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畢卡索與莫迪利亞尼】Modigliani
2007/07/29 08:58:04瀏覽16576|回應1|推薦14


「我要的是短暫卻完整的生命!」莫迪利亞尼Modigliani,一位猶太裔,情感豐滿的新潮藝術家,兩眼深深地望著,似乎要看穿你,這樣咆叫著。 

猶太人以舊約為他們的信仰,始終相信他們才是神的選民。


自從過紅海出埃及後,雖然曾經有過所羅門王盛世的榮耀,最後還是被異族打散,漂泊流浪,落魄散居在世界各地。然而,他們一直以他們如天上燦爛繁星般的璀璨聰明才華為傲。直到以色列的建國,在各邦國眼中他們僅是過客,是沒有祖國的外勞。這個階層的同義詞,當然是和窮酸低賤緊緊相扣。有一絲一點辦法的女孩,絕不願嫁給個猶太人。 

莫迪利亞尼出身在一個十分貧困卑微的家庭,但是在他的身上卻是散漫著那種王室貴族才有的氣質;一舉一動充滿了玫瑰情懷的浪漫。


他的畫作韻味,領先當時的藝術時尚。畫中體型瘦長、曲扭,但卻是俐落、完全的主角,那活生生的氣息,往往似乎要躍然扭轉跳出畫布,一口氣呼到你面前。不管是印象派、立體派、野獸派,還是抽象表現主義畫作,也得低口嘆聲佩服。然而更要命的是他有個完全不受俗世禮法的羈絆的靈魂:行為浪駭、酗酒,加上悠悠愁愁英俊的長相,讓人心醉迷伏,綽綽有餘。 

一位出身於富裕天主教家庭,曾被送去修道院進修叫做珍妮.赫布特尼,Jeanne Hebuterne,漂亮楚楚動人的法國女孩,由於在美術院學畫認識了他,十九歲的那顆心便被完完全全的被融化征服。


年齡差距、社會階層和宗教信仰的巨大隔閡,以及來自家庭背景的撕裂力,都算不了什麼,只要來到他的身邊,一切的付出便是值得。不久後她有他的孩子,但是父親斷了對她的財援,為要逼她離開莫迪利尼亞。


藝術家活在世界上的狀態,原來就是要經歷一場嚴苛的精淬的過程,給世人認知到人心裡那份的寶石般的透亮珍寶的變化後的人生結晶,那種美麗的偉大,令人嘆為觀止。


畢卡索是當代的聞人,他的才氣和名氣,是站在人間的巔峰頂上,睥睨一切的人與事。莫迪利亞尼知道畢卡索,畢卡索也知道莫迪利亞尼。兩個人其實是心靈犀通,彼此的創作,都能感應到心坎深處,互為鑑賞相惜。可是,他唾棄他的情慾豪取、享樂人生的放縱;他也瞧不起他的自命清高、藝術至上的孤賞。 

有天在巴黎一家有名的 café Rotonde,莫迪利亞尼以一臉刺渣鬍鬚模樣,到坐著一桌貴賓, Rivera, Stein, Cocteau, Soutine 一群所謂當代藝術大師的面前,羞辱畢卡索。有效的使畢卡索氣憤難當,拔槍差點要射殺他。在 café Rotonde大廳中同時貼著一張佈告,內容是有一間藝廊主辦百年難得一見的藝術作畫大賽。儘管提供的高額獎金是如此令人垂涎,但是眾人卻不因此而期待這場比賽。他們的期待,是在等立體畫派的墨索里尼,畢卡索和現代畫的莫札特,莫迪利亞尼的決鬥。


畢卡索和莫迪利亞尼當然不屑參加這類的競技,因為他們是大師,同時畢卡索的錢太多,莫迪利亞尼瞧不起孔方兄。 

也許是命運作弄人,莫迪利亞尼的孩子生病了,急需一筆醫療費來醫治。而莫迪利亞尼此時愁上加愁,酒癮大發,更需要錢來買酒。 

莫迪利亞尼常為珍妮作畫,但是畫像的眼睛一直都是空洞的,沒有眼珠。他解釋是要等到那天接觸到珍妮的內心深處,才能夠畫她的眼睛。也許是因為他覺得對她的愛還不夠完整,但是有個心願了解珍妮的想法及靈魂深處。等到那日,便不是憑著自己的喜愛來愛珍妮,才能畫出眼睛,讓這個靈魂之窗,忠實的反映出來畫中的主角,尤其這個主角又是他所愛的人。 

迫於這樣的經濟困境,珍妮只好私下向畢卡索求援。畢卡索便提出一條件:讓他畫她。


就這樣,畢卡索是首次畫出有眼睛的珍妮肖像的人,而不是她所愛的莫迪利亞尼。畢卡索好似蠻橫的奪取珍妮靈魂的「初夜權」。


這事讓莫迪利亞尼知道後,他還能夠再愛失去「初夜權」的珍妮,完成畫出有她的眼睛的畫作嗎?這種掙扎,又讓他開始酗酒的循環。要面對殘酷的現實,卻又將靈魂全給了理想,那種痛苦的煎熬,彷彿將針刺入心臟,針針淒厲見血。 

另一方面,畢卡索從不死心的灌輸他的人生價值給莫迪利亞尼。


一天他帶著莫迪利尼亞拜訪那時代極負盛名的雷諾瓦。雷諾瓦見到莫迪的第一句話是:「你瘋了嗎?」雷諾瓦手指受關節炎的影響,嚴重扭曲變形,不能再畫了,只能簽名。在風中殘燭的他,仍不忘向莫迪利尼亞展示他那夢幻般的的豪華莊園,是用兩幅隨手畫作換取的;豪華汽車是用小張的信手拈來素描換取的…得意忘形的告訴莫迪利尼亞:人們介意的不是他的畫作,是他的簽名。


是這樣嗎?可是他知道嗎,在莫迪利尼亞的檢視下,販賣簽名就好像販賣理想的貞操。藝術家面對的現實與理想間的拉鋸,承受的痛苦比常人要多出好幾倍,但這種苦是創作的泉源。雷諾瓦給了莫迪利尼亞震撼教育,還是震不了他的靈魂。


在新約聖經馬太福音有段記載:耶穌被那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誘。祂禁食了四十晝四十夜,後來就餓了。那試誘者進前來,對祂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就叫這些石頭變成餅罷。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人在世界上常常被誘惑用「錢」來證實他的才華。也許他能夠達到這樣的證明,卻同時失去了靈魂和那份信仰。


面臨長子的病情加劇,珍妮心急的把莫迪利尼亞逼瘋了,使他不自主地衝進 café Rotonde,在那張啟事上簽名參加藝術作畫大賽。接著,畢卡索在眾人的起哄下也簽了名,和那位給臉不要臉的莫迪利尼亞直接下戰書挑戰。同時,當代的畫派大師們也接著加入這場繪畫競技,與莫和畢兩人一較長短。 

經過數周令人心急的等待,緊張的一刻終於到了,每位大師將他們完成的傑作,用布幔遮蓋著,掛在競賽的大廳上,然後由主持人一一唱名的揭開他們的畫作,讓與會的上流社會名媛紳士觀賞評論。每個畫家都親自參加,在場自信滿滿的等待觀眾的歡呼。的確他們的畫作相當令人震撼,當主持人每揭開一幅畫作,都會引起似波浪的騷動聲彼起此落,畫家們也滿面光彩的接受歡呼。


只有一個畫家未到場,他就是窮途潦倒的莫迪利尼亞。


珍妮孤零來看這場競技。在這關鍵的一刻,莫迪利尼亞忍不住酒癮,和他宛如童稚的理智交戰。最後還是選擇走進一家低俗的酒吧盡情喝酒,來渡過這緊張的時刻。他告訴酒保盡量上酒來,因為他贏定了,將有筆大錢來支付酒費。 

當揭開莫迪利尼亞的畫的時候,沒有人歡呼,因為那是張珍妮的畫像。和他以前的畫作看來一樣,平平凡凡沒有什麼創新。


只是,有一個小小的差別: 就是眼睛裡有眼珠。


台下觀畫的珍妮此時崩哭出來,因為莫迪利亞尼曾對她說:「當我看見妳靈魂之時,我就為妳畫上眼睛。」畢卡索也情不自禁,在靜悄悄若大的廳裡大力的鼓起掌來,引發隨後如雷的掌聲。在這一偉大動人的一刻,莫迪利尼亞卻被酒店保鑣毆打吐血倒地,躺上雪地裡,因為他付不出酒錢 

畢卡索奪去畫出珍妮靈魂的「初夜權」,卻沒有辦法探觸到珍妮靈魂的深處。雖然珍妮在日常生活中抱怨莫迪利尼亞的軟弱,不能剛強面對現實的問題,給他帶來無比的壓力。她的靈魂「初夜權」又失去給莫迪利尼亞的機會。莫迪利尼亞已經不在意這些「處女情結」,他愛的是珍妮自己。他甘心將他的靈魂付出來愛她,刻骨銘心地將她的眼睛畫出來。眼睛是靈魂之窗。當一個人的眼睛能允許你直視,你又能夠將牠畫出來,兩個人的靈魂已經是交融在一起,互相愛慕,深到心坎裡頭。那種令人心迷的愛會凍結時光,使人間即消散,時刻變永恆。  

莫迪利尼亞自從被毆打後病情一直沒有起色。在一個冰天雪地的日子裡,與世長辭,結束了他短暫的三十六年人生。珍妮知道他走後,從住在樓上的家中,平靜地打開窗戶,用那水汪汪湛藍的眼睛望著遠處白皚皚的冰雪。她低頭看去深深的地面,轉過身來,看著家裡擺設,嘗試尋找那熟悉的莫迪利尼亞身影。低聲向著肚裡的孩子說聲:「對不起,媽媽要走了」..... 整個身體往窗外仰跌出去。她望著天上看那天空越來越遠,了結了她的一生。 

女人很愛她懷中的孩子,特別是那是和她所愛的人的結晶,甚至會捨了生命來保護孩子。讓珍妮這樣心疼的帶著孩子一同離去,就是莫迪利尼亞愛她,已經到了她的靈魂深處,使她的生命完整,一切都願為他捨去。


「我要的是短暫卻完整的生命。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anoclub&aid=1121910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寫的真好
2007/07/30 01:08

"在質&量間掙扎著尋求洞察靈魂深處的情感"

在我粗淺對藝術的了解 藝術是表達人類情感的一種銓釋

不一樣的見解 就有衝突及其盲點  另一方面也提供自我成長機會的空間

NAPA(nanoclub) 於 2007-07-31 15:19 回覆:

其實懂藝術的人也會讀人心所想的。不一樣的見解,有時候是自己的情感操縱產生的,不一定是出於自己的觀點喔。