也有根據自己的工作來當作「姓」使用,好比《羋月傳》的「羋」姓,據本人所知,「羋」姓與「姜」姓都與「牧羊」的工作相關,因此,前者與周王室「姬」姓沒有血緣關係,後者與周王室關係緊密,而可以看出根本上的差異。

楚人「羋」姓,氏族則非常多,例如有最知名的「氏」,首先是「屈」氏、「景」氏、「昭」氏,但文書上多數會載明「姓」、「氏」,這兩者同列,可以看出前者的血統關係,以及後者的封建貴族階級,如此便可從《史記》、《戰國策》等著作中,推敲出「氏」族、封地和影響力的強弱。

況且,「羋」姓並非只有楚人,在商王朝建立的時候,我家的先祖「羋」姓「羅」氏同樣是黃帝的一支族裔,與荊楚同樣為「羋」姓,發源地在甘肅,遠早於後來的楚國人。

「羋」姓「羅」氏成立羅國,周朝時從陝甘等地南下湖北,最後被楚國所攻滅,最後纔將「羅」氏改為「羅」姓,而以地域情況來分,「羋」姓的族群是很多的,可確定的是均以牧羊為主,而「羅」氏則是特別具備「羅」(編織捕魚、捕鳥的羅網)技能的其中一個族群。

若說「羋」姓是楚國國姓,就有些不對了。

在先秦時代,要說楚國的國主,應該說是「羋」姓「熊」氏,由於太多人姓「羋」姓這個同樣都是一個血統來源的大公族,為判別彼此之間的族群,通常稱「氏」,這除了可以細別同姓的差異,還能藉此區分貴族的階級地位。 《羋月傳》中,羋月是楚國公主。

於是,不少觀眾認為「羋」姓就是楚國的國姓,其實不盡然。

國君、貴族等的「羋」姓「熊」氏得到最後政權,並且成立了長江中下游的楚國,準確來說,「屈」氏、「景」氏、「昭」氏同樣是有建國之功的貴族,但「羅」氏由於在周朝多次與楚人作戰對抗,最後「羅國」還被擊敗滅國,故而後來成為楚的其中一支族群。

那我如果生在先秦時期,「羋」姓「羅」氏,名「霖」,那我該被人稱為什麼呢?

這樣要看我的身分、性別,還可以看我的職業。

倘若我是普通平民,男性,那就我家人、親族和君王可以喊我「羅霖」。

假使我是女性,平民,那時我可以被旁人稱為「羋霖」。

若我是老師,男性,地位崇高,那麼旁人可以喊我「羅子」。

假使我在朝當官,男性,如此旁人必須稱我的「字」,而不能直呼我的名諱「羅霖」,否則我有生殺之權,馬上可以入官署備案,然後把那個亂喊我名的人,以「侮辱官署」的名義抓起來,或者氣得衝過去把這人打幾個嘴刮子,狠摑幾下發洩怒氣。

為什麼?

天地父母纔可以喊我的姓名,頂多我的老師也能直呼我名,誰拿老子大名說嘴,揍他!

那為何有男性、女性的差別呢?

因為「姓」可能相同,但「氏」是以家族或族群裡面有封建土地或地位的貴族來定的,周王朝的女子地位,很難成為一個族群的領導人物,此外還得明確性別,因此男子但稱呼是「氏」加上「名」,而女子的稱呼是「姓」加上「名」,而男子還須觀察身分地位等,稱謂上比較複雜些。

在《羋月傳》之前,拍攝先秦時代的電視劇非常多,但很少有電視劇能夠把「姓」、「氏」說得分明,或許是認為這並不重要,也有可能是錯誤認知所致。

在電視劇裡面,將「秦王駟」稱為「嬴駟」不能說不正確,現代人當然是「姓」和「名」合稱,然而在當時的秦國,必須使用周王朝制定的地位稱呼法,如此則周天子或男主角的父母老師等尊長,可以喚他「趙駟」。

當然,若有誰對於秦王(秦君)飽含侮辱性的稱呼,也能直接叫喚他的「名」。

先秦時期,總而言之,「姓」是血緣關係的統稱,而「氏」是地位關係的象徵。

如《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無論如何,在諸侯爭霸的戰國時期,血緣關係遠不如地位階級更為要緊,同姓的人還不在少數,這也是秦始皇姓嬴、氏趙、名政,那麼現代叫他「嬴政」沒錯,古人在先秦時期,還得是地位身分都足夠的,方得以稱他為「趙政」。

不然,就等著被殺頭吧!

在這層關係上面,稱呼的法則很簡單,就是「氏」族的重要性,遠高於我們現代人的想像。

譬如歷史中記載了「華陽君」是大秦宣太后(羋八子,目前所知的歷史文獻並沒有記錄羋月的名字)的弟弟,沒有提供他的氏名,只知道這個人名為「戎」。

按照他父親是楚威王的說法,則電視劇中的羋月弟弟,一定要稱為「熊戎」,或者稱其「字」,或者稱其「官銜名」。

按照先秦男子稱呼的法則,《羋月傳》出現了屈原、昭陽、靳尚三個人,他們三個全都是「羋」姓,「氏」分別是屈氏、昭氏和靳氏,那麼稱呼上要特別注意,發聲者的地位如何,被稱呼者的地位如何,都是一個要點。

值得一提的是,「屈原」是我們現代人的叫法,他「羋」姓「屈」氏,名為「平」,「原」是他的諡號,由於「平」有「平原」的意思,古人取諡號除了與自己的功業有關,與人名的避諱也有關,不能直呼其名,所以通常喊「號」,在屈原死後喊喊,也是懂得先秦《周禮》基本法則的人所知曉的。

如果身處於兩千三百多年前的戰國時期,我們可以看到的「屈原」這個人,就直接喊他「屈原」嗎?

倘若這人死了,人們在汨羅江邊哭喊:「屈原啊,你死得好冤!」是可以的。

那麼,當「屈原」還活著的時候,假使我們是楚王或周天子,又要怎樣喊這個人呢?

上朝的時候,楚王槐一定會叫他「屈平」。

不然滿屋子的楚國人,很多人都姓「羋」,喊「羋平」是喊誰呢?

難道「羋平」是女人嗎?

當然不是!

想要建功立業的屈左徒,旁人可以稱他為「屈子」,或「屈左徒」,但絕對不會膽敢喊他的姓名,這就是「禮」之所以在先秦時期很重要的緣故啊!

三、羋月的名字

羋月這個女主角的設計,其實花了不少心思,也可以說是本劇最重要的一段。

小說裡面,以「季羋」稱呼羋月,這方面來自於一個先秦時期的基本概念,那就是家中女性的排行和男性的排行,貴族王室是有嚴謹規定的。

以下是女子的排行,外人用以稱呼:

① 孟:長女,以此加上「姓」。

② 仲:次女,以此加上「姓」。

③ 季:幼女,以此加上「姓」。

④ 若女兒多,或者此女有貴族或王室妻妾地位,則置於「姓」前。

例如電視劇裡面的「孟嬴」,她本來的名字小說和電視均沒有提及,但其稱呼就已經說明了一件事情:「孟嬴」是「嬴」姓嫡長女,到了漢朝稱之為「長公主」,而在先秦時期,沒有建功立業的女子,生於王室或貴族之家,除了她丈夫和她家中長輩,旁人不可能會知曉她的真實名字。

這時,稱呼要先看她的長幼順序,或者可以觀察這個女子出嫁後嫁給的王侯貴族地位,然後合併稱呼。

倘使這個女子進入王室,有了君王給的位份,那就是「姓」放在前面,地位稱號放在「姓」之後。 

例如女主角羋月,史上稱之為「羋八子」。

電視劇《羋月傳》中,羋月被楚王指「月」為名。

以原始信仰來說,「日」和「月」都是很高位階的信仰象徵,天上的「日」(太陽)被視為主神,那麼女主角的名,也顯示出她在楚威王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不然不會特別指為此名。

羋月原型為秦宣太后,羋八子的諡號為「宣」,「太后」之名也確實從她開始出現,如此可知,其他那些電視劇拍出來許多的「太后」都是錯誤的,這也是《羋月傳》很重要的一個重點。

只不過,歷史上的「羋八子」,她的真實名字到底是不是「月」,這方面原著小說《羋月傳》的前言,以及考古學方面的解說,而「羋月」二字來自於兵馬俑上的殘存「月羋」(古人書寫由右而左),以及阿房宮筒瓦上秦惠文王妃子「羋月」二字的合體陶文而來,到底此女名何,至今仍出於部分考古人士的推斷。

根據本人認知,能以「月」為名,其母應該不是普通媵女,身分起碼不會如電視劇中的向氏那樣低。

然,這些依然是臆測。

不過說到姓氏,女主角「羋月」,按照先秦女子稱姓而不稱氏,可以說是正確的,但命名規則主要是看排行或者出嫁的對象而定。

古人認為,女子的名不能隨便告知他人,提親的時候方可問名,所以能記載下來的先秦女性之名很少。

後人在史料中記載,也多半用國號、貴族階級、氏名來當做名字,比如古代女子「孟姜」,可知其姓為「姜」,原籍很可能是齊地,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又如「褒姒」,「褒」國人,姓「姒」這個與周天子「姬」有相關親族的大姓;又好比「夏姬」,其姓為「姬」,「夏」這封國或封地的女子;譬如「西施」,古人不知道她的真名,只曉得她姓「施」,住在某村的西邊,無論怎樣「沉魚落雁」的美貌,天曉得她的名為何。

所以我們還可以確認:「東施」也姓「施」,同姓,有血緣關係,卻沒辦法擁有美貌,真地可悲......

古代姓名,通常男性可以留諸史冊,女性則頂多有個「姓」,然後以貴族或王室封國或封地來稱呼。

那麼,《羋月傳》出現的「莒姬」,何以受到楚威王的寵愛?

不是美貌,而是她的出身非常好,擁有「姬」姓的莒國公主,這可是周王室的血脈之後啊。

說點真心話:《羋月傳》之所以引發個人興趣,首先在於女性從男性爭霸的戰國時代站了起來,而且從后宮一舉站到了最前面,甚至於掌控了時局,走進了歷史。

女人的價值,在歷史中被湮沒了,因為她們能夠留下的太少,連芳名也使得後人往往不得而知。

那時,仍有人堅持自己的女性價值,而且這種價值不是簡單的后宮爭權,不是生子工具,也不是簡單的評價所能概括的。

在某種程度上,羋月這個女子,為先秦時期的時代引領者也不為過。

吾國古代之士,可以說都是些武士,士為低級貴族,在秦國得有戰鬥或者耕種的能力,方能為他人所尊重,也得以替自己掙來地位……執干戈以衛社稷義務的那些將領,或者在戰亂中身處於後宮,只能秉承君王情愛喜好的女子,如楚威后、鄭袖、羋茵……有為自己活出怎樣的精采呢?

可以說,羋月至少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她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與兵馬俑關係密切,而對於守護社稷的義務,不單純是抗擊來自四面八方的敵人,更多的還是秩序和家人的守護。

或許,電視劇中的羋月只是個理想的存在,沒有那麼純真無瑕的青春期,也缺乏了一點武則天似的剽悍,但我仍覺得:骨肉相守、政治改革和天下一統的霸業,一個女子能夠扛起,真的很不簡單。

按照《羋月傳》的邏輯,筆者並非喜歡羋月這個角色,而是對於這段歷史深有感觸。

無論是怎樣的人生,能把自己的名字留下,羋月有自己的行事之道,羋月的行為有內在的矛盾,但也有對於理想運行機制的一股熱情。

這種熱情,是由戰國這個亂世帶出來的,羋月堅守的價值觀所帶來的,在現今的社會中仍屬於非常突出而前衛,當一個失落、彷徨、無助的女人,成為社會倫理之先,在祖制壓抑下越軌的一位「太后」,甚至可能把自己的名字鏤刻在兵馬俑與建築物之中,那麼,這樣一位超越時代的奇女子,依然是值得觀察和探討的。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sylovesyou&aid=44750568

 回應文章

【無★言】時代悲劇 (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7/19 11:19

「羋」姓的消失,或「羅」氏何以變成「羅」姓,日後可以另開一篇文章探討。

請問此文何日能寫成呢?

「只有父母、祖父母、君王、老師可以直接叫喚稱呼我們的名」

似乎法官審訊犯人時,亦可直呼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